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在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中的效果观察

黄岚;邱小娟

关键词:PDCA循环,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 培训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运用PDCA 循环法对我院11名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工作,同时另外11名低年资护士接受传统培训,对两组护士培训之后的护理知识与技能、满意度调查进行比较。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在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手术配合能力、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结论:运用PDC A循环法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展开手术配合能力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学培训质量,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医生对低年资护士手术配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肺心病绿脓假单胞菌感染实验室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肺心病绿脓假单胞菌感染实验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肺心病治疗的788例患者,收集其绿脓假单细胞菌菌株,对其进行病原分析。结果:788株肺心病假单细胞菌感染标本中,有748株绿脓假单细胞,占94.92%;其他假单细胞菌占5.08%;对其中256株绿脓假单细胞进行菌检,其中98株检测出质粒,占38.28%。结论:临床检测肺心病绿脓假单细胞菌感染情况,可以了解耐药基因的定位情况,针对其感染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

    作者:郭晓焕;王佳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颌骨囊肿边缘受累活髓牙存留对颌骨囊肿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边缘受累活髓牙存留对颌骨囊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中小型颌骨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对囊腔边缘局部累及的活髓牙行保留活髓处理,对照组对局部累及的活髓牙行根管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成功率、手术前后囊肿受累牙的牙髓活力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成功率为80.0%,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手术后1~3个月,术前检测无活力牙髓无改善,活力降低患者的部分牙髓活力获得恢复。结论:存在囊肿边缘受累活髓牙的颌骨囊肿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符合适应证的受累活髓牙可保留活髓,对颌骨囊肿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丁晓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32例行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观察组32例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100.0%,手术成功率为96.9%,对照组分别为75.0%、68.8%,两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为18.8%,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明显,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秀川;刘川;余传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63例肠造口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63例肠造口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3例肠造口术患者,对每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除3例患者因病情恶化转IC U或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均有效解决。结论: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解决。

    作者:孙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010-2014年南通市崇川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崇川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持有及免疫规划疫苗漏种、补种情况,为完善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疫苗补种资料,并对其分析。结果:2010-2014年崇川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100.00%。幼儿园儿童持证率99.79%高于小学的99.13%( P<0.01)。小学疫苗漏种率22.58%高于幼儿园的6.78%( P<0.01)。小学疫苗补种率98.78%高于幼儿园的97.67%( P<0.01)。11种疫苗估算接种率均在90%以上,其中高的为卡介苗100.00%,低的为流脑 A + C 疫苗92.17%。结论:崇川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落实情况较好,但要重视大年龄组儿童的加强免疫接种,加大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是提高接种率的关键。

    作者:顾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面部扁平疣祛疣针局部皮内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面部扁平疣祛疣针行局部皮内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就诊的86例面部扁平疣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聚肌胞局部外擦,观察组患者采用祛疣针行局部皮内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面部扁平疣患者采用祛疣针行局部皮内注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徐小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益生菌辅助多西环素补救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

    目的:评价益生菌在辅助含多西环素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H p首次根除失败的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益生菌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胶囊、多西环素、呋喃唑酮四联疗法7d ,益生菌联合组采用益生菌培菲康和整肠生联合上述四联疗法。所有受试者停用抗生素至少4周后复查14 C‐UBT。结果:按符合方案方法分析,益生菌联合组 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3% VS 68.1%,P=0.04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8.3% VS 14.9%,P=0.179)。结论:益生菌联合组能显著提高四联补救疗法的Hp根除率,减少药物副反应,该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志芳;赵晖;钟卫一;梁金仙;黄滟添;韦惠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规范电子病历档案管理之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在医院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病历的电子化管理模式。电子病历具有占用空间小、保存方便、易于检索、不能擅自修改病历等优势,可以弥补纸质病历无法保存声音、动态图像等多媒体资料的缺陷,提高病历档案信息数据收集的时效性、共享性。规范电子病历的档案化管理,为医院病历信息化管理提供快捷、简便、准确、灵活的信息服务,便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督促医务人员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作者:赵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良率为74.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采用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在临床中值得应用。

    作者:刘玉峰;李增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闭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探讨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科2012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51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骨折类型:依据Sanders CT分类法:属Ⅱ型、Ⅲ型,其中24例(28足)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撬拨复位组),22例(23足)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切开复位组),根据术前、术后X片检查测量Bohler角,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者足部功能,并比较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X线示两组患者跟骨骨折端均骨性愈合,撬拨复位组Bohler角由术前的(18.42±3.40)°恢复至术后的(30.20±2.88)°,切开复位组Bohler角由术前的(17.68±2.80)°恢复至术后的(32.46±2.08)°,术后功能评价撬拨复位组优良率72.6%,切开复位组优良率78.8%,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撬拨复位组无1例切口感染、裂开;术后切开复位组出现3例切口感染、皮缘坏死,1例钢板外露。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都是比较实用可行的术式,术后疗效相近,两者有各自的优缺点,前者可以大限度降低术后的切口皮缘坏死及感染风险,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赵基民;张凯;肖大庆;郭安安;汪言富;聂勇志;谭卫亮;吴兆中;潘腾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施予6个月的自我效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自我效能的改变。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自我效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韦彩娥;黄黎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青光眼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方式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切除术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更佳,并发率发生率更低(P均<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视力,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切除术治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祖青献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术中麻醉差异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案,C组予以气管插管全麻方案。比对三组患者麻醉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结果差异,记录其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疼痛评分情况,分析其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麻醉后,三组患者MMSE评估结果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但呈逐渐递增趋势,其中A组增幅>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中,A组各麻醉时间均显著短于其他两组,其次为B组,C组恢复时间长(P<0.05);术后A组疼痛评分低为(3.1±0.6)分,其次为B组的(5.2±0.8)分,C组疼痛评分高为(7.3±0.8)分(P<0.05);(3)三组患者均存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问题,其中A、B组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患者麻醉后以头痛、血压降低等并发症发生为主,C组患者以低氧血症、躁动、心血管反应及苏醒延迟等并发症为主(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患者予以腰硬联合麻醉方案,麻醉效果突出,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平;郭孝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经皮肾镜微创碎石与开放取石治疗肾结石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微创碎石和开放取石治疗肾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62例采用经皮肾镜微创碎石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开放取石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肾结石病症过程中采用经皮肾镜微创碎石手术治疗其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因此非常值得临床治疗推广使用。

    作者:李强;艾力江;卢强;杨旭;贾洪亮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可弯曲喉罩在甲状腺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可弯曲喉罩在甲状腺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全麻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可弯曲喉罩组(F组)、双管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30例。观察三组患者诱导期和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麻醉机械通气参数变化;记录相关并发症及术者的满意度。结果:三组都能较好的完成通气,但S组术中漏气发生率较高,术者满意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S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呛咳、恶心、低氧血症和术后24h咽痛发生率比T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弯曲喉罩应用于全身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密封性较好,并发症少,更高的术者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麻醉方式。

    作者:张成炬;郑辉利;马保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内镜头端置透明帽辅助食管锐利异物取出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内镜头端置透明帽在食管锐利异物取出术中护理配合的具体做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该手术患者53例,分为常规组26例与护理组27例;常规组采取直接胃镜下手术及基本护理方式,护理组运用内镜头端置透明帽辅助方式实施手术,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的护理配合,对比两组的异物取出时间及取出率。结果:护理组异物取出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且异物取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内镜头端置透明帽辅助手术方式能够帮助尽快取出食道异物,减少对食管黏膜的损伤,科学的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取物成功率。

    作者:黄燕霞;霍桂莲;梁顺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31例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PSFT )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B超、C T、病理活检等检查,观察其病理特点。结果:经巨检可见患者肿物大小9cm ×8cm ×7cm ,前列腺组织已被大部分占据,肿物表现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实性,呈灰白、灰黄色,质中。镜检明显可见肿物边缘挤压前列腺腺体,实质由富于细胞与细胞稀疏区组成。肿物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细胞核呈圆或类圆形,核染色质表现疏松,无核分裂。间质血管呈不规则,有的呈鹿角状分支,血管外皮有瘤样结构,1例小灶区还可见花环样多核巨细胞。肿瘤细胞间可见胶原纤维,核分裂象平均<2个/10HPF。免疫组化检查可见CD34与vimentin(+++),CD99与Bc1‐2(++),desmin、S‐100、CD117、CK、P53、SM A与ER(-)。结论:PSFT 作为一个中间性肿瘤,在诊断时应注意仔细阅读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注意与其他肿瘤相区别,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魏恩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连续性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性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透析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及低血压发生次数、心律失常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次数、心律失常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同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效相当,均能改善患者血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连续性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次数、心律失常次数较少,是一种更为安全的血液透析模式。

    作者:熊义风;潘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探讨ICU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如何有效实施肠内营养(EN)以及减少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9例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资料,并对其肠内营养支持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无1例患者发生误服,未发生鼻胃管脱落、堵塞。40例成功脱机转出IC U ,6例死亡,3例出院。结论:对于机械通气仍需要实施肠内营养患者,应强调综合护理措施,达到预防各种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期脱机拔管。

    作者:范宝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探讨放射 CT 对肺段隔离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对应用放射CT技术对患有肺段隔离疾病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罹患肺段隔离症疾病的患者40例,治疗前均采用放射C 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回顾分析上述对象的病历报告。总结患者病灶位置、病灶类型、主动脉供血情况、肺气肿存在率等。结果:放射C T 诊断结果显示,有38例患者的病灶位置属于肺叶内型,另外2例属于肺叶外型;实性病灶10例,囊性病灶16例,囊实性病灶14例;有24例患者的主动脉供血出现异常;肺气肿病变人数达10例。结论:采用放射C T技术对肺段隔离疾病进行诊断,不仅可以显示病变形态,还可以对相关组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解,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作者:谢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