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晓
目的:观察薄型泡沫敷料联合哈西奈德溶液对肿瘤患者PICC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40例PICC置管过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3M公司PICC专用护理包常规消毒后,哈西奈德溶液外涂吸收待干,再用薄型泡沫敷料固定.对照组使用相同护理包常规消毒后,用艾洛松软膏局部涂抹外加纱布固定.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导管自行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薄型泡沫敷料联合哈西奈德溶液治疗PICC过敏性皮炎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导管自行脱出的发生.
作者:刘静;杨水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类克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液反应情况及发生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用类克治疗的67例克罗恩病患者,调查其可能影响输液反应的因素,观察其输液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7例患者中有8例(11.9%)发生了输液反应,其中荨麻疹5例,皮肤瘙痒2例,寒战1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有过敏史者更容易发生输液反应(O R=16.606,P=0.035),营养状况越差越容易发生输液反应(O R=12.343,P=0.004).结论:类克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液反应发生情况不严重,用药时多关注患者个体因素影响.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前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逐渐上升,但缺乏相关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寻求有效的护理模式以缓解痴呆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老年痴呆护理的关键.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老年痴呆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的护理模式,了解目前老年痴呆的护理现状,为探讨更适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杨嘉敏;刘华;张冬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治疗方式为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妊娠率与分娩率分别为80.00%、7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78%、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孕不育症可提高临床疗效,且预后佳,推荐推广.
作者:林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调查职校护生对老年人安全管理的认知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干预建议.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校五年制高职三年级护生4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其对老年人安全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主动学习及知识运用情况.结果:高职护生多数肯定老年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仍有少数认知不清;对老年人安全管理的政策信息有一些了解,但多数认知度明显不高;多数对老年人安全管理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不够系统深入;对学习老年人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有一定愿望,但不够强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老年人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总体趋于消极.结论:职校护生对老年人安全管理的认知水平、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有待提高,可以从重视安全管理教育、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患者安全教育模式以及联系社会、学以致用等方面着手,提高护生对老年人安全管理的能力.
作者:陈娟;郭加佳;陈敏;张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导乐陪伴分娩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9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观察组给予导乐陪伴分娩,通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等评估导乐陪伴分娩价值.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玉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常见副反应之一,发病率高,患者众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阻碍患者治疗的进程,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放射线和化疗药物主要通过损伤骨髓造血系统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化疗药物还能通过加快血小板的凋亡速率或增强免疫系统对血小板的清除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目前临床上可通过血小板输注、生物药物、化学药物及中医药的应用,来防治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在提升血小板水平的同时,还能达到患者全身情况的改善,副反应较少,优势明显,未来可加强相关中成药的研发,以实现该症的理想防治.
作者:李芳;余梦瑶;江南;许晓燕;贺黎铭;罗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皮下引流管在妇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月本院妇科接收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根据是否留置引流管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在术中缝合切口时于皮下留置引流管,B组按照常规要求缝合切口,皮下未留置引流管,对两组病人切口甲级愈合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A组甲级愈合率为86.7%,感染发生率为10.0%;B组甲级愈合率为60.0%,感染发生率为33.3%,A组甲级愈合率和感染发生率均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病人中于皮下留置引流管,不仅可提高手术切口愈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减少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作者:雷福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120例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牙周参数值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且探诊出血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糊剂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张丹丹;黄莹;许晓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饮食干预在原发性痛风间歇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1例原发性痛风间歇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社区护理饮食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控制饮食以及低嘌呤饮食改善情况、血尿酸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饮食干预在原发性痛风间歇期治疗中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程燕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术中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92例,均择期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术中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预后效果,促进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华;黄国雄;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Artem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标本及3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按术后病理分为肺腺癌组(Ⅱa、Ⅱb、Ⅲa期)、肺腺癌组(Ⅰa、Ⅰb期)、肺鳞癌组及正常肺组织组,检测各组组织中Artemin的表达量.结果:肺腺癌组(Ⅱa、Ⅱb、Ⅲa期)Artemin表达量高,肺腺癌组(Ⅰa、Ⅰb期)Artemin表达量次之,肺鳞癌组与正常肺组织组低.结论:Artemin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腺癌的侵袭转移相关联.
作者:代祖建;林旭;叶建刚;陈树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使用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预后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0例实施脊髓脊柱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骨科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相关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引流量以及脑脊液停漏时间显著较好,护理满意度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感染指数显著好转(P<0.05).结论:对于实施脊髓脊柱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转归,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孕期抗菌药物使用对妊娠期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4例妊娠期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分为观察组(采用抗生素治疗)与对照组(未采用抗生素治疗),每组62例.详细统计患者的感染类型及观察组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比较两组不良妊娠发生率及分娩前胎儿末次B超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感染的疾病类型主要以梅毒、淋病、支原体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生殖器疱疹等为主;观察组所用的抗菌药物中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70.79%)使用多,青霉素(37.10%)次之;观察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12.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B超检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妊娠期感染性疾病能有效减少妊娠期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习小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8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临床资料、危险因素等进行收集并整理.结果:8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研究对象中,57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患者,患肢为左侧43例,占75.4%,右侧14例,占24.6%.股静脉血栓患者多,占比42.1%,其次是股静脉及髂静脉,占比19.3%,髂静脉患者例数少,占比3.5%.手术/外伤、长期卧床/久坐、吸烟、发热、感染性疾病、静脉血栓史几个因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影响为显著,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占总病例数多的前几个危险因素为长期卧床/久坐、手术/外伤、吸烟,分别为77.2%、80.7%、78.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确切的诊断价值,长期卧床/久坐、手术/外伤、吸烟为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评估和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躁狂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片联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BRM S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患者治疗后,能够获得显著效果,且患者BRM 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戴珺;陈桂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活动时心前区不适2个月,加重1d来院.既往体健. 查体:BP 确 130/80mmHg (1mmHg =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0次/min,律齐,心音正常,未及杂音.心电图示:V1 ~ V4 导联 ST 段压低 0 .1 ~0.2mV,T波直立.入院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拜阿司匹林、波立维、阿托伐他汀钙、美托洛尔缓释片、依诺肝素等药物治疗.实验室检查及胸片、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冠脉造影见:LAD近段次全闭塞,遂于LAD近段狭窄处置入支架1枚.术后停用波立维,更换为替格瑞洛联合抗栓,先给予负荷剂量180mg,继而维持剂量90mg po bid.当日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夜间明显,能平卧,睡眠不佳 ;次日夜间又出现相同症状,复查心电图均大致正常.出院后继续服用,夜间症状渐加重,不能平卧,常被憋醒,端坐呼吸,睡眠极差.术后4周复诊时停用替格瑞洛,再次更换为波立维联合抗栓,先给予负荷剂量300mg,继而75mg po qd,随访患者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症状逐渐缓解、消失,夜间平卧,睡眠改善.
作者:孟凡刚;张沐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沟通技巧在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5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统一带教以及集中学习常规教学法,观察组于常规教学基础上加入一定沟通技巧,对比两组学习后血液透析考核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考核分数为(90.67±5.38)分、患者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5±4.26)分、76.00%(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教学过程中,采取沟通技巧,能显著提升实习护士透析操作技术水平,优化护理质量,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陈恒梅;黄巧萍;林钰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常规内科护理联合时间护理在控制冠心病并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72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时间护理,比较组间冠心病疗效和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血压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血压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每日心绞痛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30.5±6.9)d,少于对照组的(44.3±10.4)d(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时间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情,适合进行推广.
作者:谢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构建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提高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效率,将更多的亚健康人群争取到健康队伍中来.方法: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亚健康管理系统服务平台,组建专业化的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团队,实施院内管理和院外管理的闭环式信息化管理模式.结果:550位亚健康人员注册成为健康管理会员,420位亚健康人员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团队定期通过微信、短信、QQ等方式对亚健康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健康指导,完成亚健康人员对相关的健康知识咨询共668次.结论: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亚健康人群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满意度.
作者:梁玉议;韦莲丝;冯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