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桂欢
目的 了解高校女性教职工当前主要妇科疾病情况及对参检项目选择的心理倾向. 方法 通过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体检资料,统计参检项目异常检出率. 结果 目前困扰高校广大女教职工的疾病主要为子宫肌瘤、生殖道感染及宫颈糜烂等妇科疾病. 结论 实际参检人员在项目选择上存在心理倾向;提高女职工对妇科普检工作的认识很重要.
作者:潘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同一性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作用及途径. 方法 在1所民办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 125人,采用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同一性测试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量.筛选网络成癌大学生100人,再随机选取年级、专业和性别相匹配的非网络成瘾大学生100人,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结果 网络成瘾组和非网络成瘾组同一性地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OS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现在的自我投入对网络成瘾有负向直接影响(β=-0.22,P<0.01),同时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β=-0.10,P<0.01);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β=-0.06,P<0.01). 结论 同一性发展水平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起到中介效应的作用.
作者:邓伟;黄子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基本药物的概念一提出,很快被全球公共卫生学接受,我国是较早接受这一概念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医疗保障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保证群众的基本用药,政府和药品流通企业也在积极地发展和创新[1].1 基本药物的概况及发展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基本药物是能满足大部分人口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基本药物的定义是指适应基层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我国2009年初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急诊常规护理,90例观察组使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比较抢救时间及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完成CT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急救总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61、8.771、21.148、20.374,P<0.01);观察组致残率37.8%、死亡率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806、4.063,P<0.01或P<0.05). 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显著节约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李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 方法 选择连云港市东海县妇幼保健所2010年4月-2012年9月儿科门诊收治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蓝芩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片,5~7 d为1个疗程. 结果 蓝芩口服液治疗组与利巴韦林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作者: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CAPD是利用患者自身腹膜的半透膜特性,通过弥散和对流的原理,规律、定时地向腹腔内灌入透析液并将废液排出体外,以清除体内储留的代谢产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超滤过多水分的肾脏替代治方法.而CAPD作为一种长期的、多为家居式的治疗手段,其操作者基本是病人自己或家属或其他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腹透操作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是预防并减少腹膜透析患者发生CAPD相关并发症的关键措施之一.1 临床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行CAPD患者57例,均符合终末期肾衰竭诊断标准.男25例,女32例;年龄28~77岁,平均55岁.透析时间>5个月,原发性慢性肾炎31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7例,糖尿病肾病6例,狼疮性肾炎4例,多发性肾囊肿6例,其他病因3例.
作者:阮丽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过程中人文关怀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行为,又是一种模式,其好坏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的高低.护理人员是医疗服务的直接执行者,不只是承担单纯打针、发药的重复工作,同时也肩负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提供人性化服务的重任[1].1 人性化管理理念人性化管理是指贴近人性、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正视人的需求,维护人的自身价值,做到关心、理解、发展人,规范行为,提高素质,以调动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并提高工作效率[2].我国护理人员普遍学历不高,加上重医轻护思想的根深蒂固,护士社会地位不高,付出与收入不相吻合,因此护士队伍内部不稳性高,特别是具备一定经验、技能和资格证的护理流失可能性加大.针对这一现象,实现护理管理的人性化,首先要做到将护士作为一个有情感、有思想的人,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理解和尊重,为护士实现自我价值创建平台,使她们在工作中领悟到自身的位置和承担的责任,进而提高护理质量[3].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与头孢拉定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方法 将90例确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45例,静脉滴阿奇霉素0.5g,1次/d;对照组45例静脉滴注头孢拉定3 g,1次/d,2组疗程均为5d,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是97.8%和88.9%,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7.8%. 结论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头孢拉定.
作者:刘剑;杨江瑜;肖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找到一种适合肿瘤病人化疗的输液方法. 方法 利用x2检验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外周静脉留置针和一次性头皮针在化疗过程中引起静脉炎和药物渗漏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 PICC化疗过程中,静脉炎和药物渗漏发生率明显低其它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留置针化疗过程中,静脉炎和药物渗漏发生率低于一次性头皮针静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ICC是化疗药输注较为理想的途径.
作者:翁惠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肺结核核心信息知晓情况的干预研究,为学校有效防制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 我们对全体在校大学生采取了为期1个月的干预措施,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我们分别从全体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800名大学生进行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AS9.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除了肺结核的免费政策外的其他四个方面的知晓情况在干预后都有提高.通过干预,大学生对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和完全知晓率也有提高. 结论 总体来说,本研究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对提高大学生的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唐佳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2011年5月13日11时,沈阳市于洪区疾控中心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监测到于洪区某幼儿园发现11例手足口病临床确诊病例及2例疑似病例.本中心立即组织流调与消毒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疫情处理.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医院临床确诊,确定为一起手足口病爆发疫情,经过采取隔离患者、对症治疗、封闭幼儿园2~3周并对幼儿园进行终末消毒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截止5月30日该幼儿园再无病例发生.此次疫情共发病11例临床确诊病例及2例疑似病例,病人均痊愈,无死亡病例,现将此次疫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石芮川;赵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和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我国由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至今的高校学生公费医疗制度应对乏力,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求.为了加大对大学生医疗保障的经费投入,大幅度地提高大学生现行医疗标准,使之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分析高校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学生医疗保健体制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绍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1].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生物、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不再局限于传染病、食物中毒等方面,而是多因素,多方面的.高校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强,集体活动多,大班教学、教室不固定,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性疾病爆发流行多发场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2].高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有不可预知性、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等.因此,作为服务于广大师生的高校医院,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极预防,沉着应对,及时处理,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并指导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是校医院重要职责所在.
作者:秦凤菊;王艳华;杨中东;侯杰;任绪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将4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3d开始每月1次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10d为1疗程,共3个疗程,并对2组于纠正胎龄42 d、3个月、6个月、12个月追踪发育情况,以Gesell量表评价.结果 干预组纠正胎龄3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纠正胎龄6个月龄2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于纠正胎龄12个月时各方面发育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细胞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危孕产妇的追踪管理方法,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方法 选择我所建册的5 892例孕妇,依据《江苏省高危妊娠管理规范要求》的规定,筛查出1 826例高危妊娠病例,分析高危因素. 结果 高危妊娠剖宫产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比正常妊娠高. 结论 认真筛查,及时纠正高危因素,严格追踪管理,能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国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董瑜;刘明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腹症分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等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后,其外科分诊正确率(95.0%)、内科分诊正确率(89.66%)妇科分诊正确率(88.89%)均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休克发生率(3.85%)、死亡发生率(1.2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降低休克及死亡的发生.
作者:林秋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电子书包项目对学生视力的影响,探索电子书包实施视力保护干预方法. 方法 整群抽取一年级电子项目实验班为实验组,平行两个班为对照组,在电子书包项目实施前后检测视力,对比项目实施前后视力不良率和平均视力的数据变化. 结果 影响视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平板电脑对低段学生视力可能有负面影响. 结论 电子书包项目的实施,必须关注学生视力变化,应采取综合措施干预其对视力的不良影响.
作者:杨爱莉;赵怀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住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住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为观察组,接受规范化护理程序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率(2.3%)、平均住院天数均(10.7±3.9)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3,t=10.774,O<0.05). 结论 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世界卫生组织首选的公共卫生策略,是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社区是社会组织存在的小单位,近年来,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深化和改革,高校作为社区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在健康教育管理和方法上有着其独特之处,其面对的高素质人群对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高校社区健康教育的特点和方法,与普通社区相比较,有相似和不同之处,因此抓住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会更好的推进健康教育在高校社区中的发展,更好的发挥其巨大的社会作用.
作者:齐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设计并研制一种新型胸腔穿刺体位椅. 方法 详细介绍新型胸腔穿刺体位椅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结果 它可以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胸腔穿刺体位,减少其不适感,方便术者操作,大程度地减少医源性感染及标本污染可能. 结论 新型胸腔穿刺体位椅设计合理,安全实用,可以明显减轻术中患者不适,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沈维;才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