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彬;叶春晓;陈开宇;张细祥
目的:总结针对性护理管理对婴幼儿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管控作用.方法:对常规护理的婴幼儿静脉输液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梳理,对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和管理,分析针对性护理和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针对性护理管理实施前,发生不良事件13例次,分别是药液外渗8例次、一次穿刺不成功4例次和家长对护士态度不满意1例次;实施后发生不良事件4例次,分别是药液外渗2例次、一次穿刺不成功2例次.实施前、后总不良事件和药液外渗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0和4.00,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管理能有效管控婴幼儿静脉输液期间安全隐患,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郑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分析针对实施心脏介入术患者进行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系统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心脏介入术中应用有创血压监测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均同时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1%,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两组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均相对接近(P>0.05),干预后,两组相应评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实施心脏介入术患者进行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系统护理,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洪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对石棉肺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行吸气末扫描,观察石棉肺患者小气道的改变特点;评价石棉肺小气道改变是否随分期增长而发生明显变化.方法:所有受试者于深吸气末屏住气行全肺扫描,对比分析两组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内径、外径、管壁厚度与支气管外直径比和管壁面积与支气管截面积比的差异.结果:石棉肺组管壁厚度与支气管外直径比、管壁面积与支气管截面积比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进一步SLD法两两比较发现:石棉肺Ⅰ期管壁厚度与支气管外直径比、管壁面积与支气管截面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9,P=0.040),Ⅱ期明显大于Ⅰ期(P=0.035,P=0.043),Ⅲ期明显大于Ⅱ期(P=0.043,P=0.046).结论:石棉肺早期出现小气道壁增厚且随分期增长而明显增厚.
作者:梁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的疗效及对脑血管反应性(CVR)影响.方法:抽选2008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L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利用TCD的屏气试验(屏气指数,BHI)作为评价CVR指标,比较两组BHI、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左侧、右侧B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H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稠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LI患者血液流变及血脂相关指标,提高LI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很好治疗LI,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将科研成果引入口腔修复学教学的可行性,为口腔修复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将科研成果引入理论教学: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或他人做科研的过程及体会.(2)将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教师将自己或他人的科研试验转变成切实可行的本科实验.(3)将科研成果引入临床教学:教师结合具体病例,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设计方案、设计理念和修复效果.结果:广大师生都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同行对该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结论:将科研成果引入口腔修复学教学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推广.
作者:王晓雪;郭长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参与本次观察,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两组均持续治疗14d.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FVC、TNF-α、IL-6及IL-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及炎性介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性介质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齐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其中70例出血者(出血组)与60例未出血者(未出血组),并选择同期1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等.结果: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参数与未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用于诊断肝硬化效果理想,且可有效反映患者肝脏出血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旭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本次观察,按患者意愿分为奥氮平组与齐拉西酮组,每组40例.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治疗,齐拉西酮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治疗疗程.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阴性症状和炎性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阴性症状和炎性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相当,临床医师可按照患者自身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作者:夏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9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预防方式不同分为节育环组48例,几丁糖组58例,联合组90例.三组住院期间均实施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其中节育环组术后放置节育环,几丁糖组术后于宫腔注入几丁糖(2ml),联合组术后于宫腔放置节育环并注入几丁糖.术后3个月于宫腔镜下观察患者宫腔恢复情况,并记录月经恢复情况.随访1~3年,统计各组患者妊娠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宫腔再粘连率低于节育环组和几丁糖组,月经改善率和妊娠率均高于节育环组和几丁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放置节育环并注入几丁糖,可有助于提高宫腔粘连治疗有效率,减少再粘连发生.
作者:张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腹外疝的总称,常见的有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其中腹股沟斜疝为常见(占90%).如今,虽说随着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广泛应用,较传统开放性手术确实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其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不可忽视.因此,了解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对其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宝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讨论胃癌患者中VHL、RAB5A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的研究.方法:搜集本院2013-2015年被确诊为胃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标本组织152例,用免疫组织EliVisionTMplus染色的方法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100例胃癌标本进行VHL和RAB5A的表达情况探究.结果:VHL、RAB5A在癌旁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和46%,在胃癌标本中表达率分别为28%和84%,二者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与VHL和RAB5A的表达情况有着密切的关联(P<0.05),但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和瘤径大小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VHL和RAB5A相互之间具有负相关性(Rs值=-0.419,P<0.05).结论:VHL的失活和RAB5A过度表达共同参与胃癌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随着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的不同或者某些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致胃癌进一步发展.VHL和RAB5A二者之间具有负相关性,二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诠释胃癌在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等方面的机制.
作者:焦宇;赵海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在难治性不全流产清宫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难治性不全流产患者,采取人为加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取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3~7d后行清宫术,对照组则直接行清宫术.观察比较两组刮宫情况.结果:试验组难治性不全流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次清宫例数、再次复查B超宫内胎物残留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治性不全流产清宫术前口服戊酸雌二醇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艾俊敏;杜宏英;王巧玲;李淑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M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各67例.两组均行TCRP,甲组加用曼月乐.比较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比术前和术后4周子宫内膜厚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24周、48周子宫内膜厚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复发率低于乙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确切,有效降低了子宫内膜厚度和复发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董晓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缺铁性贫血和海洋性贫血患者各80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正常人80例血样作为参照(正常组).分析三组血液检查中RBC、Hb、RDW、MCH、MVCV、MCV等相关指标情况.结果:缺铁性贫血组及海洋性贫血组患者分别与正常组比较,在RBC、Hb、RDW、MCH、MVCV、MCV等相关指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与海洋性贫血组患者在RBC、Hb两项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DW、MCH、MVCV、MCV等相关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测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效果显著,RBC、Hb、RDW、MCH、MVCV、MCV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对诊断不同的贫血类型有指导意义.
作者:徐龙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合理的抗脓毒症治疗方案,包括治疗原发病、规范抗生素使用方法、维持基础营养供给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则用生理盐水进行替换.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3d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PCT)等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基本体征的恢复,阻断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更有利于脓毒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范淑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科行人造血管内瘘手术患者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情况.结果:观察组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我效能感.
作者:陶海燕;鄢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双纽扣钢板在RockwoodⅤ型肩锁关节脱位中的治疗效果及术中技术要点.方法:2010年12月-2015年7月,我院采用双纽扣钢板治疗Rockwood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9例,术后随访应用Constant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9例中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5.6个月.按照Constant和Murley 功能评定标准,所有患者评分平均95.6分(92~100分).结论:双纽扣钢板治疗Rockwood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解剖学重建作用,更符合生物力学特性,中短期疗效满意,并可避免患者二次取内固定手术的痛苦和费用.
作者:郭颖彬;叶春晓;陈开宇;张细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表柔比星与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采用不同给药方法对临床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收集入选同时使用表柔比星与多西他赛患者(联合组)32例及先使用表柔比星后使用多西他赛患者(序贯组)45例.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化疗结束后,联合组近期有效率为75.00%,序贯组为80.0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化疗导致死亡的毒副反应,联合组中白细胞减少、发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71.87%、65.62%、65.62%、68.75%、53.12%、68.75%.序贯组分别为53.33%、48.89%、46.67%、68.89%、51.11%、46.67%.结论:两种给药方法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序贯给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吴柏平;唐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综合放松训练对乳腺肿瘤手术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4例术后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放松训练,对照组34例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采用抑郁自量表(SDS)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抑郁自量表得分均高出手术当天以及术后得分.实验组手术当天以及术后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给予乳腺肿瘤手术患者综合放松训练可以减轻其术中及术后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李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普通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稍微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吻合口狭窄、颈部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以及颈部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中期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并左侧颈部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胡健;殷仕宝;叶阿奇;张亮亮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