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丁洁
目的:探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接受普通开颅手术治疗,基本治愈9例(28.1%),死亡2例(6.3%),总有效率81.3%;30例通过软通道引流治疗,基本治愈14例(46.7%),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93.3%.两组比较,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
作者:孟强;杨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女性不孕症长期困扰着婚育家庭生活,也是妇科多见病之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节奏的加快、物质要求的提高,现代女性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影响着女性的生育问题,临床上女性不孕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不孕症的因素比较多,包括生殖系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以及生活工作环境和社会心理精神因素等.
作者:吴尚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基础 [1].目前,我国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大致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供应模式.分散式是指由科室自行清洗污染的医疗器械,集中式是指将医院所有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由有经验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完成 [2].
作者:丁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外科动物实验是从外科课堂教学到临床教学过渡的重要环节 [1],在各大院校得到开展与应用.但是由于动物来源短缺 [2],教学经费投入大,普遍存在学时少、收获小、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目前部分院校逐渐减少投入,甚至取消.本文探讨通过加强外科基本功训练方法,提高外科动物实验在外科教学中应用效果.
作者:逯彩虹;孙富国;戴卫红;赵金荣;冯帆;李秀娟;高丽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胸腰椎骨折住院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0例采取骨外科护理常规,干预组30例在骨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发生便秘和相关症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便秘和相关症状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减轻便秘相关症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梁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重症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又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之首[1].如何及时、有效处理重症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率及产妇死亡率,减轻其家庭痛苦及社会负担,是产科医务人员共同关注及研究多年的课题.重症产后出血可迅速导致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其成功救治受救治条件、救治人员的业务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度大,尤其对于缺乏救治及输血条件的偏远山区医院更是如此.
作者:吴小玲;叶红;袁昌玉;陈晓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机体柔韧性与穿脱隔离衣污染点的关系.方法:通过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的培训,观察机体柔韧性的变化.结果:经10周的PNF培训后,学生机体柔韧性明显改善,穿脱隔离衣污染点明显减少.结论:PNF法可明显改善机体柔韧性,减少学生穿脱隔离衣时的污染.
作者:周冬梅;毛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5月本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TNB)诊断肺隐球菌病的7例患者病例资料,所有7例患者均行痰涂片检查、胸X线检查、肺CT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超声引导下经肺穿刺活检术,检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7例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行经肺穿刺活检术,检出物送病理检查找到隐球菌而确诊.穿刺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临床难以确诊的肺隐球菌病,超声引导下PTN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蔡志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通过环境干预和健康教育,有重点的筛查和监测,达到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目的.1 资料来源自2008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我所对健康儿童和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儿童、喂养困难、挑食、偏食、厌食或便秘、腹泻、恶心、呕吐或有贫血、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微量元素缺乏的9 483例儿童进行了血铅的监测.
作者:陈叶青;陆继红;黄涛;叶玉霞;郭金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12例肺大泡患者,ASA:Ⅰ~Ⅲ级,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术前监测IBP、HR、ECG、SpO2、PETCO2、Paw.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240min,单肺通气时间60~180min.术中IBP、HR、SpO2、PETCO2、Paw均正常.术毕顺利苏醒拔管,无苏醒延迟、复张性肺水肿及其他麻醉并发症.结论:良好的麻醉前准备,准确定位双腔气管导管,加强单肺通气的呼吸管理及防止低氧血症是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程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系统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症状.糖尿病患者因饮食锐减,自行调整口服降糖药物的剂量或注射胰岛素不当时,均可引起低血糖的发生.出现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全身细汗、认知障碍、感觉异常及昏迷.其发病急骤,病情重笃,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孔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X线结合CT扫描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入院手术并经证实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X线与CT扫描结果重读,并分析两种检测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结果: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结合后诊断准确率为100%,与每种检测手段单独使用的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X线与CT扫描相结合能大幅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点的准确率,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非洛地平+依那普利)和对照组(非洛地平)各50例,比较组别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分析变化.结果:临床疗效上,研究组显效率(38%)、有效率(56%)及总有效率(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24h动态分析结果上,研究组治疗前、后DBP脉压差及24h降压谷峰比值(T/P)变化明显,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非洛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熊继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经剖宫产分娩的足月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足月剖宫产新生儿肺炎66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新生儿肺炎按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紫绀缓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治愈率较对照组高.结论:纳洛酮治疗剖宫产新生儿肺炎有效,能降低伤残率.
作者:王永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眼是人体的暴露器官,易受外伤,加之眼组织结构精细脆弱,功能重要,受伤后往往发生单眼或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重者可致失明或毁坏眼球 [1].因此做好眼睛的防护工作,并给予正确治疗、及时处理和恰当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于2008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眼外伤患者58例,经治疗及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4排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4例行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CTA)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或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以CAG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统计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与CAG比较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分别为轻度狭窄91.8%,中度狭窄87.4%,重度狭窄85.74%,闭塞100%.影响狭窄程度判断主要原因为钙化斑块、屏气不理想及心率波动.结论:CCTA检查是一种简便、安全的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方法.CCTA检查在较准确的判断狭窄程度的同时还可观察斑块性质,以便尽早进行临床干预,防治心肌梗死的发生.
作者:杨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锐器盒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方法:通过对市级几所医院锐器盒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锐器盒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锐器盒的容积、锐器盒的放置高度、锐器盒的入口和处置口装置、经济成本因素、护士对锐器盒的安全性能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等.结论:加强培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督促检查力度,为临床配备足量各种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盒,规范锐器盒的合理使用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锐器伤,减少职业危害.
作者:高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标准手术方式.但是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胆囊充血水肿,粘连严重,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增大,术后并发症相应增多.回顾分析我院102 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病例,术后针对疾病特点加强护理,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食管癌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手段,食管外科手术中核心的部分并不是癌肿的切除,而是病变食管切除后食管的重建,食管重建常用的替代器官有胃、空肠、结肠,其中胃的使用率高.但是传统全胃代食管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随着人们不断的对手术方式进行改进,管状胃替代食管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尤其在食管癌微创手术中,可以减少胸腔胃代心肺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作者:许涛;丁伯应;杨小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06年我国安徽省首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2010年5月以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经过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 [1].
作者:罗金萍;李桂;刘云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