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

王乃昌;闫建文;刘玉萍;吴立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感染模式, 乙肝五项指标, 原发性肝细胞癌, 乙型病毒性肝炎, 检测和分析, 诊断技术, 乙肝感染, 癌症患者, 肝癌, 传染病, 实验, 肝病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高发传染病,和肝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1].近年来,随着实验诊断技术的发展,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早已成为了解乙肝病程、诊断乙肝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对3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和46例非肝癌癌症患者进行了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HCC关系的目的.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外HBsAg ELISA试剂对比研究

    目前,临床领域用于免疫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凝聚试验放射免疫测定(RIA)、酶联免疫测定(EIA)、免疫层析测定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LA)等手段.凝聚试验由于灵敏度低而逐渐淘汰,放免存在核辐射危害、污染环境、操作复杂等缺点受限,化学发光和时间分辨荧光由于试剂价位高,免设层析不能使结果数据化等因素而使推广受限,酶联免疫测定的是近几年被广泛应用的HBsAg检测方法.

    作者:郝丽红;董志杰;吴飙;葛红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早孕妇女自然流产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研究

    解脲支原体是引起人体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解脲支原体(UU)感染是导致早孕妇女流产和不育症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密切相关[1].为了观察UU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以尽早治疗,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104例早孕妇女取宫颈分泌物行UUC,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悦;李雅丽;李荣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HBeAg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关系探讨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发病机理的研究发现细胞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细胞免疫的角度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HBeAg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关系,为CH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仲国;陈岳明;赵芷音;冷建杭;竺正伦;雷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几种肠道致病菌质控菌种的检验报告

    为了确保全国<建立全国食品中污染物监测系统>课题的顺利进行,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提高各参加单位的微生物检测水平和能力,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对本实验室进行了质量控制.现将质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波;孙武长;刘桂华;王艳秋;赵共和;杨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PE AA80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全血铅

    [目的]用PE AA80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全血铅,并探讨相关实验条件.[方法]取全血样0.5ml,用硝酸和高氯酸完全消化后,用具横向加热石墨炉原子化器(THGA)系统和纵向Zeeman效应背景校正的PE AA80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全自动进样和添加基体改进剂进行测定.[结果]检出限8.0pg,精密度(CV)2.81%~13.65%,相对标准差(RSD)2.13%~9.89%,回收率90.00~102.34%,共存物干扰小,已用于分析250对新婚夫妇血样,94例孕中血样和99例脐带血样,结果满意.[结论]本法为一种理想的全血铅测定方法.

    作者:沈彤;杨仁康;张海燕;李菁;杨永坚;胡传来;余秋月;朱启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细胞吸附浓集法分离外环境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检测外环境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方法.[方法]细胞吸附浓集法:将自然沉清的水样抗菌、等渗处理后,加入适量的L20B细胞,混匀,充分吸收水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然后收集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同时用AlCl3-NaCl沉淀法浓集病毒,接种L20B细胞分离病毒,作为对照.[结果]40份水样,用L20B细胞吸附法检出10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用AlCl3-NaCl沉淀法未检出脊髓灰质炎病毒.[结论]新建立的细胞吸附浓集法可用于外环境水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检测,且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AlCl3-NaCl沉淀法.

    作者:丁昌慧;邵荣标;严建国;汤权;吴巨飞;刘秀兰;祁新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浅议卫生检验资源的合理配置

    卫生检验是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防疫站的中心工作之一.合理配置卫生检验资源,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克服现阶段我国卫生服务供求矛盾和提高使用效率的基本措施.

    作者:李庆平;杨洪祥;崔殿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试验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毒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应用越来越广泛.1983年美国国家卫保局(EPA)正式推荐二氧化氯消毒剂并取代传统氯制剂(氯气、漂百粉).二氧化氯消毒剂具有高效、速效、广谱、低毒的新型消毒剂,是由亚氯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组成.活化剂为盐酸、硫酸钴组成.活化后,释放出游离的二氧化氯,它有很高的还原电位,对细胞组织附着力强,穿透力大,扩散性好,具有较强杀菌效果.为了解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萍;孟庆增;张琦;于钦问;张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MTT比色法测定Vero毒素-1的CD50

    [目的]测定Vero毒素-1对Vero细胞的毒性.[方法]用MTT法测定Vero毒素-1 Vero细胞的毒性.[结果]Vero毒素-1的CD30为1pg.[结论]MTT法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且没有同位素的污染,是测定Vero毒素-1细胞毒性的一个简便方法.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起由2种变形菌混合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0年8月我区某村因办丧事在家就餐,引起75人出现胃肠道症状,经调查初步确诊为由食用熟小驴肉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蒸馏酒中锰的探讨

    酒中锰来源主要是以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配合活性炭吸附作用对酒基进行除杂脱臭,而氧化锰是很强的毒物,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引起急慢性中毒,锰含量高低是评价白酒卫生质量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借鉴了有关报导,试验了火焰原子吸收直接测定酒中锰的方法.其优点是:样品不需任何预处理,适用于不同乙醇浓度检品,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在成批样品分析测定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丁兆年;徐雪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蚀斑减少中和试验

    [目的]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和抗体测定方法.[方法]用VZV1毒种制备中和抗原,以50pfu左右病毒量加待测血清36℃中和1h,接种Vero-E6单层细胞,烛缸法培养10d后,用结晶紫染色,计数pfu;以中和后pfu减少50%的血清高稀释度为中和抗体滴度.[结果]VZV1在Vero-E6细胞上形成的蚀斑呈椭圆形,平均φ0.85mm,边界清晰;经试验3只VZV1免前家兔血清中和抗体滴度<1:2,免后分别为1:16、1:31、1:64;5份中和抗体阳性血清经重复测试3次,中和抗体多相差1个滴度;24份血清同时测定VZV中和、荧光、酶标抗体的GMT比值为1:1.83:46.25.[结论]VZV蚀斑减少中和试验特异性、重复性良好,可用于VZV疫苗免疫效果考核.

    作者:郑官增;姚苹苹;朱函平;朱智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及监测方法的探讨

    公共场所是人们日常接触多的地方,其直接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公共场所的监督监测是卫生防疫工作中重要任务之一,是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控制的必要手段.卫生监测结果可作为公共场所被污染程度的主要标志,为公共场所消毒效果的判定和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本市2000年公共场所监测情况及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王襄;郑向梅;高景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九江市五年食(饮)具大肠菌群检测结果分析

    食(饮)具消毒监测是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公共食(饮)具的消毒管理是防止肠道传染病经公众聚餐传播的重要措施.为此,我市自1996年起对宾馆、酒楼等餐饮业食(饮)具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波;肖云;李安娜;罗江琳;严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火锅店空气卫生质量监测评价

    1998年冬季在我市某火锅城曾发生数名就餐者在就餐场所内CO中毒事件,此后类似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解火锅店内空气质量状况.防止事件再度发生提供预防措施,我们于2000年12月对我市20家经营状况好的火锅城(店)进行了空气质量监测.情况如下:

    作者:白喜顺;吴怀玉;白玮志;张威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GC-FID快速测定全血中微量乙醇方法探讨

    目前,血中乙醇含量测定有化学法、色质联用法、生物传感器法、顶空气相色谱法[1-3]等.本文采用直接稀释血样注入色谱仪分析测定全血中乙醇含量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方法的佳条件、灵敏度、可靠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振强;李莉;刘德辉;肖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掺假米的检查体会

    根据卫生部发出的紧急通知,我站对辖区范围内制售的可疑大米进行了抽样检查,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作者:雷勇;陈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微波消解-端视ICP-OES法测定食用油中的微量元素

    食用油的消化处理一直是食品化学分析的难点.常规方法有干法灰化的湿法消解两种[1],其主要缺点是消化时间长,不易消化完全,消耗试剂多且易引起沾污.而已建立的微量元素分析方法有化学比色法[2]、原子吸收光谱法[2-3]、极谱法[4]等,这些方法大都具有操作复杂,分析周期长等缺点.

    作者:范柯;王鲜俊;郎经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萘基乙烯二胺比色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3-氯-4-氟苯胺

    3-氯-4-氟苯胺是一种染料中间体,人吸人蒸汽或经皮吸收会引起一系列的中毒症状,严重的可以至死.对生产车间空气中3-氯-4-氟苯胺含量进行监测应是预防发生中毒事故的一个主要方面,但空气中3-氯-4-氟苯胺的测定方法还未见报道.本文根据重氮偶合比色原理[1],建立起了3-氯-4-氟苯胺的测定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文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结核分支杆菌对可乐必妥敏感性测定结果分析

    结核菌耐药是结核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常用的抗结核药物的长期广泛的应用,原发和继发耐药菌株日渐增多.因此,有必要探讨新的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可乐必妥是一种新型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为了探讨该药对结核菌的敏感性,对日本第一制药厂提供的可乐必妥原粉进行一批结核菌敏感性测定.现就我所1999年1月~2000年12月所培养分离的570株结核分支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为结核病化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素真;王志刚;陈丽湘;吴艳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