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华;郭春杏
目的:分析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医源性危险因素,探讨防控对策。方法:选择116例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医源性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鼻胃管留置、抑酸剂、糖皮质激素应用相关。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多,除一般性预防外,应该尽早无创通气减少气管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抑酸剂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王周勇;缪世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9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临床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基于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出院前CDI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及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优势( P<0.05);实验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4.17%),对照组10例(20.83%),二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孕妇积极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对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心理、生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燕华;郭春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妊娠期糖尿病桡骨骨密度,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 )孕妇骨密度变化与其年龄、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及时准确的补充钙剂、预防孕妇营养不良、防止骨密度下降、做好妇婴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扬州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孕妇和GDM 孕妇各2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孕中期骨密度,分析孕妇年龄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GDM 孕妇骨量低于对照组孕妇的骨量;GDM孕妇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发生率高;GDM>30岁孕妇的骨密度比<30岁孕妇的骨密度高;孕妇年龄30~35岁时,骨量正常的前提下,GDM孕中期骨密度比对照组骨密度高;GDM骨质疏松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比骨量减少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高。结论:在同年龄水平下,已有骨量减少的孕妇应更加关注血糖变化。
作者:景会;彭景;时丽;何小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方案。方法:对照组30例,予肌苷片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丙戊酸钠口服,治疗12周末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3.3%,χ2=7.94,P<0.005。结论:丙戊酸钠、肌苷片同时口服可明显改善患儿抽动症状,副作用相对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试验应用。
作者:陈香英;宋战义;庾金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后腹腔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临床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实施治疗的100例肾囊肿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后腹腔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则为26.0%,差异显著( P<0.05)。结论:后腹腔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冯少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新护士临床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四个阶段循环理论对我院46名(观察组)新护士进行带教,另选取实施PDC A带教前的46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新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等的考核结果。结果:观察组新护士应用PDCA循环理论带教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理论用于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中,能够使新护士尽快掌握专科理论与技能操作,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韩佩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半年,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血压情况、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 P<0.05);两组血压均显著性降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古伟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重症医学科(ICU )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机械通气(M V )≥48h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性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M V时间长、年龄≥65岁、营养状况差、合并慢性基础疾病、长期吸烟史、留置胃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使用制酸剂、平卧位等(P<0.05或<0.01);VAP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非V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主要危险因素为MV时间长(≥7d)、年龄≥65岁、同时存在≥3种危险因素,VAP导致ICU较高的死亡率,应针对可变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贾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社会发展,不孕患者已逐年呈增长趋势,其中很多女性因人流术后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导致不孕不育,虽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可造成家庭不和及个人心理创伤,是影响身心健康的医学和社会问题,目前生殖健康已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下面介绍1例人流术后导致的并发症案例。
作者:涂丽芳;王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儿缺铁性贫血和添加辅食时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门诊血常规化验婴幼儿为观察对象,6个月后添加辅食的为观察组,未添加辅食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血红蛋白值和缺铁性贫血情况。结果:观察组贫血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科学添加辅食,可以显著降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作者:杨宏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抗病毒药物在乙肝相关肝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乙肝相关肝癌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的HBV‐DNA 、肝功能、平均生存时间和复发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的 HBV‐DNA、ALT、AST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AL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2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能够显著改善肝动脉栓塞化疗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崔冬冬;牛侨;李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胰头部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典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 )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DPPH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置留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以及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引流管置留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高血糖和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和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保证肿瘤彻底切除的前提下,选择创伤小、保留消化道的DPPHR术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毕红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总结了我校物理诊断学教研室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的诊断学教学中尝试应用复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和效果。根据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提高授课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入临床病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西医联系比较课堂教学模式、床旁诊断沟通技能教学模式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期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的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规范问诊技能,良好沟通能力,扎实症状诊断学理论知识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生。
作者:张真稳;刘彦;朱妍;卜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行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82例,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术,对照组41例患者在此基础上予孕三烯酮,研究组41例患者在此基础上予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性指标、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性指标、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行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何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健康查体30例作为对照人群,两组人群均在空腹安静状态下抽静脉血2.0ml抗凝离心,收集血浆,放于-20℃冰箱冻存待测,脑钠肽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673.27±253.20) pg/ml高于体检人群的(31.23±11.32)pg/ml(P<0.05),其中脑钠肽升高118例(74.68%);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程度升高脑钠肽升高,左室射血分数下降,脑钠肽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 r=-0.65,P<0.05);随访(19.34±5.45)个月,脑钠肽升高慢性心力衰竭组死亡例数、住院次数、总住院时间高于脑钠肽正常组(P<0.05)。结论:脑钠肽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判读预后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作者:顾红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从而为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72例。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骨瓣开颅组和钻孔引流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后1周内恢复意识情况、2周内发生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24h后GCS评分和手术1个月后FAM评分结果。结果:(1)在1周内意识恢复效果上组间比较,钻孔引流组的意识恢复效果明显优于骨瓣开颅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5997,P=0.0320);在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组间比较,钻孔引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骨瓣开颅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9634,P=0.0259);(2)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24h后的GCS评分结果上,组间比较,钻孔引流组患者的GC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骨瓣开颅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2.1543,P=0.0347);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1个月后的 FAM 评分结果上,组间比较,钻孔引流组患者的 FAM 评分结果明显优于骨瓣开颅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6.136,P=0.0000)。结论:在临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可靠选择。
作者:申志才;刘健;郑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部疾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发病特点、诊疗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例慢性肺部疾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部疾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痰菌培养显示患者以念珠菌,特别是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经治疗后18例患者中10例治愈,4例显效,2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77.8%。结论:在慢性肺部疾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中念珠菌特别是白色念珠菌为主要感染菌,可作为今后经验治疗的基础。此外,对此类患者迅速正确的诊断十分关键。
作者:范晋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乙肝病毒感染在我国已超过了10%,达1.4亿人左右,面对如此庞大的感染人群,如何合理而适当地处理乙肝病毒携带者仍是备受重视的医学问题,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已对乙肝病毒携带者(HBV携带者)体质分型及 HBV携带者心理状况研究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结果,并发现HBV携带者体质分型与心理状况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何力;彭立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取环前服用米非司酮与尼尔雌醇联合给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自愿取出金属圆环的绝经后妇女100例,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联合组50例妇女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尼尔雌醇用药,对照组50例妇女则不使用任何药物,常规取环,观察两组妇女取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妇女在取环过程顺利情况较多,而对照组妇女有9例取环失败,与联合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妇女出血量多,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较多,与联合组相比安全性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米非司酮与尼尔雌醇联合用药效果显著,宫颈软化程度好,取环顺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可向临床推广。
作者:夏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常规剂量雷公藤多苷辅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加味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加味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UprV、Ccr等肾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4hUprV、Scr、BUN明显低于对照组,Ccr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雷公藤多苷辅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效果良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胡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