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11种有机磷农药

谷日旭;王彩云;秦长睿

关键词:毛细管, 气相色谱法测定, 食品, 有机磷农药, 氧化乐果, 相对标准偏差, 食物中毒事件, 色谱柱, 甲基对硫磷, 人民共和国, 水胺硫磷, 马拉硫磷, 国家标准, 分析时间, 测定结果, 吸附性, 填充柱, 杀螟松, 久效磷, 甲拌磷
摘要:甲胺磷、敌敌畏、氧化乐果、久效磷、甲拌磷、乐果、甲基对硫磷、杀螟松、马拉硫磷、对硫磷、水胺硫磷是目前蔬菜中较常使用的有机磷农药,而且由这些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测定这些有机磷农药需要采用两根填充柱才能完成[1],不但操作繁琐、分析时间长,而且色谱柱对个别有机磷农药如乐果、氧化乐果等吸附性较强,给测定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本文采用PE-5毛细管色谱柱一次性分析上述11种有机磷农药,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回收率为80.5%~101.4%,相对标准偏差3.5%~8.6%.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4-AAP试剂对测定水中挥发酚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水中挥发酚的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溴化容量法、4-氨基安替比林(4-AAP)法、酚试剂(MBTH)法等,4-AAP光度法被我国和日、美等国所采用,并列为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国家标准方法[1].

    作者:潘智慧;邵国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起伪劣鱼翅的调查分析

    2003年2月11日,我中心接到海陵工商分局送检的一盒冷冻鱼翅,该局怀疑该样品为假冒商品,希望鉴别真伪和检验有害化学物质.

    作者:梁雄宇;黄义活;蔡金敏;倪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麦饭石容器贮存过程中酒质变化麦饭石观察

    近年来,保健食品麦饭石又开发了许多新产品,一些酒类产品如麦饭石酒、麦饭石啤酒等均是通过对麦饭石进行煎熬或浸泡后的水作为原料生产的.本研究是用一定含量麦饭石制作的陶瓷容器,观察其在贮存白酒过程中酒质(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刘振林;李光;陈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苯酚-硫酸法测定食品总糖方法的应用和改进

    食品中的总糖含量是指食品中含各种可被人类消化利用的糖类物质总和,在食物成份表上所列的碳水化合物均为总糖.在目前总糖的测定方法中,主要采用减差法和分别测定法[1]将各糖类物质按单糖、双糖和多糖的检验方法转化为速原糖的方式测定.

    作者:李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六种元素含量在血浆、红细胞中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人血浆、红细胞中铁、铜、锌、钙、镁、锰含量的关系.[方法]血样经分离、消化后,用岛津-68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浆、红细胞中六种元素的含量.[结果]六种元素在血浆、红细胞中的含量是不同的,与国外文献参考值基本一致.[结论]六种元素在血浆、红细胞中的含量无相关性.各元素在正常人体内的分布是比较固定的,可用元素分布的变化来探讨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作者:张旸;叶军安;陈文华;刘彦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市售糕点、医院内环境的葡萄球菌污染状况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认定

    为了解市售糕点和医院内环境的葡萄球菌污染状况是否存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2001年6至9月,采集市售糕点和某综合医院的内环境标本进行葡萄球菌检查,对检出菌株做了鉴定,并且确认存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作者:闫丽;杨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报告书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报告书写,不论其报告格式如何,对于检验人员来说,常遇到有检验依据、报告值的有效数位、检验结果的表述等问题.据对多个基层实验室调查了解,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缺乏统一的规定,大多数实验室所使用的报告书设置的格式及项目不合理、不科学;其次是检验人员对结果表述概念不清楚.从而造成实验室或个人之间发报不一致,甚至报告结果使卫生监督员误判和厂家无所适从.

    作者:潘丽梅;郝晓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GFAAS法测定高钙食品中铅的基体干扰及消除试验研究

    [目的]针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钙食品中铅时钙的基体干扰情况,采用磷酸二氢铵-氯化钯作混合基体改进剂,提高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减少灰化阶段中铅的损失和原子化阶段的气相干扰.[方法]用仪器自动进样,分别加入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氯化钯和磷酸二氢铵-氯化钯,改变灰化温度或原子化温度,测定不同钙离子浓度条件下铅的吸光度,并比较它们消除干扰的程度.[结果]根据测定的回收率及背景吸收值,确定磷酸二氢胺-氯化钯作基体改进剂,发现它消除钙对铅的干扰效果较为理想.[结论]用选定的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标准物中铅的含量结果符合其标准;对照纯水溶液和含0.5%Ca的铅标准溶液曲线斜率较为一致,说明测铅时加入基体改进剂能消除食品中含钙(5%)以内的基体干扰.

    作者:粱红洁;梁春穗;胡曙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强化戊二醛性能的实验室观察及研究

    2%强化戊二醛为戊二醛类复方消毒剂,其中加有强化剂、改良剂、增效剂.为了解其杀灭微生物与破坏HBsAg抗原性效果、对金属的腐蚀性、储存稳定性等性能,对含有2%戊二醛的强化戊二醛的杀灭微生物效果及金属腐蚀性、储存稳定性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含0.5%的戊二醛作用5min,对载体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99.93%;作用3min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均达99.91%;含1%的戊二醛作用8h,对载体表面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达99.91%;当戊二醛含量为2%时,作用10h可将不锈钢片表面HBsAg的抗原性完全破坏.小牛血清对其杀菌效果有一定影响;含2%戊二醛的强化戊二醛对四种金属片浸泡72h,依据腐蚀速率标准判断,对不锈钢片、铝片、铜片、碳钢片均属无腐蚀;该样品在54℃、RH>75%的条件下,放置14d后,其有效成分下降率为5.18%.

    作者:乔玫;赵春兰;贾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采供血流程中空气消毒效果分析

    空气污染是血液细菌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定期对采供血流程中不同环境的空气消毒,并对消毒质量进行监测,是预防输血引起细菌污染反应,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也是预防SARS在献血者和血站工作人员之间传播的有效措施.为评价本站空气消毒工作,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科学的合理化建议,笔者对近年来本站内不同环境空气消毒的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旗;卢晓会;李俊杰;朱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生活污水中粪大肠菌群快速监测方法-纸片法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地面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水域水质难以满足各种用水功能需求,水质恶化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

    作者:韩桂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起由致病性大肠艾希菌O128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报告

    2002年6月,新疆米泉市某家庭给孩子过生日聚餐时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证实为致病性大肠艾希菌引起,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红;管建波;佟娟;潘银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GC/MS法测定化妆品中三种人造麝香的方法

    麝香作为化妆品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广泛用于香水、花露水、剃须水、膏箱等各类化妆品中.但是天然麝香的资源极其有限,所以近来人造麝香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生产中.

    作者:杨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有机磷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有机磷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并引起环境、食品污染等问题.绝大多数有机磷农药具有很强的毒性,经过皮肤、呼吸以及肠胃吸收等途径进入机体会引起严重的疾病.要预防和处理有机磷农药引起的环境、食品污染等问题,有效的策略就是及时、准确检测有机磷.目前,报道的检测有机磷的方法有光谱法、试纸法技术、色谱法、免疫学方法、生物传感器与生物芯片技术.本文对有机磷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宗贤;高志贤;马成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复方栝楼胶囊对兔血脂、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栝楼胶囊对兔血脂,oxLDL、SOD和MDA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饲喂法建立家兔HLP(高脂血症)模型,测定各实验组兔血清中oxLDL、MDA、TG、TC、HDL-C、LDL-C的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复方栝楼胶囊(大、小剂量)组SOD活性升高,MDA、oxLDL和LDL-C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复方栝楼胶囊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LDL的氧化修饰.

    作者:杨莉;申虹;杨萍;刘隽;桂兴芬;吕翠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首次在我市检出O139霍乱弧菌的报告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在流行病学上属于甲类传染病之一.目前,能引起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主要有O1群和O139群两个血清型.在我国的一些省市,大多数是由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流行,而由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流行却少见,多伴是散发病例.其中早在我国新疆出现过由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局部暴发.而在我省还未曾有过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的报道.

    作者:田军川;唐敏丽;戴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室内空气污染物处理器净化及杀菌功能测试分析

    随着室内装修材料使用量的增加,室内污染物的种类日趋增多;建筑物密封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可扩散.

    作者:李秀珍;黄愈玲;李锦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液相色谱法测定冷饮专用粉中添加剂的方法探讨

    以往在使用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添加剂(以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为例)仅限于液体样品,将其调至中性后即可.

    作者:陆卫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L-甘油醛与氟化钠对血葡萄糖测定的保护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L-甘油醛与氟化钠对血葡萄糖的保护效果.[方法]对30份志愿者肝素抗凝血标本分别用L-甘油醛、氟化钠抗红细胞糖酵解处理及加生理盐水对照,观察不同时间内血中葡萄糖水平.[结果]与Oh比较,L-甘油醛组在12h内葡萄糖水平未见明显改变(均P>0.05);氟化钠组在2~4h内分别下降6.1%、7.3%,差别均有意义(均P<0.05),而在4~12h内基本保持衡定.氟化钠组与L-甘油醛组比较,在2、4h时差别均有意义(均P<0.05).对照组在12h内呈线性下降,2、4、12h分别下降9.4%、21.9%、65.5%.[结论]氟化钠在4h之后才充分发挥抗酵解作用;L-甘油醛在12h内保持血葡萄糖浓度稳定,保护效果比氟化钠好.

    作者:胡云良;楼哲丰;楼文文;吴起朝;陆永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全国口岸首次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26

    采用快速、准确地分离鉴定方法,从一批可疑进口冻墨鱼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26,并对该菌的形态及生化等特性进行研究.该菌在国内口岸属于首次检出,并且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后该批冻墨鱼被彻底销毁,消除了疫性隐患,确保了卫生安全.

    作者:李光伟;林涛;郭慧;黄伟;程开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