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嘘”字诀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镇痛效果的护理观察

李敏;赖渊杰;赖连花;陈秀明;何浈;刘萍;江彦;蔡树河

关键词:“嘘”字诀, 腰椎间盘突出症, 气滞血瘀型, 急性期, 镇痛, 六字诀, 痹证
摘要:目的 观察“嘘”字诀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镇痛作用.方法 纳入82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1例,比较2组的VAS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12% (39/41)及80.49% (33/4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嘘”字诀能更有效地缓解急性期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性消化不良从肝论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精神心理因素被认为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运用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易反复,而中医方面从肝论治FD,运用中药及中医外治法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及推广.

    作者:崔倩倩;朱萌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大健康理念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开展大健康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应顺应新时代,树立大健康理念,学习和应用中药与天然药物的知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和桥梁.健康中国,教育先行,与之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天然药物化学“天然”的契合性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探讨和尝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并能够应用于生活;同时也利于培养大健康领域创新创业人才.

    作者:杨长水;龚卫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张磊疏利涤浊法治疗癌症验案二则

    国医大师张磊从医数十年,尤善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对癌症的治疗亦有独到见解.认为中医对癌症的治疗应立足于辨证,从人的整体出发辨证施药,不可盲目堆砌“治癌药”.其通过经验总结自创疏利法、涤浊法,治疗癌症及癌症术后恢复颇有疗效,可明显减轻癌症病痛和极大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张磊运用自创疏利法、涤浊法治疗癌症的案例,探讨张磊的临证辨证思路.

    作者:王星晨;马艳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研究现状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临床上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因其发病隐匿,易被误诊,治疗不及时则遗留各种神经功能后遗症,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CSDH在传统中医中属于“出血性中风”范畴,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CSDH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本文关于CSDH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研究状况作简要阐述.

    作者:梁袁赫;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将100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中药师并没有在中药调剂中应用中药处方分析;试验组治疗中,中药师在中药调剂中应用中药处方分析,对2组患者满意度和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试验组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次数、药物副作用发生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调剂中应用中药处方分析能让用药安全性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于洪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活血利湿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0例

    目的 观察活血利湿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门诊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稳定斑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服用活血利湿汤,对照组服用桃红四物汤,均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效果.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2.5% (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 (33/40) (P<0.05).结论 活血利湿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较好疗效,有效改善肢体循环及缺血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推广性.

    作者:张静云;何春红;宋群路;郭兴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凉血止血和滋补肝肾法治疗紫癜性肾炎

    女贞子安五藏,滋补肝肾之阴;旱莲草有凉血止血之效;二药同用组成一代名方“二至丸”,使药效相得益彰.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调节免疫,缩短凝血时间等功效,故临床上应用广泛.丁樱认为紫癜性肾炎(单纯血尿型)主要病机为“热”“虚”“瘀”,伏热郁于内致血溢脉外而尿血,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滋补肝肾佐以清热凉血,或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紫癜性肾炎(单纯血尿型)颇有疗效.

    作者:邸家琪;徐闪闪;孙杨;丁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热敷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热敷灸结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热敷灸结合针刺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疗法,观察2个疗程,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 中药热敷灸组痊愈率83%,单纯针刺为6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热敷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中药热敷灸结合针刺疗法是治疗风寒型面瘫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瑞丽;王丽娜;祝自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孙晓娜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经验

    通过整理孙晓娜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的病例,总结出幽门螺杆菌相关感染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孙晓娜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重视病因病机,辨证精良,用药精准,提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作者:王春辉;孙晓娜;毛俊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依托病理生理学教学平台增强护理专业学生循证护理意识

    随着循证护理理念的提出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医学院校在早期教学过程中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循证护理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鉴于病理生理学课程在基础到临床之间的重要性,以病理生理学教学为抓手,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循证护理意识,必将为其今后临床工作中参与医疗干预,加强医护合作,从而大程度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住院死亡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立民;张玉平;郭亚雄;牛春雨;赵自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74)穴位埋线等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本文总结近几年来中医药疗法诊治荨麻疹的临床研究,从中医辨证、中药方剂、针灸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等角度综述中医药治疗荨麻疹新进展,资料表明中医药疗法治疗荨麻疹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小,长期疗效肯定,但对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作者:马婷雪;杨才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结构化临床见习模式在儿科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 评估结构化模式教学法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级以中医儿科学为必修课的中医专业学生共12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采用结构化临床见习模式,B组采用常规的临床见习模式.采用理论考试、临床病例考核、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A组的理论考核、临床病例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B组(P<0.05),并且A组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启发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程度、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 结构化教学模式临床见习应用于儿科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朱浩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及护理干预慢阻肺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采取“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及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2纽(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冬病夏治”穴位敷贴配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CO2、TCO2、BE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O2、THb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 (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 (27/34)(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慢阻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明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感冒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研究

    目的 基于对近现代百年名老中医经验文献的总结,分析感冒的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为丰富其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期刊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感冒文献研究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现代名老中医诊治感冒文献研究数据库》,包含50种病因,依次有外感、风邪、风寒、寒邪等.病机以肺失宣肃、气虚、卫气虚等较为常见.17个证素中,以风、寒、热、气虚等病性证素和以肺为主的病位证素较为多见.证素组合规律以二证素和三证素组合为多见.其中二病性组合以风邪+寒邪为常见,病位多在表、肺.结论 名老中医诊治经验所反映的感冒病因病机理论与目前教材等文献有一致的内容,也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有待进一步总结.

    作者:卞晴晴;李素云;马锦地;李庆磊;孙曙明;蔡永敏;李路广;李建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调补心肾理论对益心气补肾精法善认知功能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方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蛋白图谱差异,探讨益心气补肾精法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老年MCI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同样给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益气补肾活血方口服,疗程为12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认知量表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Notch和Tau蛋白的基因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其余选取的差异蛋白点的基因表达并无明显差别.结论 益气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改变血清蛋白质图谱而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马琳;孙莉;项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胡小芳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经验总结

    本文总结胡小芳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经验.胡小芳认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肾虚血瘀.故对于此类患者,胡小芳主张在月经周期之始即结合中西医疗法,采用补肾活血之法,调理冲任,疏经通络,鼓舞肾阳,改善卵巢血流状态,促进盆腔微循环,诱导卵子排出,调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作者:王瑞;胡小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攻坚散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目的 观察中药攻坚散加减配合乳腺病治疗仪理疗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6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攻坚散加减口服配合乳腺病治疗仪理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逍遥丸及维生素E、维生素B6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雌二醇(E2)、垂体催乳素(PRL)水平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中药攻坚散加减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雷;刘秋蓓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小儿泌尿外科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疗法改善小儿泌尿外科术后早期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术后早期出现排尿功能障碍的56例患儿进行疗效观察.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配,试验组28例,对照组28例,其中对照组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同时,使用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2组患者均护理1个月.护理结束后计算临床总有效率,观察患儿术后1个月平均24 h排尿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14% (23/28),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 (26/28),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试验组患儿24 h排尿频次和24 h尿失禁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疗法能提高膀胱气化功能,促进炎症吸收,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术后早期排尿功能障碍,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罗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卢跃卿辨治IgA肾病经验

    IgA肾病是一种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卢跃卿教授提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邪”“郁”“瘀”“虚”相互错杂,虚实夹杂,外感与正虚结合,五脏不安,三焦失调,中伤于肾,发为本病,治以清热解毒、疏肝健脾、活血利水、补肾固精、中西并用的辨治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贾剑威;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重视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改革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社会培养医学高素质人才.

    作者:宋军营;徐华明;段文慧;仝岩;任伟宏;宫洪涛;张振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