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SAS软件优化乙肝表面抗原压电免疫传感器的实验条件

缪璐;刘仲明;张水华

关键词:压电免疫传感器, 响应面, 实验优化
摘要:目的:对聚乙烯亚胺-戊二醛交联法进行优化,提高乙肝表面抗原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生产成本,易于普遍推广.方法:利用SAS8.1软件,确定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因素水平以及实验点,通过响应面分析,寻求优值.结果:根据响应面法确定了戊二醛浓度为2.5%,PBS pH值为7.4,BSA浓度为0.5%,免疫反应时间为40 min时,信噪比达到大,结果与预测值非常接近.结论:本实验所用四通道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可以同时检测两个血清样品,并且有阴阳性对照,增加了该传感器的可靠性,适合现场检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MSPD-GC-MS同时测定酱油及调味液中多组分氯丙醇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酱油及调味液中多组分氯丙醇的GC-MS测定方法.方法:在样品中加入两种稳定性氘代同位素内标后,样品经过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提取与净化,用全扫描定性,选择离子(SIM)定量.结果:各个氯丙醇在进样量在20~400 p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3-氯-1,2-丙二醇(3-MCPD)、1,3-二氯丙醇(1,3-DCP)和2,3-二氯丙醇(2,3-DCP)的定量限分别为0.003、0.005和0.005 mg/kg;2种浓度水平下加标重复测定6次,回收率为95%~120%,精密度<10%.结论: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和特异性,满足了样品中痕量氯丙醇的分析要求.

    作者:马金波;张琦;栾燕;迂君;杨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方法:从管理角度介绍了遵循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流行病学原理,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的心得体会.结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要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从流行病学的思路出发,按照流行病学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开展工作,并配合人员培训和硬件建设,实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现代化管理.结论:有效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造成的实验室传播.

    作者:姚丽;高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GIS技术在蚊媒传染病监测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近几年来,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禽流感、生物入侵等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全球密切关注的焦点,蚊媒传染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登革热(dengue fever,DF)每隔3~5年就暴发流行一次[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大约有50~100百万人感染DF,其中死亡大约2.4万人[2].登革热现已成为世界上分布广、发病率高、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是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同样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作者:杨天赐;傅桂明;任樟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与O139霍乱弧菌血清交叉凝集的麦氏弧菌

    目的:对基层实验室上送的6株疑似O139霍乱弧菌进行检测及研究.方法:参照1999年《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及相关资料进行检测.结果:该6株菌均系与O139霍乱弧菌血清有交叉凝集的麦氏弧菌.结论:该批菌株不是O139霍乱弧菌,而是麦氏弧菌.

    作者:章乐怡;李小春;洪程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利用SAS软件优化乙肝表面抗原压电免疫传感器的实验条件

    目的:对聚乙烯亚胺-戊二醛交联法进行优化,提高乙肝表面抗原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生产成本,易于普遍推广.方法:利用SAS8.1软件,确定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因素水平以及实验点,通过响应面分析,寻求优值.结果:根据响应面法确定了戊二醛浓度为2.5%,PBS pH值为7.4,BSA浓度为0.5%,免疫反应时间为40 min时,信噪比达到大,结果与预测值非常接近.结论:本实验所用四通道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可以同时检测两个血清样品,并且有阴阳性对照,增加了该传感器的可靠性,适合现场检测.

    作者:缪璐;刘仲明;张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是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重要环节,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文章就目前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制备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基的水化、灭菌、平板的制备、接种和培养、物理学和生物学质量控制及贮存等方面,讨论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春梅;蔡芷荷;吴清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试剂盒法快速测定食品中铝

    目的:建立铝的试剂盒法测定食品中铝的新方法.方法:将食品样品以HNO3-H2O2进行前处理,样液用铝的试剂盒法进行测定.结果:样品中铝浓度在0~0.5 mg/L时,摩尔吸光系数ε=2.9×105 L/mol·cm.检出限为0.5μg,加标回收率95.0%~97.5%,相对标准偏差(RDS)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实现了铝的快速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为测定食品中铝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陈素军;郭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实验观察

    目的: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二氧化氯消毒剂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低有效剂量.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采用悬液定量试验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在3%和0.3%牛血清白蛋白条件下,二氧化氯含量分别为15、2 mg/L,作用1 min和10 min对大肠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在3%和0.3%牛血清白蛋白条件下,二氧化氯含量分别为20、6 mg/L,作用1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在3%和0.3%牛血清白蛋白条件下,二氧化氯含量分别为100、60 mg/L,作用5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结论:实验室的结果略低于生产企业申报检测时的二氧化氯消毒剂作用浓度,在不同实验室有效剂量也有差异,可能由于二氧化氯生产原料和工艺不同所致,终应以实验数据为准.

    作者:李涛;周铁生;张流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辽宁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基因分型及序列分析

    目的:了解辽宁省汉坦病毒的分子特征,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基因库.方法:用RT-PCR方法对间接免疫荧光阳性鼠肺标本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并测序,与标准汉坦病毒(HV)株一起进行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23株扩增产物与L99 HV同源性在78.5%~99.6%之间,属汉城型(SEO)型HV,除[01]Shenyang-Yuhong/5/2005/sewer-r,[02]Shenyang-Yuhong/4/2005/sewer-r,[03]Shenyang-Yuhong/7/2005/sewer-r外,同源性均在94%以上.获得的23株HV序列在系统发生树上的遗传距离较近,同源性也均在94.7%以上,基本属于同一亚型.各株与LR1 HV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仅在26.7%~43.7%之间.结论:辽宁省是以SEO型HV为主的SEO和汉滩(HTN)混合型疫区,且SEO型汉坦病毒变异较小,稳定性较高.

    作者:秦彩明;姚文清;吴少慧;刘芸;孙英伟;郭军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桃儿七粉中氯仿残留量

    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桃儿七粉中氯仿残留量.方法:用自动顶空进样器和气相色谱仪,以OV1701石英毛细管柱(40 m×320μm,0.25μm)为分离色谱柱,载气为氮气,FID检测器,50%乙醇为溶剂,氯仿的保留时间为4.92 min.结果:实验表明,氯仿浓度在2~4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0%.结论: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测定桃儿七粉中氯仿残留量.

    作者:周小平;周围;张伟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鸭蛋、鸡蛋中苏丹红色素快速定性方法探讨

    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偶氮类,油溶性的化工染色剂.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会导致鼠类患癌,也可能导致人类患癌,是食品中禁用的色素.蛋黄的颜色与饲料密切相关,如饲料中含较多青叶或黄色玉米,胡萝卜素会吸收到蛋黄中,散养的鸭、鸡的蛋黄颜色较深.有人利用蛋黄富集脂溶性色素的特点,在饲料中添加化工用色素来加强蛋黄的颜色.近期,国家质检总局检出某省等地的红心鸡蛋鸭蛋含有苏丹红色素.因此,有关检验机构检测鸭蛋、鸡蛋是否含有苏丹红色素极为重要.目前,食品中苏丹红的检验方法是GB/T19681-2005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仪器昂贵,一些实验室未能配备高效液相色谱仪.笔者通过用石油醚提取检品中的油溶性色素,然后用羊毛线吸附色素,根据被吸附的羊毛线与各种试剂的变色反应,判断检品是否含有苏丹红色素,此定性方法操作简便,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蔡梦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及相关病患的预防、诊断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SARS、猪链、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更加警示我们要不断提高微生物的检验技术水平.为了保障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开展质量控制,包括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是各地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也是上一级实验室对各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的手段.参加由各省临床检验中心或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控,会遇见一些平时罕见或未见过的菌株,通过质控检验对它们的生长条件、菌落形态、染色、镜下、形态等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日后工作中倘若再遇见这些菌将不再会漏检.室间质控是建立在一个较好的室内质控基础上的,做好室内质控直接关系到日常检验工作的质量.室内质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实验室前的质量控制、标本接种前的质量控制、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染色液及染色方法质量控制、常用仪器的质量控制、发报告前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应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阶段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作者:齐春华;王文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几种常见酒类中防腐剂的检测

    防腐剂是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等过程中,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目的的化学合成物.我国对一些防腐剂的使用量和残留量有严格的规定[1].在我国,使用多的防腐剂是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山梨酸和山梨酸钾、脱氢乙酸以及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这些防腐剂如果过量使用,对人体是十分有害的.因此,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地测定食品中防腐剂含量的方法也就十分重要.

    作者:牟冠文;李光浩;海华;姜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钙-氨溶液使用期限对硫酸盐测定的影响

    硫酸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一般地下水及地面水均含有.大量摄入硫酸盐后出现的主要的生理反应是腹泻、脱水和胃肠道紊乱.饮用水中的硫酸盐能影响口感,也会对输水管道造成腐蚀.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硫酸盐的卫生标准定为不超过250 mg/L.

    作者:曹贺涛;张轶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云南省1996~2005年化妆品理化指标分析

    目的:调查云南省10年间的化妆品卫生质量,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化妆品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1996-2005年化妆品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检测方法依据GB7917及《化妆品卫生规范》进行.结果:共检测化妆品理化指标1 494件,合格1 461件,合格率97.8%;其中省内产品1 264件,合格1 234件,合格率97.6%;省外产品182件,合格178件,合格率97.8%;省内产品与省外产品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别(Χ2=0.38,P>0.05).结论:应加强对化妆品的经常性监督,尽快建立禁用、限用物质的检测方法.

    作者:王建华;孙灿;董海燕;陶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对O139霍乱弧菌分型的研究

    目的: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探讨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子分型方法.方法:用Sfi Ⅰ酶和Not Ⅰ酶切O139群霍乱弧菌染色体DNA,经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片段分离.结果:14株O139群霍乱弧菌经Sfi Ⅰ酶切后电泳分离可得一个PFGE型,用Not Ⅰ酶切电泳可分为2个PFGE型.结论: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O139群霍乱弧菌,分型发现微小差别有助于分析追踪疫情和来源.

    作者:金春光;石优章;徐景野;郑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尿镉

    目的:找出能消除基体干扰的基体改进剂,建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简便、快速、准确地直接测定尿中镉的方法.方法:选择几种基体改进剂组合,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找出效果好的一组,调整基体改进剂的不同成分,找出佳改进剂.结果:含1.0%HNO3+0.5%NH4H2PO4的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效果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033μg/L,相对标准偏差2.5%,回收率为96.9%~102%.结论:利用含1.0%HNO3+0.5%NH4H2PO4的混合基体改进剂直接测定尿中镉能有效消除基体干扰,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尿中镉的方法.

    作者:李月欢;徐淑暖;彭寨玉;杜二青;莫曦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生活饮用水中三卤甲烷

    目的:研究生活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定量快速分析方法.方法:水样直接进样,用毛细管柱色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采用内标法定量,可同时测定水中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结果: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低检出浓度<1 μg/L.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检验要求.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作者:孙润泰;孙晓红;于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化学干扰的消除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非光谱干扰,包括电离干扰、物理干扰和化学干扰等,这些干扰作用与火焰光度学的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第二类是光谱干扰,包括光谱干扰和背景吸收,它引起待测元素的吸收强度发生变化,导致测量误差.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普遍的干扰是化学干扰,化学干扰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干扰中主要的干扰来源,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消除和降低的方法也较多.本文介绍化学干扰及其产生、来源及几种消除和降低方法.

    作者:刘圣昔;李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快速检测麻疹病毒核酸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麻疹病毒核酸,用以建立和推广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麻疹检测新技术.方法:TaqMan特异性荧光标记探针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麻疹疑似患者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FQ-PCR法检测麻疹病毒核酸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次试验检测灵敏度达0.1 TCID50.在14份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中,有13份标本检出麻疹病毒核酸,从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 h.结论:FQ-PCR法为麻疹病毒核酸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姜明杰;甘云;梁勇;张振国;卢国际;王翠华;李彩云;王蒋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