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常挠头能养生

赵晓军

关键词:神经末梢, 头皮, 五脏六腑, 外界环境, 神经反射, 刺激, 中医学, 脑皮质, 益智, 养生, 头痛, 手指, 失眠, 身体, 机体, 按摩
摘要:没事挠挠头,耳聪目明身体好,头痛失眠消失了.我国自古就有挠头养生的忠告.众所周知,头皮上有很多神经末梢,手指在头皮上按摩,能轻柔地刺激头皮上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刺激脑皮质,使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从而达到强身益智的作用.中医学中称“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精气”皆上升于头部.
祝您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气象变化与眼保健

    一双健康的眼睛对人的生活和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研究表明,天气、季节的变化对人眼的生理功能和某些眼疾都有影响,并存在对应关系.

    作者:袁长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秋后常吃扁豆好

    扁豆,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合.在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们的餐桌上应多有些扁豆.入选原因郑板桥有一首诗说道“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7~9月正是扁豆的开花结果时期.从立秋到秋分之间时段叫作“长夏”.长夏的特点是雨水较多,暑热夹湿,脾胃受困,人常常觉得精神萎顿、食欲不振、胸闷腹胀、困倦乏力等.长夏时喝点扁豆粥,有去湿、健脾、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作者:沈雁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百岁老人张菊仙

    百岁老人张菊仙是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澄潭镇西花园村人,生于1903年3月,今年109岁.目前是绍兴长寿者.她耳聪目明,思路清晰.当人们向她讨教长寿秘诀时,老人咧着没有门牙的嘴笑了,“哪里有什么长寿秘诀,我就是不胡思乱想,多活一天赚一天.该动的时候动动,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吃的吃,不该吃的不吃.”

    作者:张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抗生素:让人欢喜让人忧!

    在中国,几乎人人都吃过抗生素,人们习惯性地称它为“消炎药”.有点儿头痛发热,很多人就会自己吃上几片.日前,一项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抗生素产量合计14.7万吨,其中2.47万吨用于出口,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这个数字可谓喜忧参半.

    作者:杨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服用非处方药常犯的三种错误

    美国《预防》杂志近日刊文指出,对于患者自己去药店就能买到的非处方药,其实也存在着很多用药误区.以下3种为多见.第一,混用药.一项研究显示,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调查了3005名57~85岁老人,他们经常同时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结果每25个人里就可能有1人出现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郑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肿瘤患者举起欧冠奖杯

    北京时间2011年5月29日凌晨2点45分,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决赛在英国伦敦的温布利大球场展开角逐,巴塞罗那队3比1战胜曼联,历史上第4次夺得欧冠.颁奖时,第一个代表全队举起奖杯的不是场上队长,也不是主帅,而是打满了90分钟,全场跑动近11公里,72天前刚刚动过肝脏肿瘤手术的左后卫阿比达尔.当阿比达尔代表全队举起冠军金杯时,世界为之感动.

    作者:江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夫妻的浪漫小曲

    年轻人之间的浪漫在影视剧里演绎得很多,我就“哼”两小段俺们老夫妻之问的浪漫小曲儿吧.第一小段子:新年礼物去年秋天,邻居大姐在自家小院里种萝卜,她知道我喜欢种菜,就把剩下的萝卜籽送给了我,正巧我不在家,老公收到萝卜籽后,兴致勃勃地翻地播种,将小院的“一亩三分”地收拾得利利索索.等我从外地回来,绿茵茵的小苗都齐刷刷地冒了出来,老公信誓旦旦地说:“你就瞧好吧,到了元旦一定送你几根巨型大萝卜做新年礼物.”

    作者:榕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山稔根可治疗胃痛

    山稔的嫩芽嚼啐后敷于外伤创口,的确是消炎、止血的优良生药.在我的家乡台山,由于盛产山稔,人们只叫它稔.小时候摔伤碰伤,家人都会用它捣汁涂在创口,很有效果.但山稔能治疗慢性胃炎和缓解胃痛,我也是成年后才了解.那一年,我从城里回到乡下休假,胃病很严重,母亲便将山稔的根挖出来切细,待晒了一个星期左右,将它放在土罐中煮熬,每天以此当茶来喝一两次,没过多久,我的胃痛症就缓和下来.假期过后,妈妈将晒好的稔根让我带到城里,继续煮水喝,胃病逐渐痊愈.

    作者:陈炯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活在这个年月怎样善待健康

    省级机关一位年仅43岁的中层干部,平时好酒喜烟应酬甚多.日常感觉胃肠不适,自以为是常见的胃病,此后烟酒减量,拒赴宴请,早晚还散步运动,却不知胃病已恶化为癌症,等到两年一次的单位常规体检才发现已为时晚矣,住院治疗半年后一命呜呼.

    作者:张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人锻炼不宜『定指标』

    邻居马大爷有两个当老板的儿子,他可谓衣食无忧.近年来,身体健康的马大爷爱上了锻炼.本来,老人锻炼是件好事,可是,他为了“与众不同”,却给自己层层加码,向一个个顶峰冲刺.起先,他每天的运动量是早晨慢跑1小时,做下蹲运动100下;早饭后,他步行1小时到市郊,登一次百米高的山峰.后来,马大爷听到有人夸他:68岁的老人有如此大的运动量,真是少见.兴奋之余,他决定增加运动量.于是,马大爷早晨慢跑延至一个半小时,做下蹲运动300下,登山两个来回.为此,他也曾获得一些人的交口称赞,有人竟然称他是“老铁人”.

    作者:梅承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坏情绪让胃肠道“变脸”

    消化科的医生给病人开药方时,常会叮嘱一句:“一定要情绪稳定,心态平衡.”这句话看似是“医疗套话”,但对消化科的病人来说,好心情确实是一剂治病的良方,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很重要.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基因治疗椎间盘突出

    人体腰椎间盘的形状像一个包馅的小圆饼.“饼皮”是致密的纤维环,中间的“馅”是胶状的髓核.我们周围的中老年甚至年轻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比较常见.慢性损伤的累积或突然扭动的拉伤,都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使中间的髓核向外移位突出;压迫到附近的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常表现为神经被压迫的一侧腰痛,并且沿着臀部、大腿后方一直向小腿及足部放射,同时伴有麻木的感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走路时跛行,咳嗽或用力排便会使症状加重.

    作者:徐栋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患难中的感恩

    在呼吸科病房内,45岁的妻子已经日夜不离地守护了丈夫整整一年半时间.这是一对历经磨难,苦苦相伴,艰难地跋涉了十几年的患难夫妻.做教师的丈夫患广泛性神经源坏死,全身肌肉萎缩,不能走路,不能睡觉,不能吃饭,不能讲话,终连呼吸也困难了;医生切开他的气管,插入呼吸机维持他的生命.医生曾说他这种情况只能维持几个月,可是,一年半过去,他仍然顽强地活着,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奇迹.妻子则是一个患强迫症十几年,不能与人正常交往,时常连自己的行为都无法控制的病人.

    作者:成运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秋食蜂蜜有学问

    蜂蜜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其营养成分特别丰富,包含糖类、蛋白质、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本草纲目》更是将蜂蜜的五大功效归纳为“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尤其是秋天气候干燥,经常服用蜂蜜,可以起到润肺、养阴、防止便秘、延缓衰老等诸多作用.但笔者想针对一些消费者的错误认识进行提醒.

    作者:李惠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教你煲一锅营养汤

    常听人们说,身体不好时要多喝点汤补补.平日里只要有时间、有心情都可以在家煲汤喝,如今,煲汤也是一种时尚.今天,咱就来学学怎样才能煲一锅营养汤.

    作者:王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饮食不当会『盗走』睡眠

    夜里能否睡得好,晚上吃了什么非常重要.《黄帝内经》里曾有“胃不合则卧不安”的说法;营养学家指出,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晚餐中吃了一些“不宜”的食物.那么,究竟晚上吃什么食物会让你夜不能寐呢?

    作者:马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竹荪——山珍之花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菌中皇后”.它具有延长汤羹等食品存放时间、保持菜肴鲜味不腐的奇特功能.

    作者:陈继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消化不良多做几种小动作

    人到老年,消化液减少、机械性消化功能减弱,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口漱”和“叩齿”等几个小小的动作,能够帮助老年人改善这些症状.口漱:即空口反复鼓动两边腮部,以增加唾液.唾液含有大量的淀粉酶,淀粉酶专门用于消化淀粉,将其转化为更小分子的单糖(如葡萄糖)和寡糖(如蔗糖).因而,增加唾液就等于增强了消化能力.

    作者:严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七旬的他为啥成了『纵火犯』

    前些日子,小区内75岁的刘大爷因多次对邻居实施纵火,而被警方抓走.刘大爷也因此成了整个地区前所未有的年纪大的“纵火犯”.警方介绍说,在短短两个月内,刘大爷连续5次纵火,烧毁附近居民住房12间,财物若干,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万元.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向“染色”食品说“不”!

    前段时间出现的“染色馒头”、甜品添加剂等事件,把食品安全问题引向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打一场食品安全保卫战迫在眉睫.在感叹商家无良、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同时,百姓餐桌上该如何防范染色食品呢?

    作者:乔向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祝您健康杂志

祝您健康杂志

主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