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昆肾喜胶囊与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2~4期疗效比较

何志红;易建伟;袁峰

关键词:海昆肾喜胶囊, 尿毒清颗粒, 慢性肾脏病, 中成药疗法, 虚劳, 水肿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海昆肾喜胶囊与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56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28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海昆肾喜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研究组对于患者血清肌酐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尿素氮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枇杷清肺饮联合痤疮酊外用治疗痤疮12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位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美满霉素口服合班赛凝胶外用;治疗组中药内服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桑白皮、黄芩、赤芍、连翘、白花蛇舌草、丹参、甘草),且每日外用痤疮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69%.结论 枇杷清肺饮加减合痤疮酊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

    作者:周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三十三)杨氏3A+疗法“冈五针”为主埋线针刀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封闭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一.笔者运用“冈五针+喙一针+峰一针”埋线针刀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具体定点、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

    作者:于灵芝;杨才德;宋建成;田瑞瑞;常建全;马重兵;侯玉玲;李登科;包金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药院校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十年教育模式探索

    为总结中医药院校开办“医体结合”特色体育学专业的教育成果,并不断提升“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和实践教学情况,探讨了其在专业特色凝练、课程体系建设和就业保障等三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专业化和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提出了中医药院校“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作者:王烁;汶希;焦润艺;冯毅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针刺调节开阖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1例

    目的 观察针刺调节开阖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1例,采用针刺背部督脉穴位,针刺五输穴的土穴,使脾升胃降,以调节开阖枢以及气机的升降出入,进而达到调节开阖、温阳散寒、治疗本病.结果 临床痊愈7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结论 针刺调节开阖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经典指导临床.

    作者:高志勇;周素荣;邹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滋水清肝饮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60例

    目的 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抑郁情绪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观察,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抑郁情绪的优势,从而能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抑郁情绪的方法加以推广和进一步研究.方法 实验共采集60例就诊于烟台市毓璜顶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高血压合并抑郁情绪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患者.西医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物的治疗方法,中西医治疗组除采用与西医对照组相同的常规降压药外,给予患者以方剂滋水清肝饮,随症加减,每日1剂.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并通过数据统计加以归纳及分析.结果 在治疗8周后,通过动态血压分析、抑郁评分量表及患者肝肾功能检查,中西医治疗组血压水平、抑郁评分显著低于西医对照组,生活质量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较实验前未见明显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情绪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对照组.

    作者:徐杰;宫鑫;邹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整体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风湿免疫科教学中的探讨

    临床思维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根据风湿性疾病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以临床实际问题为中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医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建立合理的诊断思维程序,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于水莲;陶怡;黄文辉;黄成辉;叶子冠;林泽英;徐米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分层培训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分层培训对于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大班混合制培训模式,而实验组则采用不同层级的对应培训模式;通过观察培训前两组老师的核心能力评分结果以及培训后的评分结果和带教学生的满意度调查,观察干预方式的有效性.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经过两种培训模式后核心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实验组在临床护理能力(t=2.0158, P=0.0438)、专业发展能力(t=2.0508,P=0.0478)、教育与咨询能力(t=2.2916,P=0.0281)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维度(t=2.2066,P=0.0340)提升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分层培训对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提高优于常规的大班混合制培训,特别是对于低年资的带教老师,建议临床护理管理部门采用.

    作者:全小明;叶增杰;林雪梅;杨湘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喉痹概念的沿革及现代教材中喉痹的内涵

    论述了从《内经》以来对喉痹含义的认识,指出《内经》中咽部、喉部的解剖概念与现代的咽部、喉部相近,称咽为“咽”“咽喉”,称喉为“喉”“喉咙”;病名喉痹的病位偏向于喉,不是咽,但不能判断喉痹到底是什么疾病.后世医家所论喉痹有三层的含义,分别为:一是咽痛,二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险恶、出现咽喉梗阻的危重证,三是咽喉牙舌诸病症、其中包含现代的咽炎.建国以后的教材为规范病名,喉痹即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咽炎.理清喉痹历史源流和演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典籍,指导临床.

    作者:申琪;刘大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参杞灵仙寄生汤治疗产后身痛45例

    目的 观察参杞灵仙寄生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产后身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用参杞灵仙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壮骨关节胶囊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连服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参杞灵仙寄生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桂花;刘洪峰;孙建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六字诀和八段锦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六字诀和八段锦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4年6月一2014年12月于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八段锦和六字诀练习,观察两组患者6MWT、心功能分级及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过1年的八段锦和六字诀练习,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6MWT提高,心功能分级及血浆BN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段锦和六字诀练习有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鄢晓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杨宗孟教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经验

    杨宗孟教授是国家名医,全国500名师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56年,尤其擅长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在多年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诊疗特点及用药规律,创立了中药保留灌肠加灸疗神阙穴,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满意,总结如下,以飧后者.

    作者:凌霞;张雪松;孟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爱罗咳喘宁对COPD稳定期大鼠白细胞介素-6、髓过氧化物酶及肺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爱罗咳喘宁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抗炎机制,观察爱罗咳喘宁对COPD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 (IL-6)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 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急支糖浆组,爱罗咳喘宁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5.52 mL/(kg·d),急支糖浆组爱罗咳喘宁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31.04,15.52,7.75 9/(kg·d),连续14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IL-6含量,比色法测定MPO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LF和肺组织匀浆IL-6和MPO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爱罗咳喘宁中剂量组IL-6和MPO均显著降低(均P< 0.05).结论 爱罗咳喘宁对COPD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L-6的释放、抑制MPO的活性有关.

    作者:陈晓辉;尚立芝;谢文英;高妙然;刘坦;张静;赵晓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概况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严重、常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相关中医学临床辨证施治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自糖尿病肾病病机、本虚标实治疗方法等予以综述,归纳了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辨证施治的方向与原则,并为其治疗措施提供了循证证据,并为临床药物、药方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终提升了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彭朝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藏医药现代化视野下藏药化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藏药化学课程建设对于适应藏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的需求,促进高等藏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藏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社会和企业对藏药专业人才的需求,简要论述了在藏医药高等教育中开展藏药化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在教师队伍、特色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藏药化学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静;范刚;王毓杰;邝婷婷;张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伤寒论》之五苓散

    《伤寒论》之五苓散对后世治疗急慢性肾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等属水湿内停疾病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这五味药组合而成.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来辨证分析《伤寒论》五苓散方药组成及配伍,其方药以淡渗下利为主,温阳化气为辅,临床应用时每遇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利证者,准确辨证,灵活加减,常获良效,编撰本文以便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作者:迟娜娜;王雨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数据时代中医药信息的获取利用研究

    数据时代,使互联网存储了丰富的中医药信息资源.为了使中医药科研人员更快更好的查询到所需有价值的中医药信息,文章阐述了中医药科研人员获取中医药信息的必备条件,介绍了部分有关中医药信息的搜索引擎和中医药专业数据库、中医古籍数据库、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医药院校网站和一些国外中医药信息查询网站.为中医科研人员的中医药信息获取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作者:尚文玲;段青;李莎莎;苏大明;刘思鸿;孟凡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学哲学基础术语的英语翻译考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这门古老的中国本土医学.如何将其理论翻译成英语,从而为国内外医学界所理解,是摆在中医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医英语翻译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术语翻译多元化,同一术语具有不同的翻译形式,为中医的国际传播造成了障碍,更为学习者造成了困惑.本研究以“阴阳”“五行”和“气”等中医哲学基础关键术语为切入点,全面、深入探讨其翻译源流,通过对近几年中医翻译相关文献及期刊的研究,对翻译形式提出见解,供同道参考.

    作者:武悦彤;王一;郭梦莹;任子君;王雪彤;贾永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血栓48例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104例脑血栓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行常规西医治疗的56例设为对照组,行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的48例设为研究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ND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即治疗研究组NDS评分(10.32±2.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59±3.3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栓行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促使其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兴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微课结合PBL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中医经典课程《伤寒论》的教学规律,开展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伤寒论》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实践,通过选取中医学本科班学生63名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微课结合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模式方法,结果提示实验组对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以微课结合PBL教学这一模式在中医经典类课程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

    作者:方剑锋;王保华;李赛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专业“2+2”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专业优秀人才,是中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重点从“2+2”四位一体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早临床实习、临床教学实习、毕业临床实习和临床模拟实训等方面进行阐述,对中医专业毕业生如何顺应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作者:马丽亚;许国防;张大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