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中毒食物中的氟乙酰胺和毒鼠强

高玲;杨元;谯斌宗

关键词: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测定, 毒鼠强中毒, 食物, 氟乙酰胺, 灭鼠药, 利益驱动, 销售, 生产, 人畜, 剧毒, 国家, 分子, 成份
摘要:国家相关部门早就明文禁止使用对人畜剧毒的灭鼠药氟乙酰胺和毒鼠强.但是,由于利益驱动,不法分子仍然生产、销售含有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成份的鼠药,造成氟乙酰胺和毒鼠强中毒时有发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伪劣鱼翅的调查分析

    2003年2月11日,我中心接到海陵工商分局送检的一盒冷冻鱼翅,该局怀疑该样品为假冒商品,希望鉴别真伪和检验有害化学物质.

    作者:梁雄宇;黄义活;蔡金敏;倪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GC-MS/SIM检测中毒病人血样中毒鼠强

    毒鼠强是当前中毒事件常见的毒物[1],1949年由德国拜尔公司合成.我国是80年代开始出现毒鼠强,由于认识到其对人畜剧毒,在环境或生物体内代谢缓慢,不易降解,且易造成二次污染中毒,1991年即被禁止生产与使用.

    作者:马永建;徐瑞平;仓公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O157:H7大肠杆菌的调查研究

    自1982年在美国发生了首次由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小型暴发以来,O157:H7大肠杆菌的散发病例和小型暴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地不断发生.

    作者:陈妤;刘守芝;罗不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检测水相中的1,4-二(口恶)烷

    固相微萃取法(SPME)是一种集采样、萃取和富集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干扰少、快速、不需有机溶剂、灵敏度高等特点,在用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方面已比较成熟.

    作者:奚星林;钟崇泳;陈捷;黄华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论证酸(氧)化电位水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简称EOW)是在自来水中加入0.05%氯化钠,通过离子隔膜电解在阳极产生高氧化还原单位(ORP)、低pH值的水,这种电位水具有氧化能力和较强的杀灭微生物作用.我们为了准确地论证EOW对细菌、芽胞的消毒效果及其消毒效果的稳定性、有机物影响等,现对氧化还原电位为1125~1130mV,pH值为2.27~2.31的EOW原液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学实验.

    作者:李锦光;黄愈玲;李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001-2002年我院病原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了解病原细菌,选择有效药物,防治感染十分重要.现报道我院2001~2002年临床菌株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

    作者:周转;李军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危女青年感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调查研究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是指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疾病,国外报道其中以淋病的发病率为高,约占80%以上[1].近年来,由于国际交流频繁,曾在我国一度灭绝的STD死灰复燃.据国家性病监测中心监测,我国报道的性病患者每年递增30%以上.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危女青年即(某些从事服务行业或性伙伴的多元化的女青年)是STD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1].

    作者:王书才;胡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的监测结果分析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它对人类及某些动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毒性和致癌性强.花生是易受污染的食品之一[1],由其制取的花生油AFB1污染情况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于2002年1月至12月对本地区的花生油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骆建祥;涂若望;陈皖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GFAAS法测定高钙食品中铅的基体干扰及消除试验研究

    [目的]针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钙食品中铅时钙的基体干扰情况,采用磷酸二氢铵-氯化钯作混合基体改进剂,提高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减少灰化阶段中铅的损失和原子化阶段的气相干扰.[方法]用仪器自动进样,分别加入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氯化钯和磷酸二氢铵-氯化钯,改变灰化温度或原子化温度,测定不同钙离子浓度条件下铅的吸光度,并比较它们消除干扰的程度.[结果]根据测定的回收率及背景吸收值,确定磷酸二氢胺-氯化钯作基体改进剂,发现它消除钙对铅的干扰效果较为理想.[结论]用选定的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标准物中铅的含量结果符合其标准;对照纯水溶液和含0.5%Ca的铅标准溶液曲线斜率较为一致,说明测铅时加入基体改进剂能消除食品中含钙(5%)以内的基体干扰.

    作者:粱红洁;梁春穗;胡曙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酒中的有机酸

    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它能使食品具有一定的风味、质地和色泽,具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以科学方法酿造而成的果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及含氮物质,其中有机酸能维持果酒的pH值,使果酒口味鲜美、清凉透明.

    作者:陈文华;张旸;李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从活甲鱼体表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

    自1992年印度首次检出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大暴发以来,由于人流和物流频繁,交往增多,O139群霍乱弧菌作为霍乱病原对世界各地的威胁日益严重,时有暴发流行发生.2002年10月中下旬我区发生了一起人群感染菌型与市场销售的活甲鱼体表检出的菌型相一致的O139群霍乱暴发流行.现将其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建武;张洪琼;赵娜;李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海宁市2002年食品卫生细菌学检测结果分析

    食品卫生检测是当前食品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食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本文对2002年度1082件监测样品卫生细菌学检测结果作如下分析:

    作者:顾孝楣;张敏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11种有机磷农药

    甲胺磷、敌敌畏、氧化乐果、久效磷、甲拌磷、乐果、甲基对硫磷、杀螟松、马拉硫磷、对硫磷、水胺硫磷是目前蔬菜中较常使用的有机磷农药,而且由这些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测定这些有机磷农药需要采用两根填充柱才能完成[1],不但操作繁琐、分析时间长,而且色谱柱对个别有机磷农药如乐果、氧化乐果等吸附性较强,给测定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本文采用PE-5毛细管色谱柱一次性分析上述11种有机磷农药,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回收率为80.5%~101.4%,相对标准偏差3.5%~8.6%.

    作者:谷日旭;王彩云;秦长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液相色谱法测定冷饮专用粉中添加剂的方法探讨

    以往在使用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添加剂(以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为例)仅限于液体样品,将其调至中性后即可.

    作者:陆卫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德生牌必泰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与稳定性的试验观察

    德生牌必泰消毒剂是含醋酸氯己定的无色透明水溶液,含醋酸氯己定5006mg/L,在实验室对其杀灭微生物效果、稳定性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霞;崔玉杰;韩艳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部队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和做好部队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规范消毒工作的制度落实,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加大感染控制工作教育和监控力度,2001~2002年,我们对军区部队15所医院(门诊部)的相关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的现场监测和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新荣;刘栓奎;刘向东;刘维群;徐海山;王天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有机磷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有机磷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并引起环境、食品污染等问题.绝大多数有机磷农药具有很强的毒性,经过皮肤、呼吸以及肠胃吸收等途径进入机体会引起严重的疾病.要预防和处理有机磷农药引起的环境、食品污染等问题,有效的策略就是及时、准确检测有机磷.目前,报道的检测有机磷的方法有光谱法、试纸法技术、色谱法、免疫学方法、生物传感器与生物芯片技术.本文对有机磷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宗贤;高志贤;马成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广东省市售化妆品标签标识现状分析

    市售化妆品的卫生质量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除了化妆品本身品质要求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外,其外部包装标签标识及使用说明也是反映化妆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化妆品经营市场的卫生监督管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我室协同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子2002年11月至12月对广东省内市售国产化妆品及进口化妆品标签标识进行了抽查检验,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作者:席静;许毅;陈文锐;吴宏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生物检验净化实验室的设计建造

    卫生医疗单位及相关行业的微生物检验项目,如产品的微生物学指标检验、病原体分离和鉴定、组织培养和病毒分离、分子生物学研究、疫苗的研究生产及有潜在生物危害的检验等,对于其实验室要求能防止交叉污染,避免外界不利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和实验室传染,以人为本的既能防尘又能防生物污染的净化工作环境.为此,我们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设计建造了微生物净化实验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清;杨更发;林军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波消解测定人发中五种微量元素的研究

    本文使用微波消解技术,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用硝酸和过氧化氢分解发样,由于酸的氧化及活性增加,可使发样在短时间内被消解,其消解后的样品检测限、回收率及精密度均能满足人发的检测要求,可用于人发的日常检验.

    作者:侯晓燕;李永芳;李雪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