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坏情绪让胃肠道“变脸”

李增烈

关键词:情绪, 胃肠道, 消化科, 心态平衡, 病人, 治疗, 医生, 医疗, 药方, 稳定, 康复, 疾病
摘要:消化科的医生给病人开药方时,常会叮嘱一句:“一定要情绪稳定,心态平衡.”这句话看似是“医疗套话”,但对消化科的病人来说,好心情确实是一剂治病的良方,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很重要.
祝您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不良多做几种小动作

    人到老年,消化液减少、机械性消化功能减弱,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口漱”和“叩齿”等几个小小的动作,能够帮助老年人改善这些症状.口漱:即空口反复鼓动两边腮部,以增加唾液.唾液含有大量的淀粉酶,淀粉酶专门用于消化淀粉,将其转化为更小分子的单糖(如葡萄糖)和寡糖(如蔗糖).因而,增加唾液就等于增强了消化能力.

    作者:严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竹荪——山珍之花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菌中皇后”.它具有延长汤羹等食品存放时间、保持菜肴鲜味不腐的奇特功能.

    作者:陈继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饮食不当会『盗走』睡眠

    夜里能否睡得好,晚上吃了什么非常重要.《黄帝内经》里曾有“胃不合则卧不安”的说法;营养学家指出,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晚餐中吃了一些“不宜”的食物.那么,究竟晚上吃什么食物会让你夜不能寐呢?

    作者:马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患难中的感恩

    在呼吸科病房内,45岁的妻子已经日夜不离地守护了丈夫整整一年半时间.这是一对历经磨难,苦苦相伴,艰难地跋涉了十几年的患难夫妻.做教师的丈夫患广泛性神经源坏死,全身肌肉萎缩,不能走路,不能睡觉,不能吃饭,不能讲话,终连呼吸也困难了;医生切开他的气管,插入呼吸机维持他的生命.医生曾说他这种情况只能维持几个月,可是,一年半过去,他仍然顽强地活着,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奇迹.妻子则是一个患强迫症十几年,不能与人正常交往,时常连自己的行为都无法控制的病人.

    作者:成运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活在这个年月怎样善待健康

    省级机关一位年仅43岁的中层干部,平时好酒喜烟应酬甚多.日常感觉胃肠不适,自以为是常见的胃病,此后烟酒减量,拒赴宴请,早晚还散步运动,却不知胃病已恶化为癌症,等到两年一次的单位常规体检才发现已为时晚矣,住院治疗半年后一命呜呼.

    作者:张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教你煲一锅营养汤

    常听人们说,身体不好时要多喝点汤补补.平日里只要有时间、有心情都可以在家煲汤喝,如今,煲汤也是一种时尚.今天,咱就来学学怎样才能煲一锅营养汤.

    作者:王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生的哲学

    医生科学家也许更多地付诸于理智,艺术家也许更多地倾注于感情,而医生则必须集冷静的理智和热烈的感情于一身.同情医生对病人的同情不是用眼泪,而是用心血. 洁净人们说医生的工作是干净的:洁白的衣帽,严实的口罩、消毒的手套……但他却要和血、脓、病菌、癌瘤……打交道.唯其如此,才需要干净.

    作者:朗景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人锻炼不宜『定指标』

    邻居马大爷有两个当老板的儿子,他可谓衣食无忧.近年来,身体健康的马大爷爱上了锻炼.本来,老人锻炼是件好事,可是,他为了“与众不同”,却给自己层层加码,向一个个顶峰冲刺.起先,他每天的运动量是早晨慢跑1小时,做下蹲运动100下;早饭后,他步行1小时到市郊,登一次百米高的山峰.后来,马大爷听到有人夸他:68岁的老人有如此大的运动量,真是少见.兴奋之余,他决定增加运动量.于是,马大爷早晨慢跑延至一个半小时,做下蹲运动300下,登山两个来回.为此,他也曾获得一些人的交口称赞,有人竟然称他是“老铁人”.

    作者:梅承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慢性咽炎慎用抗生素

    48岁的崔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每天上班都要接待几十位客户.近年来经常感到说话多了喉咙疼,就自己到药店买一些抗生素吃.不久前,崔先生发现自己声音嘶哑,咽口水的时候嗓子隐隐作痛,每天早晨感觉喉咙里总是有东西咳不出来,痒痒的像有东西在烧灼一样.近两天忽然全身发热、四肢酸痛、乏力嗜睡,他急忙请假赶到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他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让他做了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

    作者:徐洁洁;周宁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山稔根可治疗胃痛

    山稔的嫩芽嚼啐后敷于外伤创口,的确是消炎、止血的优良生药.在我的家乡台山,由于盛产山稔,人们只叫它稔.小时候摔伤碰伤,家人都会用它捣汁涂在创口,很有效果.但山稔能治疗慢性胃炎和缓解胃痛,我也是成年后才了解.那一年,我从城里回到乡下休假,胃病很严重,母亲便将山稔的根挖出来切细,待晒了一个星期左右,将它放在土罐中煮熬,每天以此当茶来喝一两次,没过多久,我的胃痛症就缓和下来.假期过后,妈妈将晒好的稔根让我带到城里,继续煮水喝,胃病逐渐痊愈.

    作者:陈炯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当我们老去

    这些年一直在想,我老去的时候那会是怎么样的光景!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当我们辗转病榻的时候,当那点滴轻轻注入了我们的机体,会有什么东西来充塞我们的心灵.

    作者:若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龟虽寿》的养生观

    平日,人们描述老年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经常会引用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诗出自曹操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周向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食养歌保健康

    生梨饭后化痰好,苹果消食营养高.木耳抗癌素中荤,黄瓜减肥有成效.紫茄祛风通脉络,莲藕除烦解酒妙.海带含碘消淤结,香菇存酶肿瘤消.胡椒除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大蒜抑制胃肠火,菜花常吃癌症少.鱼虾猪蹄补乳汁,猪牛羊肝明目好.盐醋防毒能消炎,韭菜补肾暖膝腰.

    作者:胡万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锻炼:是跑还是走?

    有人说:“从运动学的角度来说,无论是跑1公里,还是走1公里,体内消耗的能量应该是一样的.因为能量的消耗跟运动的距离有关,而跟运动时的速度无关……”其实,走1公里与跑1公里所付出的能量绝对不一样.

    作者:肖渭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经常挠头能养生

    没事挠挠头,耳聪目明身体好,头痛失眠消失了.我国自古就有挠头养生的忠告.众所周知,头皮上有很多神经末梢,手指在头皮上按摩,能轻柔地刺激头皮上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刺激脑皮质,使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从而达到强身益智的作用.中医学中称“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精气”皆上升于头部.

    作者:赵晓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坏情绪让胃肠道“变脸”

    消化科的医生给病人开药方时,常会叮嘱一句:“一定要情绪稳定,心态平衡.”这句话看似是“医疗套话”,但对消化科的病人来说,好心情确实是一剂治病的良方,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很重要.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人活一口气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养生先养气.中医认为,气是指人们呼吸的天地之气;气是指流动着人们体内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气是指人体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如心气、肺气等;因此,气是人的本源.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失则亡.所以“善养生者,必先知养气”.

    作者:文睿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肾没有万灵丹

    50多岁的李老师近几年经常感到腰酸怕冷,容易疲乏.因工作忙没时间去医院,就自己在药房买了六味地黄丸.吃了半年,发觉有点不对.本来食欲就不太好,近来更是不想吃饭,胃部总是胀胀闷闷的.在别人的推荐下到医院看医生,医生询问病史症状之后,为他做了检查.

    作者:王长松;程守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闲时走猫步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傅老大自创的一套“快乐养生操”,很有创意.“快乐养身操”的第一节就是走猫步,这走猫步顾名思义是学小猫走法:左脚朝前迈出,脚跟慢慢地轻轻着地,然后身体重心前移,上身保持放松,待左脚踏实后,再提起右脚朝前迈出,同样是脚跟着地,做法同上.

    作者:王大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根廷的“健康”玫瑰

    前阵子,我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旅游.玩了几天,想起有个朋友在阿根廷的首都做生意,便打电话联系朋友. 正好,朋友也有空.听说我到了阿根廷,也很高兴,非让我马上过去,两人要把巴酒言欢,叙叙旧.

    作者:郭华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祝您健康杂志

祝您健康杂志

主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