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张芳
目的:评价Seminar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泌尿外科见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3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在临床带教中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结果:3个月临床见习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临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发现实验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各单项得分及总分中,Seminar教学评价均优于传统教学(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探索和团结协助能力。
作者:许宁;林婷婷;薛学义;魏勇;蔡海;郑清水;李晓东;林云知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和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急诊和住院收治行急诊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的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急诊手术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30.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7.62%)高于常规组(80.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祝晓莲;汪细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随着医用手术器械及影像学的发展,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微创技术不干扰正常脊柱生物力学结构,保持脊柱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可大限度地减少传统手术方式中出现的医源性损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各类脊柱微创技术的特点、优势、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
作者:赵基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UB)的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妇科确诊为AUB患者180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妇女20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AUB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子宫内膜病理改变、血脂异常、肥胖、放置IUD与AUB有显著关联(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改变(OR=5.790)、放置IUD (OR=2.248)、肥胖(OR=1.910)是AUB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分泌功能失调、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放置IUD和肥胖是AUB的主要原因,临床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关的处理措施,有效预防AUB的发生。
作者:肖慧莉;范建敏;户亚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血小板参数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初诊为RA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40例为活动期RA ,36例为临床缓解期RA ,另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RA患者及健康者血清标志物AKA及抗CCP抗体,计算其在两组研究者体内的阳性检测率;分别测定RA患者及健康者免疫球蛋白和血小板参数,比较其在不同病情活动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AKA和抗CCP抗体的相关性。结果:AKA和抗CCP抗体检测活动期RA及缓解期R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期RA阳性率高于缓解期R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参数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活动期RA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缓解期R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及血小板参数PLT及PCT与AKA及抗CCP抗体呈直线正相关。结论:RA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参数的早期检测,可及时反映其病情活动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静;雷艳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白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黄疸患儿5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蓝光结合白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蓝光结合茵栀黄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γ‐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等进行检测与分析,并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γ‐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联合常规蓝光照射与白蛋白进行治疗,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刘敏;张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糖尿病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已确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00例,统计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47例(82.33%)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174例(58.00%)发生2种及以上并发症;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χ2=6.589,P=0.01),不同年龄层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升高(χ2=27.054,P<0.001);老年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前3位分别为高血压、神经病变以及周围血管病变。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多种并发症并存,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及时采取护理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薛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采用预检分诊系统对儿科急诊进行分诊的实施效果。方法:对分诊护士进行预检分诊系统相关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对儿科急诊患儿进行预检分诊,比较实施前、后的分诊效果。结果: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后,患者、医生、护士对分诊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用儿科预检分诊系统能有效改善儿科急诊就诊环境,缩短危重患儿的就诊时间,同时提高急诊患儿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预检分诊系统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谭贵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月需要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 TCI泵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同时静脉输注丙泊酚;观察组给予TCI泵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同时静脉输注丙泊酚。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动脉平均血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及麻药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0.0%,观察组为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MAR、HR、R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SPO2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药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好,患者体征比较平稳,术后容易苏醒,值得手术麻醉推广使用。
作者:朱海琴;乔建军;赵勇东;陶永峰;周桂霞;王明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疗法的效果及其对血脂水平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接收的急性脑梗患者,共10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108例患者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都行“基础+阿托伐他汀”治疗。其中,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的用药剂量为40mg/d;对照组为20mg/d。观察两组疗效,并比较其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血脂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者采取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疗效甚好。
作者:吕永刚;刘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心2010-2012年慢性病患者眼部疾病检查情况,探讨疾病干预措施,了解糖尿病患者盲与低视力的发病情况,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糖网病)的患病率。方法:对宝积路社区卫生中心2010-2012年确诊为高血压病或糖尿病并纳入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的慢性病患者眼部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宝积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慢性病患者眼部疾病检查率达94.6%,检出眼部疾病547例,疾病检出率为39.4%,主要有屈光不正发病率为高,为458例,占33.0%,其次为白内障288例,占20.7%。另外是眼底疾病,其中主要是黄斑疾病、糖网病。结论:慢性病管理是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中的项目,政府重视慢性病患者免费体检的根本就是为了及早发现疾病。专业人员的配备,居民认真配合是免费眼底检查的先决条件,社区眼科疾病普查是控制糖网病发病率,阻止糖网病致盲的第一道防线。
作者:路晓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强迫症(OCD )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1]。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作者:赵艳卓;韦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对提高高龄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助产护理对提高高龄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90%,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2h内的出血量、分娩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的抑郁评分以及Apgar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分娩护理上加入助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高龄初产妇的分娩质量,也能够有效消除产妇在分娩前的焦虑心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妇分娩的风险,还保障了母婴健康,因此,助产护理干预在产科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顾菊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巨细胞病毒(CM V )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小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较弱,易受到侵害。CM V的感染主要器官是肝脏,也对呼吸、神经、血液等系统有侵害,重者导致胎儿畸形,乃至死亡,严重威胁到小儿的身心健康。通常,CM V感染在正常人群中主要表现为亚临床不显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尤以妊娠期和小儿巨细胞感染为突出,是导致各种生理缺陷和各类不可逆损伤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陆念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内镜黏膜切除术联合钛夹治疗结肠无蒂及亚蒂息肉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60例直径>1.5cm无蒂及亚蒂结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联合钛夹治疗,先进行黏膜下注射,然后行全齐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再用肽夹封闭创面。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术中12例患者发生出血现象,经针对性处理后均停止出血。4例患者在术后12h出血,经处理出血停止。结论:内镜下配合金属钛夹夹闭手术创面,无蒂及亚蒂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预防出血、穿孔及促进创面愈合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向荣;雷霞;王细金;梅万甜;吴琪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炭疽杆菌菌龄、青霉素浓度及琼脂浓度对炭疽杆菌串珠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亿/ml浓度炭疽杆菌菌液接种在青霉素培养基(青霉素浓度0.1~0.05U/ml ,琼脂浓度为0.4%~0.5%)中继续培养6h、4h、3h、2h、1h、0.5h;将20亿/ml浓度炭疽杆菌菌液接种含青霉素浓度0.6U/ml、0.4U/ml、0.2U/ml、0.1U/ml、0.05U/ml、0.025U/ml的青霉素培养基(琼脂浓度为0.4%~0.5%)中37℃培养2h;将20亿/ml浓度炭疽杆菌菌液接种在琼脂浓度分别为0.7%、0.6%、0.5%、0.4%、0.3%、0.2%的青霉素培养基中(含0.05U/ml青霉素)37℃培养2h ,随后取涂片干燥、固定和染色。结果:串珠试验结果在青霉素培养基中继续培养2h的准确率为60%。串珠试验结果在含0.05U/ml青霉素的青霉素培养基中培养2h准确率达72%;串珠试验结果在含0.05U/ml青霉素和0.4%的琼脂的青霉素培养基中培养2h准确率达90%。结论:炭疽杆菌的菌龄、青霉素培养基中青霉素浓度及琼脂浓度三者与串珠试验结果关系密切,串珠试验结果在含0.05U/ml青霉素和0.4%的琼脂的青霉素培养基中培养2h的准确率高。
作者:徐珠锦;郭震;刘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微创术后的肠外营养支持对慢性出血现象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行微创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不同营养支持对慢性出血现象的影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营养支持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泌尿外科微创术后的慢性出血现象,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潘婷婷;刘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究血液检验指标对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60例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根据研究组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体检者中的血液检测,对两组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对比结果中血小板各项指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者红细胞分布、超敏CRP、同型半胱氨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等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可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汤琼健;董仁康;廖清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医养结合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未来养老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了医养结合必要性的前提下,主要运用理论分析等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综合描述,对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一体化建设、推进医养结合进行了理论探索并提出了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体系的一系列观点和政策建议。
作者:史雨婷;张云策;杨博学;张宗光;左群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