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君
我国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诊疗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诊断不确切、治疗不规范、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等,导致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病率、复发率居高不下,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对上述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改进现有诊治规范、推广相关知识、注重人才培育可提高其诊疗质量。同时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进行继续研究,明晰病理,对开发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
作者:陈凤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现在社会中高血压已经成为老年慢性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明显增高。2013年我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高血压疾病达到了50%,但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我国的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率、治疗率和血压的控制率分别为29.8%、18.9%、9.8%。高血压疾病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而老年人则是受害对象的高危人群,因此怎样治疗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重点问题[1]。国内外一些相关的医学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CAs)用于治疗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控制血压可以很好地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此种药物可以很好的控制血压,由此它已经成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一线用药。
作者:解洪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及尼妥珠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及尼妥珠单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及尼妥珠单抗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其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睿成;范绍翀;潘永;叶浩昕;钟晓声;戴智梅;刘绍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可弯曲喉罩在甲状腺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全麻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可弯曲喉罩组(F组)、双管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30例。观察三组患者诱导期和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麻醉机械通气参数变化;记录相关并发症及术者的满意度。结果:三组都能较好的完成通气,但S组术中漏气发生率较高,术者满意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S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呛咳、恶心、低氧血症和术后24h咽痛发生率比T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弯曲喉罩应用于全身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密封性较好,并发症少,更高的术者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麻醉方式。
作者:张成炬;郑辉利;马保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31例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PSFT )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B超、C T、病理活检等检查,观察其病理特点。结果:经巨检可见患者肿物大小9cm ×8cm ×7cm ,前列腺组织已被大部分占据,肿物表现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实性,呈灰白、灰黄色,质中。镜检明显可见肿物边缘挤压前列腺腺体,实质由富于细胞与细胞稀疏区组成。肿物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细胞核呈圆或类圆形,核染色质表现疏松,无核分裂。间质血管呈不规则,有的呈鹿角状分支,血管外皮有瘤样结构,1例小灶区还可见花环样多核巨细胞。肿瘤细胞间可见胶原纤维,核分裂象平均<2个/10HPF。免疫组化检查可见CD34与vimentin(+++),CD99与Bc1‐2(++),desmin、S‐100、CD117、CK、P53、SM A与ER(-)。结论:PSFT 作为一个中间性肿瘤,在诊断时应注意仔细阅读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注意与其他肿瘤相区别,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魏恩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黄斑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经常导致视力下降,严重的引起失明,到目前为止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引起黄斑水肿的原因主要有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等多种眼的疾病和内眼手术后。黄斑水肿的原因很多,故其治疗应先治疗原发病,近些年来全视网膜光凝(PRP )、激光诱导视网膜脉络膜吻合(LCRVA)、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IVTA)、玻璃体切除术(PPV)及放射性视神经切开术(RON)等各种方法为黄斑水肿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观念,但这些治疗方法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包括它们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本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黄斑部的水肿进而提高视力,因为每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联合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笔者对治疗黄斑水肿的几种方法和临床研究作简要的综述。
作者:宋阳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焦虑抑郁情绪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对103例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SAS和SDS评分分为非焦虑抑郁组(n=31)和焦虑抑郁组(n=72),分析两组患者的KDQOL‐SF评分状况;并将焦虑抑郁组(n=72)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03例MHD患者中72例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其KDQOL‐SF评分为(46.66±15.49),明显低于非焦虑抑郁患者的(57.16±14.82)(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SAS、SDS和KDQOL‐SF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海棠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合血常规检测用于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确诊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病毒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及健康新生儿各60例,回顾分析 hs‐CRP及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 hs‐CRP、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 P<0.01);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阳性率高于 hs‐CRP、血常规单独检测,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非特异性血常规检测联合可提高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的敏感性,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尚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5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2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选取2014年6-11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2例作为实验组,对其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率分别为9.62%、5.77%、3.85%;对照组分别为25.00%、19.23%、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缓解剖宫产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碧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M R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措施及有效护理模式。方法:以接受过M R增强扫描的16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随即等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结果:两组均出现造影剂过敏现象,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过敏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MR增强扫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造影剂过敏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KISS‐1和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治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6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患者癌组织旁正常组织中KISS‐1和COX‐2的表达情况,总结分析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KISS‐1表达阳性41例,阳性率为68.3%,高于正常组织中KISS‐1表达阳性率6.7%。COX‐2表达阳性49例,阳性率为81.7%,高于正常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率10.0%;KISS‐1和COX‐2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和组织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是否绝经无关(P>0.05);KISS‐1和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ISS‐1和COX‐2的阳性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均有增高,KISS‐1和COX‐2联合检测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确诊有较好参考意义,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少英;李连蛟;张铭;李玮;沈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消心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血液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变化和降低血液黏度,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作者:韩学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有效防范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院内发生的41例跌倒/坠床事件,从不同层面对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1例跌倒患者中,内科片区跌倒患者高于外科片区;男性跌倒患者高于女性;Ⅱ级护理跌倒患者明显高于Ⅰ级护理;年龄越大发生跌倒几率越高。跌倒相关因素有患者因素(原发疾病、病情变化)、医护人员因素、环节因素、环境因素等。结论:预防住院患者跌倒首先要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加强住院患者防范跌倒相关知识健康指导;对高风险患者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协助患者如厕、下床活动等生活护理。强化患者安全管理,减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
作者:母美菊;陈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分析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良率为74.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采用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在临床中值得应用。
作者:刘玉峰;李增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前术后均进行测压,出院后随访6个月。结果:10例患者中,球囊扩张3例,球囊扩张+支架植入7例,术后随访,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Cockett综合征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高,且疗效显著。
作者:赵振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行人工流产术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情况HAMA(35.12±7.5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价(3.87±1.76)、手术时间(11.34±3.21)min、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0%均低于对照组的(48.23±9.23)、(5.12±2.02)、(16.23±3.45)min、12.20%;观察组主动配合97.56%、术后总体舒适感92.68%、满意度97.56%均高于对照组的78.05%、73.17%、82.93%( 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展开密切的观察和在围术期对其展开有效的心理护理工作,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人工流产的副反应发生,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张美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采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的方式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肝癌患者270例,临床中采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对患者实施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的治疗方式之后,其病灶回声提高,且其医学影像结果显示并无强化的现象出现。直径在3cm以下的肿瘤其消融率为96.0%,直径大于3cm的肿瘤其消融率为78.7%。结论:临床中对肝癌患者实施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的治疗方式,其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其消融效果相对较为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祝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总结胸腔镜直视微创二尖瓣手术的麻醉经验,并评价经食道超声在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行胸腔镜直视微创二尖瓣手术的患者,以咪唑安定、依托咪酯、顺式阿曲库铵和舒芬太尼麻醉诱导,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间断给予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顺式阿曲库铵及吸入七氟醚作麻醉维持。术前以经食道超声评价病变特征、确定手术类型,术中指导上腔静脉引流管的放置,术后监测心脏排气,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者17例,二尖瓣成形术7例。2例患者食道超声术中监测二尖瓣成形不满意,改为瓣膜置换术成功。未出现瓣周漏、血肿、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胸腔镜直视下微创二尖瓣手术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全程进行经食道超声监测,能为手术成功提供充分保障、避免并发症。
作者:卢静;兰志勋;蔡兵;胡云霞;苏文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内镜头端置透明帽在食管锐利异物取出术中护理配合的具体做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该手术患者53例,分为常规组26例与护理组27例;常规组采取直接胃镜下手术及基本护理方式,护理组运用内镜头端置透明帽辅助方式实施手术,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的护理配合,对比两组的异物取出时间及取出率。结果:护理组异物取出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且异物取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内镜头端置透明帽辅助手术方式能够帮助尽快取出食道异物,减少对食管黏膜的损伤,科学的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取物成功率。
作者:黄燕霞;霍桂莲;梁顺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