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伍英;栾燕;谷晶;李晶
目的:通过质控样品的检测验证优化后全血铅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全血标本经10%硝酸酸化,与基体改进剂同时进样,采用石墨炉原子化器原子化和Zeman效应背景校正,测量吸收峰面积,通过标准工作曲线得出血铅值,同时检测全血标本和质控样品.结果:优化后的处理条件检测质控样品结果满意.结论:本实验中对血铅检测条件的优化合理.
作者:张宜明;俞锡林;丁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开展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卫生专项监测,了解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的卫生状况,为提高南山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及GB15982-1995,GB15979-2002中检验方法进行样品检验.结果:61所医疗机构共抽查786份样品,总合格率为91.2%,其中医院合格率95.5%,社康中心合格率90.1%,社会医疗机构合格率86.4%;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78.3%及88.1%.结论: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监测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消毒质量优于社康中心和社会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应加强清洁及消毒.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对各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加强监督、指导,督促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1].
作者:袁月明;刘楚云;李保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优化乙肝传感器中抗体的固定条件以制得免疫传感器.方法:以金电极为基底,自组装半胱胺,通过戊二醛交联法将抗体蛋白固定在电极上,制成乙肝修饰电极.以Fe(CN)36-/Fe(CN)46-为电活性指示剂,利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该修饰电极在不同阶段的电化学性能.结果:结果显示优化抗体固定条件后的传感器能对乙肝HBsAg阴阳性抗原进行区分检测.结论:用半胱胺/戊二醛方法固定乙肝抗体制得免疫传感器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具有实际应用的前景.
作者:覃柳;刘仲明;邹小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农药由于具有高效、速效、方便、适应性广、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生产、采后保鲜等过程.
作者:陈芳;杨冰仪;龙军标;张健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淋洗液的选择,以Na2CO3-NaHCO3混合液为淋洗液,使亚硝酸盐氮与Cl-、NO-f-N、SO24-同时测定.结果:方法低检出限为5.0 μg/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05~5.00 mg/L,相关系数0.9997,相对标准偏差RSD<4.2%,回收率92.5%~104.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适于基层单位日常检测中需要.
作者:王海云;李倩;赵冬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市1995~2005年间从业人员的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快速环状卡片测试方法(RPR)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对80 562例从业人员进行血清梅毒抗体检测分析.结果:梅毒抗体阳性306例,阳性率37.98/万,其中男性83例,女性223例,以娱乐业从业人员阳性率高为50.47/万.结论:我市从业人员梅毒感染从1995~2002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至2005年有所回落,阳性率同1998年持平.
作者:朱国良;平国华;周伟艳;朱旦蓉;姚漫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A、D的方法并探讨肠毒素在食物中毒引起腹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femB、SEA和SED基因分别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肠毒素A、肠毒素D的靶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收集食物中毒导致腹泻患者粪便标本487份,并对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毒素A的灵敏度为1.0×102拷贝,而检测肠毒素D的灵敏度为1.0×103拷贝;487份粪便标本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femB基因72例(14.8%),检出产肠毒素A菌株为11例(15.3%,11/72),产肠毒素D菌株为9例(12.5%,9/72),同时产肠毒素A、D菌株1例(1.4%,1/72).结论:应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适合于大样本筛查.
作者:张红河;范建中;董晓勤;张卫英;王贤军;陈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吹扫效应与室内空气污染.方法:对具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宾馆中的可吸入颗粒物、CO2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检测分析.结果:有滤尘罩的中央空调系统管道送风口终端(客房送风口)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小于房间中央的浓度值(P<0.05),有显著性差异.气态污染物CO2在客房送风口端的浓度与房间中央的浓度值(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房间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浓度的增高是由于送风口的吹扫气流使得房间静止的颗粒物被吹扫搅起的结果.CO2等气态污染物在送风口终端与房间中央的浓度差异应取决于新风量的大小.除颗粒物本身的致病因素外,作为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应避免在有污染可能的房间内吹扫效应所导致的进一步传播.室内空气污染在不同的建筑几何结构中表现为相应的、动态的变化规律,污染物的吹扫效应是对其一定规律的总结.
作者:谭天媛;李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测定尿铅的方法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电位溶出仪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需要硝酸-高氯酸消化,在操作过程中,酸雾、有机溶剂、氰化钾等影响着操作人员的健康,而所用的玻璃仪器较多,用硝酸浸泡后,驱铅是否干净还是个未知数,试剂中铅的含量也严重影响着测定结果.电位溶出仪法有时由于电极的原因结果相对不是很稳定.而本文采用了加入基体改进剂,将尿液进行适当的稀释后,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来测定,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并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钱国英;李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以过氧乙酸消毒剂为例,对空气消毒中和试验方法进行改进,并观察现场应用效果.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采用微生物采样器采集空气,进行中和剂选择试验.结果:现行中和试验方法可能检测不出中和剂对试验菌的抑制作用,而改进后的中和试验方法能提高检测效能.2 000 mg/L过氧乙酸溶液作用20 min,对不同污染程度场所的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均为90%以上.结论:改进试验方法提高了空气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的准确性.2 000 mg/L过氧乙酸溶液可有效用于空气现场消毒.
作者:江永忠;唐非;姜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验证采用大型水蚤检测农药和无机砷污染的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毒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大型水蚤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的毒性,用SPSS12.0统计分析计算大型水蚤的LC50.结果:大型水蚤能够灵敏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的0.2%高渗甲维盐和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液污染,在农药浓度达到微克时,仍然有响应;对砷酸钠的敏感度相对较低,但仍然可以达到毫克.结论:大型水蚤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可以用来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中农药和无机砷的污染.
作者:潘力军;高世荣;孙凤英;王俊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鉴定短乳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方法:根据GanBank登录的乳酸杆菌序列,以gyrB基因为靶目标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啤酒中分离到的6株乳酸杆菌进行实验,并对其中一个短乳杆菌样本作定量检测.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短乳杆菌可产生特异扩增信号,对其他乳酸杆菌无响应.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7739,测得短乳杆菌样本浓度为15635拷贝/ml.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特异、灵敏检测短乳杆菌的方法.
作者:赵敏;潘劲草;叶榕;孟冬梅;汪皓秋;孙培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3~2005年290份国产和进口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种类、频率和用量.结果:290份样品共使用39种染发剂,其中间苯二酚、对苯二胺(及硫酸盐)、对氨基酚、间氨基酚(及盐酸盐)、2,5-二氨基甲苯(及硫酸盐)的使用频率较高,均在30%以上.结论: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种类繁多,某些组分使用频率较高,在使用中应引起关注.
作者:杨艳伟;朱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过氧化苯甲酰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空气中过氧化苯甲酰用微孔滤膜采集,乙醚洗脱,经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本法的检出限为1.0 μg/ml,低检出浓度0.22 mg/m3(采集45 L样品).在1.0~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RSD在1.7%~5.2%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2%.用微孔滤膜采样,样品可保存2周.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过氧化苯甲酰的采集及测定.
作者:曲宁;伊平;聂莉;杨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自来水中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仲丁威,异丙威,速灭威,甲萘威,灭多威,残杀威,苯氧威,猛杀威)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水样在离心或液液萃取后通过C18色谱柱,以含0.2%的甲酸的甲醇和0.2%的甲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离喷雾电离方式(ESI+),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定量.结果:在20 min完成分析,离心处理后8种农药在0.05~5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0.9973.加标回收率为96.67%~111.52%(添加水平分别为0.1,1和5 μg/ml),相对标准偏差5.4%~14.2%,低检出限介于0.02~0.03 μg/ml.对0.1 μg/L的加标样在液液萃取后回收率在75.5%~128.3%,相对标准差4.7%~31.5%.结论: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分析时间短,适合于对水中该8种氨基甲酸酯类的分析.
作者:韩嘉媛;赵人(王争);乔善磊;张淳文;周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苏丹红是一种非生物合成着色剂,致癌性很强,它是应用于油彩、腊、地板腊和香皂等化工产品中的一种着色剂,它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不允许掺人食品中调色.目前,一些生产厂家为达到盈利目的,违法掺人辣椒制品中.测定苏丹红的方法目前有国标法和欧盟法.国标法提取样品麻烦,欧盟法出峰时间太慢.本文在欧盟法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ESI-MSn)测定.方法:通过多级质谱和保留时间对样品进行确证.并用此方法对部分产品进行了调查.结果:以峰面积定量,苏丹红Ⅰ、Ⅱ、Ⅲ、Ⅳ检出限均为0.10 μg/ml.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苏丹红Ⅰ:92.3%~106.1%;苏丹红Ⅱ:91.2%~111.6%;苏丹红Ⅲ:96.1%~107.5%;苏丹红Ⅳ:91.7%~108.1%.结论:本方法具有提取样品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重复性好等特点.
作者:于红卫;曲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铅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一种具有蓄积性的有害元素,当摄入过量时会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危害.人体铅的主要来源是食品,每天约400 μg,生活饮用水10μg,空气20 ng.
作者:张丽云;刘淑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建材市场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水平;研究低浓度甲醛、苯系物暴露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了解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AHMT分光光度法及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分析现场的甲醛及苯系物浓度;应用临床检测的标准方法测定血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GSTY1基因型.结果:研究组现场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苯、甲苯、二甲苯,4种主要的污染物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苯浓度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现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甲醛、甲苯、二甲苯浓度在两个现场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绝对值分别为6.41、3.74、0.38 G/L,对照组分别为7.53、4.44、0.43 G/L,三者均为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但都在正常值范围内,其余血常规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按照GSTY1基因型分层,GSTY1基因缺失型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值为7.19、4.21 G/L,GSTT1基因非缺失型二者的值分别为6.14、3.15 G/L,GSTT1基因缺失型大于非缺失型,但其均数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建材市场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受温度及湿度的影响,冬季污染物的释放量减少,使板材市场的污染物浓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低浓度甲醛、苯系物暴露时,与对照组相比,机体的血常规观察到了变化,且GSTY1基因型对血常规的变化有影响.
作者:常君瑞;王秦;董小艳;王桂芳;唐志刚;徐春雨;徐东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5年5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发布了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取代ISO/IEC17025:1999.CNAL依据等同采用ISO/IEC17025:2005原则,于2005年9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AC01:2005),取代CNAL/AC01:200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等同ISO/IEC17025:1999).
作者:张镝;周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废弃食用油脂鉴别的检测方法,提高检出率,为食品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市售普通食用油和废弃食用油脂的脂肪酸组分、酸价等卫生指标以及氯化钠、谷氨酸钠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食用油和废弃食用油脂两类油脂酸价、羰基价、氯化钠、谷氨酸钠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脂酸C18:0含量和过氧化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照现有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进行检测无法判定油脂样品是劣质油还是来源于废弃油脂,卫生学指标酸价、羰基价作为初筛指标,结合氯化钠、谷氨酸钠残留检测或脂肪酸组分分析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价可以有效鉴别普通劣质油脂与各类废弃食用油脂.
作者:毛新武;贾煦;胡国媛;李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