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明
目的 探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2年1月-2013年2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均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43例)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服用量等症状指标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服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相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症状.结论 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显著降低,临床症状快速恢复,同时患者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巍华;张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104例脑血栓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行常规西医治疗的56例设为对照组,行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的48例设为研究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ND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即治疗研究组NDS评分(10.32±2.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59±3.3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栓行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促使其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兴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健脾活血补肾法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析健脾活血补肾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健脾活血补肾方治疗组(38例)和阿仑膦酸钠片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骨密度及骨代谢的生化标志物.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PT值都升高,治疗组有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MD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INP及S-CTX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健脾活血补肾方能较好的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有很好预防骨折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来勇;汤群珍;朱玉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干涉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应用电针法,及单独应用干涉波疗法,以便指导临床选择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干涉波疗法组(综合组)、单独应用电针组(电针组)及单独应用干涉波疗法组(干涉波组)3组,每组各30例.计算治疗1个疗程后三组受试患者的JOA改善率,并对3组受试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以及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 综合组在JOA改善率、VAS、SF-36生存质量评分3个方面都显著优于电针组和干涉波组(P<0.01).结论 电针配合干涉波治疗在缓解疼痛、改善腰腿部机能活动效果显著,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电针法或干涉波疗法,值得临床广泛运用推广.
作者:郑铮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六字诀和八段锦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4年6月一2014年12月于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八段锦和六字诀练习,观察两组患者6MWT、心功能分级及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过1年的八段锦和六字诀练习,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6MWT提高,心功能分级及血浆BN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段锦和六字诀练习有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鄢晓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8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常规治疗的43例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血府逐瘀汤治疗的43例患者为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1%,治疗后FBG、2hPG、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效果理想.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开展精品课程的评选与建设工作,是国家改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组结合精品课程的建设内涵与中医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国家级精品课程推拿手法学的教学团队、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材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建设,通过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完善团队梯队建设、注重团队学术发展、调整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比例、实行“三段五式”教学法和“1+3的考核模式”、改善教学条件、积极主编参编规划教材等方法,使得课程建设水平登上新台阶,为其他课程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欣;尚坤;刘明军;姚金福;王德友;刘青梅;张凤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思维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根据风湿性疾病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以临床实际问题为中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医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建立合理的诊断思维程序,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于水莲;陶怡;黄文辉;黄成辉;叶子冠;林泽英;徐米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老年性痴呆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个组,醒智散联合安理申治疗组90例,安理申对照组9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及MMSE、HDS、ADL、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 (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MMSE、HD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ADL评分明显下降,中医证候积分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MMSE、HDS评分有显著提高,ADL评分下降显著,证候积分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改善老年痴呆症状,防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郑然;邹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药学专业实践性较强,实习实训是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专业实验室作为学校的优势资源面对本科生培养,应当有机的统一管理,建成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教学、科研平台,建立一套可操作的机制,使学生在实习阶段可以熟练掌握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科研方法与应用,实现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对不同的实验室作为实习实训基地制定评价标准,为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中医药人才打下基础.
作者:史晶晶;时博;卢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强力接骨散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新西兰大耳家兔共3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狗皮膏药对照组、强力接骨散治疗组,每组10只动物.进行挫裂伤造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损伤部位病理变化.结果 表明“强力接骨散”具有明显改善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症状的药理作用,说明“强力接骨散”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局部病理损伤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结论 中药“强力接骨散”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损伤局部症状,促进局部病理损伤修复.
作者:刘长发;韩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参杞灵仙寄生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产后身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用参杞灵仙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壮骨关节胶囊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连服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参杞灵仙寄生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桂花;刘洪峰;孙建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唐宋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专家,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40余载,精通多家学说,临证经验丰富,对中医学许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并屡有创新.本文介绍唐老继承李东垣学术思想,并灵活运用李东垣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的经验,以期对唐老在行医理念、辨证方法、中医学的定位和学习等方面进行论述,反映其学术思想.
作者:马国柱;郜新莲;张宇航;陈晓辉;李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神经建构主义是新提出来一种学习理论模型,它提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习模式.BOPPPS教学设计是一种高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在神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生理学的BOPPPS教学设计并运用于课堂实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伍冠一;赵铁建;韦燕飞;钟静;马静;陈永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疗效,以找出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治疗的佳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0例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基础的治疗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所有患者在接受相关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干预性护理,从而分析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疗效.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肠鸣音恢复以及排便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治疗方面,与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相比,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干预性护理可以较为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新斯的明的使用剂量,并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借鉴与推广.
作者:王萍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分层培训对于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大班混合制培训模式,而实验组则采用不同层级的对应培训模式;通过观察培训前两组老师的核心能力评分结果以及培训后的评分结果和带教学生的满意度调查,观察干预方式的有效性.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经过两种培训模式后核心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实验组在临床护理能力(t=2.0158, P=0.0438)、专业发展能力(t=2.0508,P=0.0478)、教育与咨询能力(t=2.2916,P=0.0281)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维度(t=2.2066,P=0.0340)提升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分层培训对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提高优于常规的大班混合制培训,特别是对于低年资的带教老师,建议临床护理管理部门采用.
作者:全小明;叶增杰;林雪梅;杨湘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针刺调节开阖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1例,采用针刺背部督脉穴位,针刺五输穴的土穴,使脾升胃降,以调节开阖枢以及气机的升降出入,进而达到调节开阖、温阳散寒、治疗本病.结果 临床痊愈7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结论 针刺调节开阖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经典指导临床.
作者:高志勇;周素荣;邹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严重、常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相关中医学临床辨证施治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自糖尿病肾病病机、本虚标实治疗方法等予以综述,归纳了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辨证施治的方向与原则,并为其治疗措施提供了循证证据,并为临床药物、药方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终提升了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彭朝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探讨情景教学方法在医患沟通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都昌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进院的8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人,对照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培训,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训练.结果 通过模拟医生“术前谈话”情景再现训练的观察组护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与对照组护生在病史采集方面都能较好达到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仪表礼貌、临床思维、书面表达、专业知识方面,观察组护生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景教学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增强学习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金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论述了从《内经》以来对喉痹含义的认识,指出《内经》中咽部、喉部的解剖概念与现代的咽部、喉部相近,称咽为“咽”“咽喉”,称喉为“喉”“喉咙”;病名喉痹的病位偏向于喉,不是咽,但不能判断喉痹到底是什么疾病.后世医家所论喉痹有三层的含义,分别为:一是咽痛,二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险恶、出现咽喉梗阻的危重证,三是咽喉牙舌诸病症、其中包含现代的咽炎.建国以后的教材为规范病名,喉痹即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咽炎.理清喉痹历史源流和演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典籍,指导临床.
作者:申琪;刘大新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