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范刚;王毓杰;邝婷婷;张艺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流产后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因人工流产后签署知情同意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妈富隆治疗,观察组60例则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不调发生率,生活质量(QOL-C30量表)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生活质量则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以恶心呕吐及乳胀为主,观察组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有效防治人流后月经失调,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沈四妹;夏淑芳;钟海英;胡爱珍;周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任继学教授认为消渴发病兼有内外二因,其病位以散膏为核心,燥邪是消渴发病之标,尤其重视虚损在消渴发病中的地位.任老把消渴分为肺胃阴虚、阳虚,肝胃阴虚、阳虚,肝肾阴虚、阳虚六种证候进行治疗,重视调整阴阳水火的平衡协调,善于圆机活法,本文简要介绍其对消渴的理论见解.
作者:刘艳华;任喜洁;任宝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唐宋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专家,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40余载,精通多家学说,临证经验丰富,对中医学许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并屡有创新.本文介绍唐老继承李东垣学术思想,并灵活运用李东垣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的经验,以期对唐老在行医理念、辨证方法、中医学的定位和学习等方面进行论述,反映其学术思想.
作者:马国柱;郜新莲;张宇航;陈晓辉;李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金代名医李东垣中药复方治疗脾胃病的药对配伍规律,为临床选药组方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方法 将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中治疗脾胃病的中医复方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药对配伍规律.结果 整理治疗脾胃病中药复方61首,涉及中药93种,筛选出甘草、陈皮、人参、白术、升麻、当归等前20味高频核心药物,统计得到药对1107对,而关联频度大于10次的33个.结论 通过对高频药对的功效进行统计,得到治疗脾胃病的药对配伍特色:补虚药中的补气药、补血药与解表药中的发散风热药配伍;补虚药中的补气药、补血药与补虚药中的补气药配伍;理气药与补虚药中的补气药、补血药配伍;解表药与理气药、补虚药与清热药相须配伍;止咳化痰平喘药与理气药、补虚药配伍;化湿药与理气药、解表药、补虚药配伍.总结配伍的代表药对,为临床辨证脾胃病处方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贵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海昆肾喜胶囊与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56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28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海昆肾喜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研究组对于患者血清肌酐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尿素氮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志红;易建伟;袁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搜集文献,从实验动物、造模方式、具体使用药物及频率、造模时间等角度比较,从中选择出优化的子宫肌瘤造模方法.方法 以CNKI为检索工具,检索国内2011-2015年全文中包含“子宫肌瘤”“造模”或“子宫肌瘤”“模型”的期刊文章,筛选到相关文章44篇(4篇为综述),对以上文章进行资料汇总比较.结论 实验动物多选用SD大鼠,造模方式多采用雌孕激素双模法,雌激素选用苯甲酸雌二醇或己烯雌酚(常用剂量0.02mg/只,3次/周,给药16周),孕激素选用黄体酮(常用剂量1mg/只,1次/周,给药4周),给药方式多为肌注.
作者:吕明圣;王瑢睿;张见伟;汤轶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复方益母草胶囊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恶露不尽的效果 方法 将收治的220例恶露不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复方益母草胶囊与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恶露不尽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恶露干净时间为(4.26±1.15)d,明显短于对照组(7.28±1.4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益母草胶囊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恶露不尽时,可有效改善症状,加速患者恶露干净,提高有效率.
作者:包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开展精品课程的评选与建设工作,是国家改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组结合精品课程的建设内涵与中医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国家级精品课程推拿手法学的教学团队、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材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建设,通过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完善团队梯队建设、注重团队学术发展、调整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比例、实行“三段五式”教学法和“1+3的考核模式”、改善教学条件、积极主编参编规划教材等方法,使得课程建设水平登上新台阶,为其他课程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欣;尚坤;刘明军;姚金福;王德友;刘青梅;张凤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药学专业实践性较强,实习实训是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专业实验室作为学校的优势资源面对本科生培养,应当有机的统一管理,建成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教学、科研平台,建立一套可操作的机制,使学生在实习阶段可以熟练掌握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科研方法与应用,实现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对不同的实验室作为实习实训基地制定评价标准,为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中医药人才打下基础.
作者:史晶晶;时博;卢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为总结中医药院校开办“医体结合”特色体育学专业的教育成果,并不断提升“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和实践教学情况,探讨了其在专业特色凝练、课程体系建设和就业保障等三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专业化和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提出了中医药院校“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作者:王烁;汶希;焦润艺;冯毅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爱罗咳喘宁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抗炎机制,观察爱罗咳喘宁对COPD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 (IL-6)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 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急支糖浆组,爱罗咳喘宁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5.52 mL/(kg·d),急支糖浆组爱罗咳喘宁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31.04,15.52,7.75 9/(kg·d),连续14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IL-6含量,比色法测定MPO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LF和肺组织匀浆IL-6和MPO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爱罗咳喘宁中剂量组IL-6和MPO均显著降低(均P< 0.05).结论 爱罗咳喘宁对COPD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L-6的释放、抑制MPO的活性有关.
作者:陈晓辉;尚立芝;谢文英;高妙然;刘坦;张静;赵晓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配合角调音乐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纳入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配合聆听角调音乐,1次/d,30 min/d,5次/W,2W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30min、24 h、48 h、2W、4W后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4W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患者疼痛变化情况.结果 角调音乐组干预30min、24 h、48 h、2W、4W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W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治疗配合角调音乐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
作者:赖连花;李敏;陈斌;刘萍;洪昆达;蔡树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消瘢芙蓉膏对于预防和减少烧伤瘢痕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烧伤整形科自2013年以来收治的126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入院后,迅速对烧伤创面进行常规消毒、清创处理,并积极给予抗感染、补液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和外涂消瘢芙蓉膏.结果 观察组在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瘢芙蓉膏对于预防和减少烧伤瘢痕有一定的效果,并以其使用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而逐渐被患者及其家属所接受,在今后的烧伤治疗中应给予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林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2年1月-2013年2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均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43例)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服用量等症状指标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服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相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症状.结论 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显著降低,临床症状快速恢复,同时患者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巍华;张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更侧重于关注医学专业课程的构建,而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功能.针对此问题,本文围绕思政“两课”、医学伦理学课程进行教法改革研究,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方面内容的构建,有效促进医学生培养课程的整合,逐步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终构建起以人道主义职业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模式和培养体系.
作者:宋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神经建构主义是新提出来一种学习理论模型,它提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习模式.BOPPPS教学设计是一种高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在神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生理学的BOPPPS教学设计并运用于课堂实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伍冠一;赵铁建;韦燕飞;钟静;马静;陈永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这门古老的中国本土医学.如何将其理论翻译成英语,从而为国内外医学界所理解,是摆在中医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医英语翻译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术语翻译多元化,同一术语具有不同的翻译形式,为中医的国际传播造成了障碍,更为学习者造成了困惑.本研究以“阴阳”“五行”和“气”等中医哲学基础关键术语为切入点,全面、深入探讨其翻译源流,通过对近几年中医翻译相关文献及期刊的研究,对翻译形式提出见解,供同道参考.
作者:武悦彤;王一;郭梦莹;任子君;王雪彤;贾永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临床上两者常同时发生,因此合称少弱精子症.少弱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门波教授继承中医传统理论,提出了以肾为主,阴阳兼顾,清肝达郁,调乙增癸的治法.又结合男性生殖特点,从湿热、瘀毒论治,提倡生活辅助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本文对其临床诊治少弱精子症的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薛铮;门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严重、常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相关中医学临床辨证施治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自糖尿病肾病病机、本虚标实治疗方法等予以综述,归纳了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辨证施治的方向与原则,并为其治疗措施提供了循证证据,并为临床药物、药方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终提升了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彭朝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健脾活血补肾法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析健脾活血补肾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健脾活血补肾方治疗组(38例)和阿仑膦酸钠片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骨密度及骨代谢的生化标志物.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PT值都升高,治疗组有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MD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INP及S-CTX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健脾活血补肾方能较好的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有很好预防骨折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来勇;汤群珍;朱玉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