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伟
目的 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09-2018-02间收治的8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依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组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2组手术前后GCS评分及术后1、3、5 d颅内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1、3、5 d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可改善颅内压和昏迷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孟鹏飞;任志强;张定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3-06-2017-06间长葛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分为2组,各29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B超导引下清宫术,观察组实施宫腔镜联合清宫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 β-HCG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可有效降低 β-HCG水平,提高清除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曹鹏云;张文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为结肠息肉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5-02-2016-12间收治的58例(72枚)结肠息肉患者,均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无中转开腹治疗.手术时间(30.46±5.27)min,术中出血量(14.97±2.31)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36±0.54)d,住院时间(3.85±1.26)d.术中未发生灼伤、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出现3例轻度出血,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腹腔感染、迟发性大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炎性息肉20枚,增生性息肉16枚,腺瘤性息肉36枚.患者术后均进行12个月的随访,其间出现2例(3.45%)非原位复发病例.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微创、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作为首选治疗术式.
作者:杨雅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2例颌骨囊肿实施开窗减压术治疗,缩小囊肿体积后,再根据囊肿情况必要时行 Ⅱ 期手术切除囊肿.结果 32例患者经口内开窗减压治疗后均获随访1~2 a.30例术后6~12个月内囊腔明显变小并逐渐消失完全愈合,周围骨壁均见修复性增厚,颌骨形态完全修复.2例囊肿变化不明显者(角化囊肿)在全麻下行根治性刮除囊性病变,术后严密缝合切口,切口愈合良好.至今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 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创伤小,可明显缩小囊肿体积或促进囊肿消失,有效改善患者颌骨膨隆畸形,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潘彩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环境、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观察2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2组患者发放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表,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术后产妇疼痛程度,提升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0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2组,各53例.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术后观察组月经量、经期、月经周期、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黏膜下肌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较高,效果显著.
作者:李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杨令魁;陈占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 对78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给予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7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鼻腔粘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89.74%(70/78),术后12个月的有效率为85.90%(67/78).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创伤小,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有效率高.
作者:朱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01-2016-01间在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肝癌患者.将接受RFA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14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1)术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AFP较术前下降,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1 a、2 a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RFA比较,采用RFA联合TACE方法治疗手术切除困难的肝癌,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张选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双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手术进程顺利,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为70~118 min,术中出血量为20~32 mL,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7~54 h,恢复流食时间47~71 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6 h.4例患者术后出现胆漏,胆漏量20~62 mL/d,均经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无腹膜炎表现.通畅引流4~6 d后痊愈.住院时间为6~12 d,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后5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6~10个月.其间复查彩超,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等病例.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实施双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创伤小、结石取净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安全性高,效果确切.
作者:杜振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钻孔置管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01-2017-12间,西平县人民医院共收治4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在钻孔置管引流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2~3 d复查头颅CT.44例患者中12例积血引流干净,脑组织膨起.20例积血引流干净,但脑组织未完全膨起,遗留硬膜下积液.12例残留血肿,给予血肿腔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血肿溶解后顺利流出.术后发生2例脑脊液漏,给予切口加缝后愈合良好.4周后复查,复发3例,再次给予钻孔置管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3个月后复查,4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复查头颅CT,除3例高龄患者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外,其余41例患者的脑组织均膨胀良好,无一例复发.结论 钻孔置管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积血引流效果满意,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彦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的整体护理体会.方法 对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围术期给予心理疏导、病情观察、营养支持、管道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腔出血1例,胆漏及胰瘘各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其间1例高龄患者术后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无一例发生与护理措施不当有关的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13.67±3.58)d.出院时发放护理满意度反馈表显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率为93.33%(28/30).结论 加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干预,对保证手术效果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妙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优质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 随机将2015-01-2017-01间西平县中医院收治的8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2组,各44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顺产率及胎儿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水平,提升顺产率和胎儿成活率,且产后出血发生率低,效果可靠.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七氟醚与丙泊酚对肺癌单肺通气下肺叶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6-2017-12间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单肺通气下行肺叶切除术的10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给予吸入七氟醚预处理后,行与对照组一致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即刻(T0)、单肺通气开始前即刻(T1)、手术后30 min(T2)、手术后60 min(T3)、单肺通气结束前即刻(T4)、手术结束关胸后即刻(T5)、术后24 h(T6)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2组患者T0的各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6点2组患者MAP和CVP均较T0有较大波动,且观察组患者的M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V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6点2组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观察组的肺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单肺通气下肺叶切除术的麻醉中给予七氟醚预处理,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轻肺损伤,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张保军;王凯;韩威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02-2017-03间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收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未发生术中子宫穿孔及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7~36 min,平均23.56 min.出血量36~88 mL,平均56.24 mL.术后住院时间为(4.50±1.18)d.术后血 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为(26.19±7.23)d,月经恢复时间为(36.26±6.34)d.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瘢痕妊娠,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喜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2015-01-2017-01间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行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
作者:彭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03-2017-03间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均实施去顶减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9.42±1.24)min,术中出血量(46.62±9.24)mL,引流管留置时间(2.24±0.34)d,术后住院时间(5.62±1.42)d.随访12个月,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首选术式.
作者:翟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F-36和SRSS量表将1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和128例非高血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5个维度方面显著低于非高血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相关行为水平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总体健康三个领域得分间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应针对性开展疾病监测,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谭琳琳;常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02-2017-02间商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2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双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采用LC.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 a,观察组胆囊的收缩功能、胆囊壁厚度均优于术前,而且消化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可保留胆囊正常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易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6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观察组予以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予以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18个月,2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改善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架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外固定支架治疗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恢复时间短.
作者:施战国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