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颖;李素领
通过整理孙晓娜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的病例,总结出幽门螺杆菌相关感染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孙晓娜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重视病因病机,辨证精良,用药精准,提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作者:王春辉;孙晓娜;毛俊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阐释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学习经历、教学方法、环境是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我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普遍不足,教师应首先具备批判性思维,探讨了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技能实验课上通过采取学生积极合作课堂教学方式、渗透反映批判思维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了批判性思维,有了探究心,才具备创新的素质.
作者:申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重视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改革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社会培养医学高素质人才.
作者:宋军营;徐华明;段文慧;仝岩;任伟宏;宫洪涛;张振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介绍赵振昌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赵振昌认为肾性血尿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肾亏虚、湿热瘀阻,辨证分脾肾亏虚证、阴虚火热证、外感风热证、湿热内蕴证、毒热交结证、瘀血内阻证、本虚寒凝证,注重临床权变,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
作者:杨瑞军;张守琳;刘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结构化模式教学法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级以中医儿科学为必修课的中医专业学生共12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采用结构化临床见习模式,B组采用常规的临床见习模式.采用理论考试、临床病例考核、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A组的理论考核、临床病例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B组(P<0.05),并且A组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启发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程度、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 结构化教学模式临床见习应用于儿科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朱浩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李素领临证善于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合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强调紧抓“胸满烦惊”的主症,重视“少阳枢机不利”的病机特点,将辨病和辨证有机结合,兼顾对症处理,推崇合方应用,临证多合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百合地黄汤等.其病机认识、临床药理研究、用药规律与特色、辨治施治等方面,对临床均有指导作用.
作者:刘少颖;李素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具有通阳散结、降气化痰、运转胸中气机的作用,主要用于痰浊壅盛、闭阻心脉所致胸痹心痛.胸痹心痛是现代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与西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密切,现代研究表明痰瘀痹阻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关键,本文主要探讨王振涛从痰、瘀论治胸痹心痛的方法,总结分析王振涛从痰论治胸痹心痛的经验.
作者:杨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IgA肾病是一种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卢跃卿教授提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邪”“郁”“瘀”“虚”相互错杂,虚实夹杂,外感与正虚结合,五脏不安,三焦失调,中伤于肾,发为本病,治以清热解毒、疏肝健脾、活血利水、补肾固精、中西并用的辨治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贾剑威;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医学的理论讲授,难度大在于众多专业名词的解释,以理论解释理论是现今常用的方法.对于不具备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留学生,以字面直译方法“生搬硬套”来解释理论概念,理解起来更为吃力,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中医学是源于生活且以人为本的医学,针灸学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不妨从生活常见问题出发,让学生有感性体验,从而激发其认知和学习兴趣,不失为以人为本的理念践行.文章讲述通过“落枕”病例作为引子来引导留学生学习、理解治疗原则背后所隐含的中医学基本概念.
作者:何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疗法改善小儿泌尿外科术后早期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术后早期出现排尿功能障碍的56例患儿进行疗效观察.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配,试验组28例,对照组28例,其中对照组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同时,使用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2组患者均护理1个月.护理结束后计算临床总有效率,观察患儿术后1个月平均24 h排尿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14% (23/28),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 (26/28),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试验组患儿24 h排尿频次和24 h尿失禁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疗法能提高膀胱气化功能,促进炎症吸收,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术后早期排尿功能障碍,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罗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临床上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因其发病隐匿,易被误诊,治疗不及时则遗留各种神经功能后遗症,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CSDH在传统中医中属于“出血性中风”范畴,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CSDH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本文关于CSDH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研究状况作简要阐述.
作者:梁袁赫;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研究的深入,类风湿关节炎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被广泛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和抗类风湿新药的研发.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模拟人类疾病状态的程度以及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实验研究结果的价值.查阅相关文献,从造模方法、造模机制、评价指标及方法优劣等方面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模型进行综述,为建立与人类类风湿性关节炎高度相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提供参考.
作者:薛崇祥;韩蕊;何世勇;肖楠;张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丹毒为感染性皮肤病,一般发病前有局部外伤,多见于颜面部及下肢,容易反复发病.耳部丹毒极为少见,没有明确外伤感染史,仅有耳部发病者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该患者第一次仅有左侧耳部红肿,第二次高热伴同侧面部红肿,结合上述病史,诊断丹毒,第一次经单纯放血治疗而愈,第二次放血治疗后高热消退,面部红肿明显缓解,证明刺血疗法在丹毒治疗中的良好疗效.
作者:马培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差别,探索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84名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42名,分别采用PBL教学和传统教学后,采用考核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组的病例分析得分、总分、满意度和专业兴趣的帮助程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 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作者:周驰;张庆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诊的60例术后及其他原因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 (28/30)高于对照组53.33% (16/30) (Z=-3.435,P< 0.05),观察组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患者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艳;张春兰;朱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济川煎加减是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的代表方剂.便秘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病位在大肠,病变涉及五脏,脾肾阳虚型便秘多涉及肾脏.导师苏云教授认为,肾阳虚,大肠失于温煦,寒凝气滞,大肠蠕动停滞,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故,苏云教授认为,补益脾肾为本,祛除外邪为标,内用中药调理,外用敷贴巩固,内调外敷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便秘提供了依据.
作者:孙雅鹏;苏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开展大健康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应顺应新时代,树立大健康理念,学习和应用中药与天然药物的知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和桥梁.健康中国,教育先行,与之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天然药物化学“天然”的契合性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探讨和尝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并能够应用于生活;同时也利于培养大健康领域创新创业人才.
作者:杨长水;龚卫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揿针治疗胞轮振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胞轮振跳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5例采用揿针太阳、攒竹、四白、丝竹空、合谷、足三里穴位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为85.7%(30/35),对照组为40.0% (14/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治疗胞轮振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曹兴伟;张霞;方琳;冯小梅;李群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通过分析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探讨医德教育在医学院校实施的途径.医德教育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非常重要,通过改进医德教育的实施途径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肖玉洁;宋炜熙;曾光;田莎;罗银河;黄立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浅层学习模式”向“深层学习模式”靠拢,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学习质量.本文以灸法课堂教学为例,介绍了师-生互动的设计与实施,强调师-生互动的“放”“导”“收”环节,举例说明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并提出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需注意课堂环境的精心营造、课堂话题的认真设计以及课堂的进一步延伸.
作者:王亚南;梁洁仪;黄泳;曲姗姗;张继苹;姚锃钰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