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胡芳;邓遥
目的 探讨情绪影响时间知觉的性别差异. 方法让38名大学生志愿者完成时间等分任务.结果在低唤醒图片,800 ms时距条件下,男性较女性高估时间;相对于低唤醒图片及中性图片,男性与女性均高估高唤醒图片的持续时间,但没有发现男性或女性被试估计低唤醒图片与中性图片持续时间的差异. 结论性别因素影响情绪在时间知觉上的作用;情绪唤醒主要通过唤醒机制影响时间知觉.
作者:曹亢;宣宾;王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目前营养知识水平及饮食习惯.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398名医学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饮食习惯调查. 结果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除了对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来源食品回答正确率较高外,对其余营养素铁、钙、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来源食品了解甚少.多教学生饮食习惯不合理,处于中下等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饮食不规律,男生海藻类食品、水果和奶摄入量少,盐较重;女生普遍不考虑食物构成,不能合理选择食物,蛋、鱼、肉、奶等动物性食品摄入频率少、海藻类食品摄入少.多数同学对营养与疾病关系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大部分同学无运动习惯. 结论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营养健康意识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作者:李晶;李景辉;李延龙;詹杰;夏楠;马丽杰;任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自杀已成为全球性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全球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死亡率为16/10万,在过去45年中全球自杀率提高了60%[1].不同的年龄群体自杀率不同,其中自杀已成为15~24岁青少年人群中前3位死亡原因,同时,在自杀者年龄构成中,青少年自杀死亡率居高不下,有低龄化趋势[2,3].本文针对目前青少年自杀行为的现状、危险因素和流行特征做一综述.
作者:辛莘;何成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syndecan-4是一种跨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细胞膜上,属于I型跨膜糖蛋白.
作者:杨玉苹;白光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NO在肺挫伤后动态变化情况及意义. 方法通过酶法检测56例肺挫伤、30例肋骨骨折患者、30例正常人血清NO. 结果多数肺挫伤患者血清中NO水平在伤后1 d明显升高,3 d后回落,7 d后逐渐恢复正常,肺挫伤忠者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肋骨骨折患者及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肺挫伤后血清NO水平升高,NO在肺挫伤后继发性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彭学宏;陈暖;赵小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况,为开展其饮食行为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调查员在班主任的配合下,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由学生的抚养人填写调查问卷. 结果91.0%的学生总是/经常吃早餐,44.0%的学生总是/经常吃零食,89.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边看电视边吃食物的现象,46.3%的小学生、49.0%的中学生有特别不喜欢或从来不吃的食物. 结论齐齐哈尔市初中学生偶尔/从不吃早餐的比例高于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4城市中学生;中小学生吃零食的比例均分别低于4城市;中小学生特别不喜欢或从来不吃的食物比例均低于4城市,还需要进一步对齐齐哈尔市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作进一步的指导.
作者:程宇;孙要武;衣英欣;李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PBL教学是否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促进作用,为PBL教学更好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取某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大三临床专业学生1 258人,以自编信效度较高的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问卷为调查工具. 结果PBL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问题意识、问题定义和表征、监控3个方面优于传统教学学生,并且PBL教学的问卷总分优于传统教学.人口学特征对PBL教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PBL教学影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PBL教学应加强对医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发展更好的评估方式.
作者:李天娇;于淼;高修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学毕业班学生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中学毕业班学生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针对2所中学在校191名毕业班学生进行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调查. 结果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34.6%的中学毕业班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59.7%)、入睡时间(58.6%)、主观睡眠质量占31.4%、睡眠障碍占15.2%4个成分上.初三、高三学生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学毕业班学生PSQI总分及大多数成分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呈显著性正相关.但在睡眠效率与睡眠时间二成分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无显著相关. 结论中学毕业班学生睡眠质量不尽人意,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高度相关,各个部门及学生自身应高度关注.
作者:潘友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工科类高校学生与综合类、师范类高校学生在专业背景、学习压力、学校人文氛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解工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此,我们调查安徽3所高校1262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景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发热是机体在致热源作用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1].
作者:章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2006~2008学年铜山县学生因病休学情况调查,进一步了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为针对性地做好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对全县中小学提供的2006~2008学年学生休学登记表,按照小学、中学两个学段对各种疾病发病情况和致病可能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共调查中小学生253 571人,因病休学275人.休学率为1.08‰,小学生、中学生因病休学率分别为0.64‰和1.21‰,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休学原因居前2位的是小学为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初中是精神疾病、意外伤害. 结论应加强对在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常规卫生保健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整体健康水平,保证其学习、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朱琳;纽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校女教工妇科病的发病情况,为做好妇科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2009年对778名女教工进行妇科病普查,将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妇女常见病检出率为71.59%(557/778),各种病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腺疾病54.24%(422/778)、慢性宫颈炎8.62%(67/778)、阴道炎4.50%(35/778)、子宫肌瘤2.83(22/778). 结论了解常见妇科痛发病情况,进行及时诊治及预防,从而降低妇科病的患病率,提高女教工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吴国英;陈步红;张海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职高专兼职护理教师的培训需求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随机抽取本院受聘兼职教师65名对其培训需求内容及态度进行调查. 结果兼职教师具有较高的培训需求,较多被兼职教师采纳的培训方法为读书报告、实例讨论、观摩教学、合作教学、参与或进行教育科研等形式,普遍认为影响参加培训的原因包括缺少相关的培训,医院和或学校不重视,没有时间、培训经费不足等. 结论应严格兼职教师聘用准入机制.拓展聘用范围;重视兼职教师的培养、切实纳入本校师资培养建设范畴;加强培训需求的研究和预测;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培养方式多样化.
作者:周菊芝;陈芙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926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结果采用SDS自评量表,被试者抑郁检出率为24.30%;采用EPQ个性问卷,初中男生较全国男性分低,高中男生较全国男性N分低,高中女生较全国女性E分高,EPQ与SDS得分间存在相关关系.学习成绩与SDS得分间呈负相关. 结论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霍斌;高岚;邱柏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我国高等院校新生中符合献血条件者占70%[1].在高校,献血反应时有发生.献血反应一旦发生,必须立刻停止采血,采量<100 mL的不规则血液必须报废,影响同学献血热情,造成不良影响.为更好地做好高校的无偿献血工作,我们对2004~2008年在校大学生献血反应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小兵;刘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策略的实施和文化经济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求学.少数民族大学生远离家乡,身处跨文化环境中,面临身心各方面适应的问题.本研究对在天津学习的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内地求学期间的适应情况,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心理健康咨询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许钧;郭珏华;耿雪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郑州市某高校入校新生结核病患病情况,使结核患者能进行早期规范治疗.减少结核菌在学生中的传播,并讨论学校采取适当预防结核病流行的措施. 方法以该校1981名入学新生作为受检对象,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试验,检出强阳性者,对其进行胸透,胸部异常者进一步检查后确诊. 结果在被检的大学生PPD试验中,阳性率为10.50%;强阳性率为3.38%.男生阳性率为10.69%,女生阳性率为1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而女生强阳性率高于男生(χ2=4.58,P<0.05).乙肝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为6.80%,强阳性率为1.94%;非乙肝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为10.70%,强阳性率为3.46%. 结论大学生是结核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应从新生入校时就加以控制,学校要做好早发现、早控制、加强体检、健康教育等工作.
作者:秦丹丹;张红梅;蔡静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湖州市中学生自我表露状况,为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对浙江省湖州市53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自我表露的学校经历、亲密友谊维度评分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表露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学校经历、观点态度、身体发育维度评分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表露的兴趣爱好、学校经历、观点态度、亲子关系、亲密友谊维度评分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标人为要好的同性朋友性别和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标人为要好的异性朋友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学生自我表露状况一般,需对不同性别、年级、生源中学生自我表露进行分别引导.
作者:俞婷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制订出更有针对性的适合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资料提供科学有力的根据.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当地户籍和居住6个月以上居民1 000名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5~19岁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3.2%,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5.5%;20~49岁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3.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3.8%;50~69岁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7%,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0.6%. 结论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张成学;伊艳敏;李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青少年的饮酒状况以及饮酒行为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2008年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江苏省南京、徐州、苏州、扬州、盐城5市60所初中、60所高中、30所职业中学、10所大学共160所学校的33 427名在校生进行调查,以是否喝过1杯酒、第1次饮酒的年龄及过去30 d内饮酒的天数来描述学生饮酒行为. 结果学生喝过1杯酒的率为59.2%,第1次饮酒年龄为8~15岁的比例高,为29.6%,住校学生喝过1杯酒率为62.7%,经济状好好的学生喝过1杯酒的率为60.0%,母亲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学生喝过1杯酒的率为60.7%. 结论加强对饮酒行为的早期预防教育和干预刻不容缓.
作者:戴月;袁宝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