吴晓平;郭颖燕;尚新大
目的:建立采用荧光毛细分析法(FCA)测定液体中胆固醇含量的低成本方法.方法:样品溶液加入到含有一定量胆固醇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对甲基酚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用毛细管吸取溶液放入毛细管固定座中,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荧光强度.结果:在优化的测试条件下,胆固醇浓度在1.0~10.0 μ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280.4+72.3c(n=5,r=0.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2%~111.0%.结论:荧光毛细分析法灵敏度高,试剂消耗量减少99%,检测成本低,是检测液态样品中胆固醇的有效定性、定量方法.
作者:杨海朋;王丙涛;陈仕国;李乔喜;戈早川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戊型肝炎病毒(HEV)特异性IgA抗体(抗-HEV IgA)诊断急性HEV感染的意义.方法:采用4型HEV ORF2蛋白主要抗原决定簇多肽及其截短多肽制备ELISA检测试剂,检测92例可疑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203例合格献血员血清中的抗-HEV IgA,IgM和IgG,并对部分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在92例可疑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EV IgA的阳性率(91.3%)低于抗-HEV IgM的阳性率(96.7%),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8.9%,抗-HEV IgG阳性率为100%.在203例合格献血员血清中,抗-HEV IgA的阳性率与抗-HEV IgM的阳性率相同(3%),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4.4%,抗-HEV IgG阳性率为14.8%.有4例抗-HEV lgM阴性而抗-HEV IgA阳性标本,且经免疫印迹实验确认阳性.结论:抗-HEV IgA检测急性戊型肝炎的灵敏度不高于抗-HEV IgM,但可作为抗-HEV IgM的补充.同时检测抗-HEV IgA和抗-HEV IgM可以提高急性戊型肝炎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张乐;潘金顺;周锦勇;毕永春;周乙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中药材容易发生霉变,选择多种中药材进行对比研究,以寻找有效的中药材抗霉变的生物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单味中药及两味中药浸液进行对黑曲霉、拟青霉等真菌的抑菌试验.结果:丁香、黄柏、苦参、高良姜、连翘、大青叶等中药有明显的抑霉作用,它们与其它中药混合后也可增强其他中药的抗霉作用.结论:使用具有抗霉作用的中药加入无抗霉作用的中药中,可以明显提高这些中药的抗霉能力,为临床中药材的保存、防霉抗菌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兰;张丽娟;张芳红;樊锦慧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疾病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来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分布、耐药性状况及感染趋势.结果:分离出的110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痰、伤口、分泌物、体液;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但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糖肽类抗菌药物和新型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0%;同时检出菌株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显示多药耐药,医院应切实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延缓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耐药性的增长,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杨丽玮;王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随州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随州地区农村安全饮水改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法:对随州市辖区内2009年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分散式取水点进行抽样调查,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本次调查的随州市辖区内农村居民分散式供水点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仅为0.2%,合格率低的项目主要有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铁、锰、总硬度.结论:随州市辖区内农村居民分散式供取水水质合格率低,正确选择取水点,完善净化取水工艺,用水消毒工艺,解决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隐患.
作者:段光顺;刘贵杉;聂文武;王浩;曹慧婕;冷福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卵磷脂又称为磷脂酰胆碱,是磷脂酸的衍生物,由甘油与脂肪酸和磷酸胆碱结合而成.卵磷脂是构成细胞等生物膜、脑组织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对酶的活性也起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乙酰胆碱的重要供给源.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神经衰弱、营养不良、胆固醇结石的防治药物及静脉注射脂肪乳的乳化剂.
作者:陆明;汪杨;邵泓;陈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硝酸羟胺染毒后wistar大鼠的脑组织表达血红素氧合酶-1、缺氧诱导因子、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brevin)及突触前膜列阵蛋白(Syntaxin)的表达情况,探讨硝酸羟胺致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硝酸羟胺染毒wistar大鼠动物模型,通过免疫化学、免疫荧光、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缺血缺氧相关蛋白和mRNA及突触囊泡相关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HAN染毒后6 h~7 d,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细胞HO-1蛋白表达增强,14 d后HO-1逐渐恢复.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HO-1蛋白表达于HAN注射后1 d~3 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HAN注射后6 h~7 d,脑组织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HIF-1蛋白表达均增强,14 d后HIF-1蛋白逐渐恢复;HIF-1 mRNA表达呈类似的变化趋势.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HIF-1蛋白表达于HAN注射后1~7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HAN注射后6 h~7 d,Synaptobrevin 2表达减弱,Syntaxin表达增强,但其聚集减弱,14 d后Synaptobrevin 2及Syntaxin表达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缺血缺氧相关因子(HO-1和HIF-1)的表达上调和突触囊泡相关蛋白(Synaptobrevin 2和Syntaxin)等神经递质释放障碍在HAN致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建魁;王德文;彭瑞云;王水明;高亚兵;于农;宋世平;尹秀云;黄媛;金欣;左向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采用不同消毒因子的风机盘管空气净化装置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效果,分别对安装了单一的二氧化钛网、二氧化钛网加紫外线灯和二氧化钛网加紫外线灯加高压静电的风机盘管空气净化装置进行现场实验.将通风管道内一次性通过的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三种设备对空气中的自然菌消除效果.方法: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2005)进行现场试验.结果:1、安装了二氧化钛网的风机盘管空气净化装置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为30.4%.2、安装了二氧化钛网加紫外线灯的风机盘管空气净化装置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为50.02%.3、安装了二氧化钛网加紫外线灯加高压静电的风机盘管空气净化装置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为95.08%.结论:安装了二氧化钛网的风机盘管空气净化装置对空气中自然菌具有一定的消除效果.加装紫外线灯后,消除效果有所增强.在风机盘管中安装二氧化钛网、紫外线灯和高压静电的空气净化装置结构更为复杂,对空气中自然菌消除效果佳,能够达到消毒水平.
作者:周铁生;李涛;邱侠;沈瑾;张流波;李新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Branhamella又称卡他莫拉菌.是一种寄生于上呼吸道粘膜的条件致病菌,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病原菌共同作用引起多种急慢性感染,由于该菌产酶株的增加和新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其耐药株日益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研究收集了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从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的97株Branhamella.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该菌的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胡宏平;张媛媛;许旭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未及龄婴儿麻疹发病情况,为探讨未及龄婴儿麻疹免疫策略及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439例疑似麻疹婴儿,麻疹lgM抗体阳性检出400例,阳性率为91.1%.全年均有散发病例,3月-5月为发病高峰.各月龄均有病例发生,在已确诊的病例中,7月龄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为52.5%.不同年龄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麻疹感染率呈现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B=2.33).结论:对未及龄的麻疹发病婴儿制定针对性措施和方案,以降低未及龄婴儿的麻疹发病率.
作者:欧阳霖;丁锦春;尤佳恺;王小光;陈国强;骆玲飞;陈秀华;张颖华;刘继倩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人血液中乙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血液用水稀释后采用GDX-103玻璃填充柱-FID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外标法定量.结果:在佳分析条件下,血液中乙醇在10 μg/ml~200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方法低检出限为5 μg/ml.方法的回收率为92.9%,精密度RSD为4.17%~7.22%.结论:该法测定人血液中乙醇快速、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罗赟;岳蕴瑶;李大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病毒(HIV)、性传播疾病感染(STIs)状况.方法:以现场为基础的方便抽样法展开横断面调查.对愿意接受HIV/STIs检测的MSM采集5ml静脉血,并以ELISA法进行HIV抗体筛查,对HIV抗体筛查阳性者以Western Blot法进行确证试验;以TPPA法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共有251名MSM参加了本项研究,其中完成调查问卷并参加血液检验者169人,仅回答问卷不参加检测者37人,仅参加检测而不愿意回答问卷者45人.共收集有效问卷206份,血样214份.其中HIV抗体确证阳性率7.O%(15/214),梅毒(TP队法)阳性率23.1%(49/212).结论:台州地区MSM人群HIV/STIs感染水平较高,危险行为较普遍,需要尽快开展综合性的干预.
作者:裘丹红;沈伟伟;蒋琼俏;吴琼海;李桂霞;朱炜明;冯济富;林海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食品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或缺或代替的基本物质.从人类生活的本质来讲,都希望得到满意、高质量、有益于自身身体健康的食品.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食物供给链的延长,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群发性食品安全事件也在不断增加1,为食品安全的防范增加了新的压力.
作者:周子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食品中7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和分布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8年度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检测技术要求,对757份食品样品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阪崎肠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757份食品样品中共检出118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5.59%(118/757).7种食源性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13.46%),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95%)、单增李斯特菌(6.56%)和沙门菌(6.06%),未检出弯曲菌和大肠杆菌O157.8大类食品中,生肉和动物性水产品污染率高,分别为32.61%和29.49%.结论:江苏省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生肉和动物性水产品是污染的高危食品,生肉主要被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菌污染,动物性水产品主要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
作者:王燕梅;乔昕;袁宝君;戴月;符晓梅;沈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基层实验室快速检测志贺菌及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的实验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及EIEC共同含有的侵袭性质粒抗原ipaH基因序列设计4条引物,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方法,分别对8株背景明确的不同血清型志贺菌标准株、34株志贺菌地方分离株、1株EIEC实验标准株、7株大肠埃希菌本室保存标准株、3株大肠埃希菌暴发株、10株其他肠道实验对照株进行检测,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低检测限,通过肉眼目测与电泳检测比较结果.结果:本方法中共计42株志贺菌、1株EIEC及1株44147大肠埃希菌,经用LAMP方法检测,均为绿色并电泳有相应阶梯状条带为阳性结果,而9株其他大肠埃希菌及10株其他肠道实验对照株均呈橙色并电泳无相应阶梯状条带为阴性结果.至于1株44147大肠埃希菌为何也检测出ipaH基因,我们怀疑该菌株要么是EIEC中的一种,要么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从别处获得该基因,这尚待今后做进一步探讨.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其低检测限为53 cfu/反应,自然光下通过肉眼即可判断结果,从菌株核酸的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1.5 h左右.应用本方法对24份不同临床病人样本进行实际考核,3份痰液、1份胸积水、2份粪便及18份尿样经检测ipaH基因均为阴性,该结果与分离培养/普通PCR检测结果相符.结论:本次建立的LAMP方法,能快速、特异地检测志贺菌/EIEC,较适合基层实验室应用.
作者:朱水荣;徐宝祥;余昭;章海文;张政;梅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水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方法:优化色谱条件和顶空条件,采用自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结果:8种组分在7 min内完成测定并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在1μg/L~100μg/L浓度范围内可获得较好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用建立的方法对人工合成水样、标准进行测定,变异系数1.6%~6.5%.低检测质量浓度为O.5μg/L(苯、甲苯),1 μg/L(乙苯、苯乙烯、邻二甲苯、异丙苯),2μg/L(对、间二甲苯).参加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苯系物的能力比对实验,结果满意.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可用于水中苯系物的测定.
作者:刘俩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茶叶中12种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方法:用丙酮和石油醚混合溶剂浸提,石墨化碳柱固相萃取.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程序升温、OV-1701(30 m×0.25 mm×0.25 μm)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12种农药的回收率为79.0%~10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7%~3.34%;检出限为0.008 mg/kg~0.051 mg/kg;12种农药线性范围为0.1 mg/L~15.0 mg/L,相关系数r≥0.9923.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分析茶叶中的12种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
作者:翟增运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消毒质量监测工作在预防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工作中的作用,为做好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昌平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007年-2009年消毒质量监测结果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掌握医疗卫生机构在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2007年-2009年共采集样品3869件,合格3547件,合格率为91.68%;其中以2008年合格率高为92.82%,2009年低为89.92%,三年样品合格率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9.43,P<0.01);各类样品的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分别为污水(100%)、各类物体表面(96.89%)、压力灭菌器(96.23%)、消毒剂(95.29%)、医护人员手(92.74%),室内空气的合格率低为69.05%.不同样品(除去污水)合格率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528.58,P<0.005).结论: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对于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重要指导意义~(1,2),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作者:王秀云;吕京静;郑朝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衍生法测定蚂蚁中蚁酸含量的方法,并以此对蚂蚁进行质量控制.方法:样品经水提取后,与乙醇经浓硫酸催化生成挥发性的甲酸乙酯,经顶空进样,用气相色谱FID进行测定.结果:浓度在0.308~7.70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线性;2档添加回收率为95.3%~100.5%,RSD为1.7%(n=10).结论:本实验采用衍生色谱法检测蚂蚁中蚁酸含量,简单、准确、快速,可以为制药企业或相关部门控制蚂蚁的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邹耀华;殷红妹;刘宇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孳生于房屋内的螨类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室内螨类以屋尘螨、粉尘螨为常见.它们可以引起人体内螨病、螨性变态反应性疾病1.有些螨种的代谢产物对人体有毒性作用,可污染食品而造成人的急性中毒.此外,螨类还可传播黄曲霉菌2等.目前,有关螨类的流行病学的调查较多,而对于螨类孳生的研究较少.对人居环境螨类的调查,常见于南方省市(3,4),尚缺乏对北方城市的相关调查数据.
作者:张伟;孙宗科;鲁波;吴建荣;张淑红;陈西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