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科医师在老年医学科进行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陈莉;胡立群;李萍;任佰玲;杨静

关键词:老年医学, 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老年人的健康有赖于合格的全科医师提供全面、高质量的社区医疗服务,因此老年医学科培训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规培过程中,由于老年医学涉及学科较广、学员来源不一、教师队伍对全科医师制度认识不足等原因,给培训带来一定的困难,而采取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社区联系、加强师资培养、规范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等方式可提高全科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感,改善培训质量。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GeneXpert 检测在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GeneXpert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及肺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已经确诊及治疗的80例肺结核病住院患者的痰标本,对其进行痰涂片法、罗氏固体培养法、比例法药敏和GeneXpert检测,观察其特异性以及敏感度。结果:GeneXpert检测与罗氏固体培养金标准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比例法药敏与GeneXpert检测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与常规检测方法相比,GeneXpert检测能够快速有效对早期结核病进行诊断,同时可以为利福平耐药情况提供数据支持,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疗效初步评定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81例重症脑外伤病人,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气管插管组(40例)和气管切开组(41例)。比较两组指标:(1)肺炎发生率、死亡率;(2)患者平均带管时间、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日。结果:(1)气管切开组肺炎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平均带管时间、平均住院日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组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肺炎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马春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益气助产汤对自然分娩产妇产程进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助产汤促进自然分娩产妇产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86例,按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86例,对照组产妇分娩过程中不予以药物干预,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予以口服益气助产汤免煎剂。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2h内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终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第一、二、三产程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均<0.05),观察组经产妇第一、二、三产程较对照组也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2.0%,对照组为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然分娩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助产汤能有效增加产妇产力,推进产程进展,促进产妇顺利分娩,同时也可降低产后出血率。

    作者:周顺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集体运动联合家庭跟进式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集体运动联合家庭跟进式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 HD)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血液透析中心2012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4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按照HD开始时间依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为期8周的集体运动联合家庭跟进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运动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血糖水平、运动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体运动联合家庭跟进式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小敏;潘树红;周燕;李铁舒;胡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龙岩地区产前筛查高危孕妇1095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防止异常染色体患儿出生方面的作用。方法:对龙岩地区27335例妊娠15~20周的孕妇血清标志物AFP、Free‐βhCG、uE3进行检测,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1095例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7335例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1706例,总阳性率6.24%。1095例产前筛查高危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86例,检出率为7.85%,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8例,占异常核型的32.56%;常染色体结构异常7例,占异常核型的8.14%;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占异常核型的4.65%;性染色体结构异常1例,占异常核型的1.16%;染色体多态性异常46例,占异常核型的53.49%。结论:产前筛查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分析染色体核型,可以安全、有效地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对优生优育、避免缺陷胎儿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小婷;张金珍;蒋素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从压力-容积曲线呼气支找佳呼气末正压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过程中动态压力-容积曲线(P‐V曲线)呼气支形态观察,找出佳呼气末正压(PEEP)。方法:对纳入研究对象接受机械通气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分别采用P‐V曲线呼气支拐点和测量肺闭合压的方法设定PEEP ,同时在设定的PEEP情况下测量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种方法结果有无相关性。结果:采用P‐V曲线呼气支拐点设定PEEP和测量肺闭合压法设定 PEEP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观察P‐V曲线呼气支形态找出拐点设定佳PEEP是可行的,可为机械通气过程中选择维持塌陷肺泡持续复张的佳PEEP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森;王献民;陈婷婷;郭永宏;黄楠;吴新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并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胆红素的浓度均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且黄疸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治疗基础上配合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儿的病情,促进黄疸消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统一治疗3个月,对照组采用澳泰乐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间的总有效率和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且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杨正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 )孕妇施行护理干预后,孕妇及围生儿的结局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GDM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统计并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早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基础上,为孕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健康提供充分保障。

    作者:罗文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急性胃肠道反应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放疗患者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进行观察,均经根治性放疗,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经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经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Ⅱ度急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观察组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观察组Ⅱ度急性胃肠道反应的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经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急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风险,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晓薛;黄幼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对比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与奥曲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观察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依据治疗药物分为两组,对照组(n=38)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n=38)采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低于观察组的94.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6%,高于观察组的10.5%;观察组起效时间及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值得推广。

    作者:赵树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科医师在老年医学科进行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老年人的健康有赖于合格的全科医师提供全面、高质量的社区医疗服务,因此老年医学科培训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规培过程中,由于老年医学涉及学科较广、学员来源不一、教师队伍对全科医师制度认识不足等原因,给培训带来一定的困难,而采取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社区联系、加强师资培养、规范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等方式可提高全科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感,改善培训质量。

    作者:陈莉;胡立群;李萍;任佰玲;杨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12月接收的9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分为中药组46例和西药组44例,中药组采用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西药组采用西药柳氮磺吡啶口服、地塞米松+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的近期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而主要临床症状平均改善时间、不良反应例数均短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轻、中度UC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临床症状控制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是治疗轻中度UC的理想方法。

    作者:花明;尹志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稽留流产致子宫切除1例教训分析

    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未及时自然排出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是解决妇女意外妊娠的主要的方法,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但在处理稽留流产时,一定要完善相关检查,分步骤处理,不能图省事凭运气,直接做负压吸宫术,否则稽留流产合并羊水栓塞DIC时,不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还随时危及妇女生命安全。下面将在我院发生的1例稽留流产致子宫切除教训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福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超声、钼靶、磁共振多技术对乳腺小病灶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评估乳腺钼靶、超声、磁共振多技术对乳腺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有完整影像资料的39例乳腺疾病患者共41个小病灶(病灶直径≤2cm )。所有患者均行乳腺钼靶、超声及磁共振多技术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对照。采用χ2检验比较钼靶、超声和磁共振多技术三者联合与钼靶和超声二者联合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钼靶、超声和磁共振多技术对乳腺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钼靶和超声二者联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75.1%,A U C为0.853;钼靶、超声和磁共振三者联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3%和75.6%,A U C为0.859。钼靶、超声及磁共振多技术对乳腺小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70.7%、73.2%和92.7%。钼靶、超声和磁共振多技术三者联合与钼靶和超声二者联合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多技术对乳腺小病灶的检出能力高于钼靶和超声。

    作者:肖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葛炎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络活喜联合倍他乐克降低中青年 IDH 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 )及倍他乐克(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联合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与二者单独用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初发或首次治疗的46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0mmHg)随机分为三组:A组15例患者单独给予络活喜治疗;B组15例患者则单独予倍他乐克治疗;C组16例患者予以络活喜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并于治疗4周后观察三组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舒张压下降皆>10mmHg ,C组为显著达18mmHg ,与A、B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下降差异不明显。结论:络活喜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舒张期高血压较单独使用络活喜或倍他乐克效果更明显。

    作者:王伶俐;王占成;武晓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不同凝血检测系统PT 和 APTT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仪器和试剂组合对凝血指标 PT和APT T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反映不同检测体系间检测结果差异的情况,为各实验室间数据对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CAP发放的CGL样品中PT、APT T的各实验室组数据结果进行组织整理,以非参数检验及转秩后 ANOVA 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不同检测系统、不同厂商仪器、不同厂商试剂以及同一厂商试剂或仪器内部不同型号子组间进行比较,探讨不同试剂、仪器产生结果的差异情况。结果:不同检测系统下 PT和APT T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不同厂商试剂或仪器的检测结果总体上未见显著差异,同一厂商仪器不同型号试剂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同一厂商试剂不同型号仪器的结果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同一厂商仪器和试剂对应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构建可供参考的凝血检测系统数据体系意义重大。

    作者:杨琛懋;潘雯;张瑞雪;朱广红;沈佳佳;邱云良;常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奥氮平对脑梗死伴发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奥氮平对脑梗死伴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脑梗死伴发抑郁症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进行治疗,应用SSS量表和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与抑郁状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抑郁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况,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晓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实时超声引导在危重症患者床旁颈内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用于危重症患者床旁颈内静脉置管术可行性。方法:手术室外需要颈内静脉置管的危重症患者63例,随机分入实时超声引导组(U组,n=33)、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A组,n=30)。比较两种方法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的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超声引导组总成功率和一次成功率均高于体表解剖定位组(P<0.05),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均少于体表解剖定位组(P<0.01),误穿动脉发生率低于体表解剖定位组(P<0.05)。结论:实时超声引导重症患者床旁颈内静脉置管优于体表解剖定位法,安全可行。

    作者:薛刚;孔明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