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用于防治妇产科压疮的护理要点初探

俞红兰

关键词:妇产科, 压疮, 中西医结合, 护理, 治未病
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住院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以预防压疮事件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4例妇产科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仅出现2例压疮事件,少于对照组的8例(P<0.05);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妇产科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3.6% (44/47),高于对照组的78.7% (37/47) (P< 0.05);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产科住院治疗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压疮事件发生,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良好心态,从而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使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洛索洛芬钠片联合替扎尼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天、14天、3个月后VAS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14天、3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28/30),高于对照组的90.00% (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玲;罗会用;李信明;冯庆奎;任正强;安嘉懿;杨才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及SAS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及S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4.91±6.29)分、(54.21±4.23)分,明显比对照组的(40.24±6.26)分、(66.39±5.37)分低,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SAS评分明显降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博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分别予电针加康复训练与单给予康复训练,观察患者下腰痛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下腰痛功能评分改善和临床疗效,但无论是腰痛功能评分改善还是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快速减轻患者疼痛,再配合康复训练,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兴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研究综述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与老年痴呆(AD)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其发展成为AD的机率高,为AD危险因素.并且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MCI患病率也在上升,对于MCI的治疗研究也就成为了热点.因此,本研究对MCI的康复训练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研究者们对MCI的研究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参照依据.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阴虚证、水肿证、阴虚水肿证中医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评价

    目的 总结近年来中医阴虚、水肿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检测方法,为中医阴虚水肿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与借鉴.方法 从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因病理角度探讨及评价阴虚、水肿证的动物模型.结果 中医病因病机为指导的动物模型接近中医证候实际,但稳定性、可重复性差,西医病因病理为指导的动物模型稳定性高、可重复性强,但与中医证候实际吻合度欠佳.结论 中医病因病机指导下结合西医病因病机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相对理想的中医阴虚水肿证动物模型.

    作者:徐文峰;范元硕;何泽云;唐群;彭亚军;李旭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以培养中医药思维为导向的本科中药学类专业建设

    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方法是本科中药学类专业的办学核心任务,是体现中药学人才的“核心特质”要素.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四个方面做了初步探讨,结合我校中药学办学经验并提出解决途径,以及如何在“中医药的一带一路”新形势下保持好中药学专业办学特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赵文昌;宋丽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葶苈大枣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AECOPD加重期痰浊瘀肺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葶苈大枣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浊瘀肺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5年-2017年诊治的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痰浊瘀肺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葶苈大枣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慢阻肺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症状体征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以及2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CAT积分和症状体征评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葶苈大枣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能够有效控制AECOPD的病情,缓解临床症状,同时在减轻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正良;臧发荣;夏芳;钱超杰;卢火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制度的推广和执行,中医规培已经全部实施,由于中医规培制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医学教育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如中医医师对规培的理解不够、规培基地基础设施不足、考核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及其可能的对策进行了剖析,以冀能帮助中医规培制度更加完善,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彦华;郭迎树;任献青;冯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结合验方妇炎灵3号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B组(40例)和C组(40例).A组患者给予膈下逐瘀汤与验方妇炎灵3号保留灌肠治疗,B组患者单独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C组患者单用验方妇炎灵3号保留灌肠治疗.3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规范用药,治疗2个疗程后对3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盆腔积液量、盆腔炎性包块缩小程度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盆腔积液量及盆腔炎性包块缩小程度均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的盆腔积液量及盆腔炎性包块缩小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膈下逐瘀汤与验方妇炎灵3号保留灌肠联合应用对于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具有突出成效,有助于患者的盆腔积液吸收和盆腔炎性包块逐渐缩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安全可行.

    作者:杨新鸣;黄金金;彭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1则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侵袭外分泌腺,致使泪腺、唾液腺分泌减少.可以累及其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口干、眼干,亦可有皮肤干燥、鼻干、咽干、声音嘶哑、关节疼痛等,重者可以出现间质性肺炎、萎缩性胃炎、肾小管酸中毒等多脏器损害.中医多将其归为“燥证”范畴,笔者采用针刺联合滋阴生津活血方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俊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医专业专科医师急诊科岗前培训重点难点分析

    对将在急诊科进行轮训的专科医师进行岗前培训是急诊科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其中中医专业毕业的专科医师,在岗前培训时具有特别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包括临床思维、理论知识、急救技能以及其他知识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岗前培训的质量.

    作者:刘诗怡;辛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技能综合实训的实践探索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技能综合实训在护理本科专业学生实习进岗前中医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261名2015级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中医护理综合实训;实训后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 大部分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形式和效果持肯定态度,各项指标的认同度均在90%以上.结论 通过案例为主的综合实训,教师根据实训目的设计案例、加以引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分析和辨证施护,从而强化学生对中医护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医护理技能综合实训强化了护理本科专业在实习进岗前的中医护理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临床职业素养,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覃勤;马秋平;柳琳琳;聂莎;彭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分析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何清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药补肾序贯疗法治疗卵巢功能减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补肾序贯疗法对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卵巢功能减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补肾序贯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月经改变,通过症状评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 (28/30),对照组为66.7% (20/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在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的比较上,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均不同程度改善,但是试验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中,与西医治疗路径相比,中药补肾序贯疗法治疗路径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张平;黄邦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基于吐纳法讨论肺康复

    吐纳法作为中医养生祛疾的重要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保元气,服清气为其精髓,胎息法和咽气服气法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古来中医养生各家极为重视.呼吸技术作为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呼吸控制和舌咽式呼吸与前面述及的服气吐纳法有着共有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故须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去粗取精,扬长辟短.

    作者:叶平;吴安林;谢娇;杨程;艾珏萍;谭洁;李铁浪;李江山;彭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电针公孙、内关穴治疗消化系统急性腹痛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电针公孙、内关治疗消化系统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公孙、内关后,采用低频率、大幅度捻转泻法,待患者有强烈得气感后,连通脉冲电疗仪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0分钟,分别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60分钟后统计疗效.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取穴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 (14/15),对照组为86.67% (13/1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公孙、内关治疗消化系统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侯志鹏;包永欣;郝长宏;王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接收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床位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比护理前后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生理指标和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含量,并且很好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毛芳;肖玉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开窍法治疗中风病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开窍法治疗中风病(脑梗死和脑出血)在中医疗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结合现代研究,探明开窍法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查阅近20年各位中医临床专家和中药专家公开发表的论文,对开窍法治疗中风病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开窍法治疗中风病的方法、临床经验及作用机理等,为临床治疗中风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结论 开窍法是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在中风病的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都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开成;张莹;才迎春;周晓春;秦建南;王久敏;熊卫艳;王秀芳;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蠲痹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尼美舒利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45例则给予对照组西药联合蠲痹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时间、膝关节活动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时间、膝关节活动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西药联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关节的疼痛度,促使关节活动功能早日恢复,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娟;项颖;闵翠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44/48)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34/48) (P<0.05).结论 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应鑫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