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
自信,的确是一件好事,然而一旦自信过了头,便会忘本。真正的自信,是在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认真分析之后,做出的一种对自己的承诺,是一种具有主动性和自愿性的心理行为。自信,更需要以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来终实现这种内在的愿望。
作者:佟晨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的婆婆是一个精明的人,她知道让媳妇做家务,不能以传、帮、带的形式,更不能用死命令的形式来完成,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不断提升媳妇觉悟与兴趣的过程。
作者:刘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会弹钢琴足球赛中,小健的两根手指伤得不轻。同窗们扶他离开球场,送他到医院,大夫为他医治、包扎了手指。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新版电视剧《天龙八部》开播以来,其中各种门派的武林绝学成了观众朋友们热议的话题,中医专家也对这些武侠元素进行了返璞归真的解读。那么,这些武林秘籍的背后有哪些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呢?
作者:穆易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是一名70岁老人,感觉自己还很年轻。平日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滋补保养方法,我的养生体会是“八别”,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欧阳德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刘奶奶今年70岁,前些日子,突然胃部疼痛难忍,去当地医院做检查,吃了很多胃药,可就是不见好。这可急坏了刘奶奶的儿孙们,于是把她送到了省城的医院。先在神经科就诊,未发现异常后转入内分泌科,接诊医师问刘奶奶:“您什么时候不疼呢?”刘奶奶说躺下来的时候不疼。医生分析刘奶奶可能是骨折了,因为如果真是胃部出了病症,躺不躺下并不影响疼痛感。刘奶奶心想“我胃痛,跟骨折有什么关系?”拍了片子之后,刘奶奶傻眼了--原来自己真的骨折了,而且是胸椎骨折。
作者:何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五一放假后上班的第一天,肖女士哭哭啼啼来到我的诊室。在她断断续续的诉说中,我弄清楚了她要说的内容:她一直怀疑丈夫有外遇,这次放假期间终于证实了丈夫以值班为由,其实是与女朋友约会。肖女士不断地问我,她“丈夫是怎么想的”。
作者:刘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每个人天天都在动用自己的两只脚,可遗憾的是,大家对脚的赞词竟寥寥无几。这大概是脚踏实地,反而被人忽视了的缘故罢。
作者:黄建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几乎还什么都没整明白,就已步入老年。意义,想了一辈子,还是没有想出什么意义。
作者:李银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记忆如同一个水笼头,一旦开启,曾经的人和事便会从心底流出。2009年的冬天特别寒冷。12月的一天下午,我在病区的医生办公室,一位姑娘走进来。年纪不大,束着马尾辫,脸色却异常苍白,似乎有些孱弱。
作者:丁永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茄子。曾有试验从茄子中提取一种无毒物质,用于治疗胃癌、子宫颈癌等收到良效。另外,茄子中含有的龙葵碱、葫芦素被证实具有抗癌能力,茄花、茄蒂、茄根、茄汁皆为良药,古代就有用秋茄根治疗肿瘤的记载。
作者:刘大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得了高血压,很多人都会问,是不是一辈子都要吃药了。答案是肯定的,通过药物与日常饮食运动,对血压的良好控制是目前防治高血压并发症的有效的方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发现,长时间服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着实不小。随着2013年国外众多高血压指南的发布,我们挑选了其中观点争议比较大的2014美国高血压治疗指南(JNC8),并就其中争议较大的观点,采访、请教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内科心血管病学黄峻教授。
作者:黄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和妻子并非天涯咫尺、天各一方,除了工作,可以说耳鬓厮磨,长相守。按常理说,电话在我家基本上视为闲置,可妻子把电话玩得溜溜转,电话成了捆绑我的工具。并不是因为我行为不端,也不是因为我高富帅,她有危机感。其实,通电话的内容竟是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家庭琐事,司空见惯的社会平常之事,如果有些奇闻异事,那电话更是打爆了。
作者:史连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是阴津亏虚为本、燥热火气为标,表现为两目、口腔、皮肤、阴道等的燥热津伤之象。干燥综合征患者除需要专科治疗外,因泪液分泌少,平时应戴防护眼镜,避光避风,保持室内湿润;因唾液分泌少,保护牙齿需用有益牙膏、饭后漱口,牙周炎、口腔有霉菌应及时治疗。饮食应偏于甘凉滋润,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如豆豉、丝瓜、芹菜、红梗菜、黄花菜、枸杞头、淡菜、甲鱼等清凉食物。水果如西瓜、甜橙、鲜梨、鲜藕等,也可甘寒生津。应忌食辛辣、香燥、温热之品,如烟、酒、茶、咖啡、各类油炸食物、羊肉、狗肉、鹿肉,以及姜、葱、蒜、辣椒、胡椒、花椒、茴香等,以防助燥伤津,加重病情。以下介绍几款治疗干燥综合征的食疗米粥。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句话的意思显而易见:人与人、物与物是不能比较的。然而,稍加推敲不难看出,此话的出发点恰恰是建立在荣华富贵、安逸享乐的功利目的之上的。
作者:安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清代雍正帝的总理事务大臣马齐,长寿88岁,其家族四代人中,百岁以上的有15人,可谓长寿之家。马齐所著的《陆地仙经》中提到“三眠魂自安”的睡眠保健方法,也许是家族长寿的秘方之一。“三眠魂自安”的具体内容是:“病龙眠,拳屈其膝也;寒猿眠,抱其膝也;龟息眠,踵其膝也,手足曲则心自定。大凡临睡时,万念俱绝,闭口瞑目,匀息侧身而卧,甚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眠”养生方式即:病龙眠、寒猿眠和龟息眠。
作者:夏公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年过七旬的刘大爷有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等多种疾病,每天要服用好几种药。平常有个感冒头痛、腰酸腿疼,还会临时再加一些药。每天要吃6~7次药,家人常开玩笑地说刘大爷每天吃药的次数比吃饭还多。像刘大爷这样服药的老人很多,如何合理用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大程度地降低药物副作用的风险,是许多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作者:曹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医认为生姜有祛风、解表、和胃、温经止痛的功效。在炎热的气温下吃一些生姜能起到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对于头昏、心悸、胸闷、恶心等有暑热表现的病人,适当喝点姜汤大有裨益。中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脑。
作者:林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女儿说,给我一桶方便面,我就是天下幸福的人。年三十晚上,面对满桌子的鸡鸭鱼肉,女儿举着筷子在盘子上空悠来荡去,就是落不下来,后,小心翼翼地拣了一个葱花放进口中,就把筷子放下了。我哄她多少吃一点儿,她说,太油腻,难以下咽!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她夹起一个,很快,眉头又皱起来了,不满地嚷,怎么又是肉馅啊?在我和妻子的反复哄劝下,才勉强吃了两个,撂下筷子去看冯小刚的春晚了。
作者:杜振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自古以来梳头作为保健方法之一,为历朝历代养生学家所推崇。唐代医家孙思邈善于养生,推崇“发宜常梳”,年过一百依然身强体壮,精神矍铄;清朝慈禧太后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太监为她梳头按摩,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头发脱落,否则就会发脾气。据说,慈禧到了花甲之年,秀发浓黑稠密,艳丽出众。
作者:周柳莺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