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明
王大妈对朋友说昨天她买了 8盒“××保健食品”,还说她已服用这些保健品快三个月了.说完她又不屑地谈起了邻居李大妈,说李大妈这人在养生保健上太“小气”了,退休这么多年了,工资收入不低,儿女又已成家立业,无负担了,可从来不舍得买保健品补身子.
作者:陶绍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在中国,几乎人人都吃过抗生素,人们习惯性地称它为“消炎药”.有点儿头痛发热,很多人就会自己吃上几片.日前,一项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抗生素产量合计14.7万吨,其中2.47万吨用于出口,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这个数字可谓喜忧参半.
作者:杨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上午,我正在上班.手机忽然响了,是妻子.哦,想起来了:妻子的腹部不时疼痛.昨天晚上,我对她说:“去医院做个B超吧!”是不是她去检查了,结果不好呢?想到这儿,我赶忙压下接听键.妻子说:“检查结果不好.”说着,她失声哭了.
作者:赵广存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人体腰椎间盘的形状像一个包馅的小圆饼.“饼皮”是致密的纤维环,中间的“馅”是胶状的髓核.我们周围的中老年甚至年轻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比较常见.慢性损伤的累积或突然扭动的拉伤,都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使中间的髓核向外移位突出;压迫到附近的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常表现为神经被压迫的一侧腰痛,并且沿着臀部、大腿后方一直向小腿及足部放射,同时伴有麻木的感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走路时跛行,咳嗽或用力排便会使症状加重.
作者:徐栋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美国《预防》杂志近日刊文指出,对于患者自己去药店就能买到的非处方药,其实也存在着很多用药误区.以下3种为多见.第一,混用药.一项研究显示,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调查了3005名57~85岁老人,他们经常同时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结果每25个人里就可能有1人出现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郑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平日,人们描述老年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经常会引用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诗出自曹操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周向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心肌梗死对于一个急诊科的医生来说比较常见,大多数病人在心梗发生时,都有一些前驱症状,如持续的胸疼不缓解,伴全身大汗,或者既往有心绞痛病史.但今天我遇到的是一个“非常”的心梗患者,在一般教科书上可能看不到.
作者:阿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近几年,袁阿姨老感到口干舌燥,眼睛干涩.每天都要点几次眼药水,每餐必须要先喝汤才能吃饭.平时尽管很注意皮肤保养,每次洗手后就立即擦护手霜,但还是出现皮肤干裂甚至脱皮.她开始以为自己是有一些上火,经常买些金银花煮水喝,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听朋友建议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医生说她这是干燥综合征.
作者:赵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傅老大自创的一套“快乐养生操”,很有创意.“快乐养身操”的第一节就是走猫步,这走猫步顾名思义是学小猫走法:左脚朝前迈出,脚跟慢慢地轻轻着地,然后身体重心前移,上身保持放松,待左脚踏实后,再提起右脚朝前迈出,同样是脚跟着地,做法同上.
作者:王大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前段时间出现的“染色馒头”、甜品添加剂等事件,把食品安全问题引向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打一场食品安全保卫战迫在眉睫.在感叹商家无良、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同时,百姓餐桌上该如何防范染色食品呢?
作者:乔向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消化科的医生给病人开药方时,常会叮嘱一句:“一定要情绪稳定,心态平衡.”这句话看似是“医疗套话”,但对消化科的病人来说,好心情确实是一剂治病的良方,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很重要.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今年11月8日立冬.民间习惯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实际上,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东北地区早在9月上旬就进入冬季了,而长江流域则要到小雪前后才真正有“冬”味.真正气象意义上的冬季,是以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为标准.
作者:郭晓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南京同仁堂药店,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在金陵创建.以经营丸散膏丹、道地药材、参茸、精制饮片和中西成药为主,与北京同仁堂、成都同仁堂为一祖同宗,一脉相承.
作者:程守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48岁的崔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每天上班都要接待几十位客户.近年来经常感到说话多了喉咙疼,就自己到药店买一些抗生素吃.不久前,崔先生发现自己声音嘶哑,咽口水的时候嗓子隐隐作痛,每天早晨感觉喉咙里总是有东西咳不出来,痒痒的像有东西在烧灼一样.近两天忽然全身发热、四肢酸痛、乏力嗜睡,他急忙请假赶到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他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让他做了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
作者:徐洁洁;周宁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省级机关一位年仅43岁的中层干部,平时好酒喜烟应酬甚多.日常感觉胃肠不适,自以为是常见的胃病,此后烟酒减量,拒赴宴请,早晚还散步运动,却不知胃病已恶化为癌症,等到两年一次的单位常规体检才发现已为时晚矣,住院治疗半年后一命呜呼.
作者:张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没事挠挠头,耳聪目明身体好,头痛失眠消失了.我国自古就有挠头养生的忠告.众所周知,头皮上有很多神经末梢,手指在头皮上按摩,能轻柔地刺激头皮上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刺激脑皮质,使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从而达到强身益智的作用.中医学中称“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精气”皆上升于头部.
作者:赵晓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在呼吸科病房内,45岁的妻子已经日夜不离地守护了丈夫整整一年半时间.这是一对历经磨难,苦苦相伴,艰难地跋涉了十几年的患难夫妻.做教师的丈夫患广泛性神经源坏死,全身肌肉萎缩,不能走路,不能睡觉,不能吃饭,不能讲话,终连呼吸也困难了;医生切开他的气管,插入呼吸机维持他的生命.医生曾说他这种情况只能维持几个月,可是,一年半过去,他仍然顽强地活着,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奇迹.妻子则是一个患强迫症十几年,不能与人正常交往,时常连自己的行为都无法控制的病人.
作者:成运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老伴退休后,一门心思扑在了养生上,收听养生保健类的广播节目是每天的必修课.为了配合她,我也跟着耗上了:闲来无事时便陪她收听健康类的广播节目.此外,她还给我安排了一个工作:帮她将从广播里收听来的各类小偏方一一记录下来,还将从报刊上看到的有关养生保健的小常识裁剪下来,分门别类地装进资料袋,以便随时查阅.
作者:施顺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蜂蜜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其营养成分特别丰富,包含糖类、蛋白质、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本草纲目》更是将蜂蜜的五大功效归纳为“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尤其是秋天气候干燥,经常服用蜂蜜,可以起到润肺、养阴、防止便秘、延缓衰老等诸多作用.但笔者想针对一些消费者的错误认识进行提醒.
作者:李惠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甲状腺疾病的中医调养包括精神、经络、饮食、体质等多方面.精神调养:要战胜甲状腺疾病,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避免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夏仲元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