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梅;黄巧萍;林钰梅
医药管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工作,牵动着医院与药品市场的流通平衡,现随着医药市场不断规范,医药管理俨然成为目前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为适应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进度,改善目前医院用药紧张情况,有必要通过吸纳新技术以期待改善药事管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提供多种网络信息通信的技术,可提供全面、自动化的相关信息.本文详细讲解H IS系统在医院药事管中各个流程的使用情况,笔者再根据现行药品管理制度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保证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好的掌握H IS,进一步推进医院管理信息化进程.
作者:郭志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健康管理中心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剖析,并探讨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待的3557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分析和总结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体检者中,共发生33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93%;体检者、护理人员及体检环境是主要的护理风险因素.结论: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制定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提高体检护理安全.
作者:马宏城;魏向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分娩的13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135例正常妊娠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羊水污染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宫内死亡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极大,临床上应该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改善其妊娠结局.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215例,进行相关分析,统计不良反应病理报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进行总结.结果: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总共统计出21例不良反应病理报告,其中有3例水肿,2例低血压,4例头晕恶心头痛,4例支气管痉挛,2例低血钾症,3例咳嗽,3例心动迟缓.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了9.77%.结论:用药时,应当熟悉掌握不同种类降压药物的禁忌证、适应证以及不良反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降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杨竹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Artem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标本及3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按术后病理分为肺腺癌组(Ⅱa、Ⅱb、Ⅲa期)、肺腺癌组(Ⅰa、Ⅰb期)、肺鳞癌组及正常肺组织组,检测各组组织中Artemin的表达量.结果:肺腺癌组(Ⅱa、Ⅱb、Ⅲa期)Artemin表达量高,肺腺癌组(Ⅰa、Ⅰb期)Artemin表达量次之,肺鳞癌组与正常肺组织组低.结论:Artemin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腺癌的侵袭转移相关联.
作者:代祖建;林旭;叶建刚;陈树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薄型泡沫敷料联合哈西奈德溶液对肿瘤患者PICC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40例PICC置管过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3M公司PICC专用护理包常规消毒后,哈西奈德溶液外涂吸收待干,再用薄型泡沫敷料固定.对照组使用相同护理包常规消毒后,用艾洛松软膏局部涂抹外加纱布固定.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导管自行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薄型泡沫敷料联合哈西奈德溶液治疗PICC过敏性皮炎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导管自行脱出的发生.
作者:刘静;杨水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儿进行探索,且实施随机化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体表定位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和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患儿的HR、MAP、SpO2、PETCO2、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2h疼痛评分、术后4h疼痛评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麻醉患儿实施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维持患儿生命体征指标,减少局麻药剂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江巍;熊贤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构建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提高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效率,将更多的亚健康人群争取到健康队伍中来.方法: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亚健康管理系统服务平台,组建专业化的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团队,实施院内管理和院外管理的闭环式信息化管理模式.结果:550位亚健康人员注册成为健康管理会员,420位亚健康人员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团队定期通过微信、短信、QQ等方式对亚健康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健康指导,完成亚健康人员对相关的健康知识咨询共668次.结论: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亚健康人群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满意度.
作者:梁玉议;韦莲丝;冯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对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肠镜诊疗患者92例分为两组,每组46例,口头组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方式;规范组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采用规范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就两组患者肠镜诊疗知识认知、肠道准备配合度和肠道清洁度、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结果:规范组肠道清洁度明显高于口头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口头组,患者肠镜诊疗知识认知、肠道准备配合度均明显优于口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规范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显著比口头组好(P<0.05).结论:不同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对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作用不同,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可更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对肠镜诊疗知识的认知和肠道准备配合度,提高肠道清洁度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谭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文拉法辛缓释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抑郁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以后两组患者有效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相同的不良反应,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抑郁症疗效相似,文拉法辛缓释剂起效比帕罗西汀快,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但症状较轻,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何芹;徐领先;王文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术中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92例,均择期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术中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预后效果,促进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华;黄国雄;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使用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预后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0例实施脊髓脊柱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骨科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相关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引流量以及脑脊液停漏时间显著较好,护理满意度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感染指数显著好转(P<0.05).结论:对于实施脊髓脊柱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转归,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培养现代医学检验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对高职医学院校培养检验医学人才提出的时代要求.为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结合我院实际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课由传统的授课模式修改为模块式教学;构建技能、应用、综合训练、临床见习模块式实验教学体系,紧紧围绕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从基本训练到综合训练,以满足行业实践的需要,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王贵年;王佳妮;李宗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常规内科护理联合时间护理在控制冠心病并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72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时间护理,比较组间冠心病疗效和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血压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血压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每日心绞痛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30.5±6.9)d,少于对照组的(44.3±10.4)d(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时间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情,适合进行推广.
作者:谢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前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逐渐上升,但缺乏相关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寻求有效的护理模式以缓解痴呆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老年痴呆护理的关键.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老年痴呆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的护理模式,了解目前老年痴呆的护理现状,为探讨更适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杨嘉敏;刘华;张冬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了解龙岩市本地人群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为该地区人群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对在2015年4月-2017年2月间来我院检测25-羟基维生素D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7例25-羟基维生素D的平均浓度为(47.72±21.17)nmol/L,其中处于严重缺乏160例(14.07%),缺乏491例(43.18%),不足364例(32.01%),充足122例(10.73%).男性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P<0.05).不同年龄组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F=4.24,P<0.05).不同年龄组25-羟基维生素D严重缺乏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χ2=20.61,P<0.05).夏秋季检测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高于冬春季检测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t=4.44,P<0.05).结论:应加强该地区人群维生素D的摄入量和冬春季户外活动,尤其需加强60岁以上的老人或女性人群的维生素D摄入量.
作者:李新才;林玉梅;黄超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将西地那非、硫酸镁同时用于辅助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西地那非联合呼吸机对患儿进行医治,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使用两种方式进行医治后的临床效果做出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相关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现象,且实验组患儿的好转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方式可显著减少患儿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且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同时联合使用西地那非、硫酸镁辅助治疗,可以加快患儿病情的康复.
作者:刘玉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混合痔上黏膜环切术和挂线法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并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70例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挂线法之后立刻应用黏膜环切术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先行挂线法治疗肛瘘,愈合后应用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混合痔并低位肛瘘,但混合痔上黏膜环切术和挂线法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并低位肛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愈合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霞;苏玉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转归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喉返神经麻痹、低血钙、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皮下气肿和淤血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前胸疼痛和不适、术后疼痛、总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中,采用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能减少手术创伤,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旭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评估和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躁狂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片联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BRM S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患者治疗后,能够获得显著效果,且患者BRM 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戴珺;陈桂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