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涛;赵鸿琼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情控制、患者自我保健意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辖区建立健康档案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30例,教育组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流程,每2个月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健康教育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促进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行为,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玉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阴道分娩中保持会阴完整的临床效应.方法:采用自然分娩与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阴道分娩进行会阴裂伤等比较.结果:分娩结束后观察组约98%会阴完整,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侧阴部阻滞麻醉应用与阴道分娩中不但顺利完成了分娩、降低了会阴裂伤率、保持了会阴完整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会阴裂伤或侧切所带来的伤口痛,明显降低了剖宫产率,从而有效提高了阴道分娩率.
作者:董惠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解决传统洗眼壶常温冲洗液结膜囊冲洗中的缺陷,从而减少手术前护理操作的副作用,减轻手术后眼部反应,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视觉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8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0例采用生理盐水与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加热冲洗结膜囊;对照组400例应用生理盐水和洗眼壶常温冲洗结膜囊,观察2组患者结膜囊冲洗后眼部刺激症状、结膜充血、泪脂覆盖、术后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膜充血及泪脂覆盖、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在白内障手术结膜囊冲洗临床效果明显,操作简便,不仅可以调节控制水速、水量、冲洗的力度,且冲洗液的温度接近体温,刺激小、更舒适、结膜反应轻、泪脂冲洗充分、患者术后反应轻、相关并发症少,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也是适宜当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护理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丘培愈;谢德权;谭繁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大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例前列腺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大出血的护理,分析术后大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术前积极治疗并发症,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止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康复指导,预防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继发性出血较常见.只有重视每个环节的护理,才能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使术后并发症能得到有效控制,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钱明兰;殷德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致,多见于早产儿.NRDS是PS的主要适应证.方法:产儿早期给药是关键,对所有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g;生后2~6h内出现青紫、呼吸困难、呼气呻吟、吸气时胸廓凹陷、肌张力低下等现象;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和体征,立即给药,33~35周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预防性给PS,在出生时立即给1次,按需给2~4次,间隔时间一般为10~12h.结果:验组患儿应用此种方法给药可迅速发挥药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好.结论:用头皮针联合球囊加压注入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方法简便易行,操作过程中不中断供氧,可有效减轻给药过程中的缺氧程度.
作者:衡茂香;张爱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观察埃索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老年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使用埃索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的26例,占76.5%;有效6例,占17.6%;无效2例,占5.9%,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6例,占47.0%;有效7例,占20.6%;无效11例,占32.4%,总有效率为67.6%.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老年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使用奥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徐裕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心电门控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PE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成像,按扫描方式随机分为2组:A组:心电门控扫描,手动控制降低管电流;B组:常规胸部强化扫描,管电流采用实时自动曝光剂量调节自动曝光.比较2组间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辐射计量分别为(4.75±1.21)mSv、(14.61±1.16)mSv;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图像质量评分的总分分别为101、85分,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门控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是诊断PE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石惠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巩膜瓣可调缝线在青光眼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诊的32例(40眼)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巩膜瓣可调缝线术的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术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出院时眼压平均在12.5mmHg(1mmHg=0.133kPa)左右.术后6个月眼内压全部在16~18mmHg之间.结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巩膜瓣可调缝线术可以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内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东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冠心病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传统中医药对冠心病(胸痹)有很大的研究,现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对冠心病的治疗有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将对冠心病的中药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王云霞;白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胎儿宫内窘迫可发生在孕期和分娩各阶段,主要是胎儿在宫内的缺氧和酸中毒导致胎盘功能障碍或胎儿胎盘单位气体交换受阻,而引起胎儿肾动脉、脐动脉和胎盘床阻力显著增高,胎盘缺血、缺氧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胎儿出生后不仅可导致新生儿窒息,严重者会遗留永久性的中枢系统损害,甚至胎儿死亡.现通过对100例胎儿宫内窘迫分析,阐明胎儿宫内窘迫的危害性,从而提高对本病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及分娩质量.
作者:于克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0.5%轻比重布比卡因在下肢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20~55岁患者,行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SAⅠ~Ⅱ级,手术时间>3h;随机分成两组(n=30),0.5%轻比重布比卡因组(A组),0.5%重比重布比卡因组(B组);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高阻滞平面、麻醉维持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高阻滞平面、麻醉维持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0.5%轻比重布比卡因在下肢手术中麻醉效果完善,对循环无严重影响.
作者:孔祥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yclin D1与P27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4例经病理证实均为口腔鳞状细胞癌,并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病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与正常黏膜的Cyclin D1与P27的表达差异.结果:Cyclin D1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P27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yclin D1过表达可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因素,Cyclin D1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P27等途径促进肿瘤生成.
作者:张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器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应用切割吸引器去除病变的下鼻甲组织,并将下鼻甲骨折向外侧移位.结果:56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器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学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6月在本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470名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5名,其中A组儿童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百白破疫苗,共接种516剂次;B组儿童在臀部外上1/4处肌内注射百白破疫苗,共接种508剂次;观察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儿童发生不良反应38例,发生率为7.36%;B组儿童发生不良反应19例,发生率为3.74%,由此得出臀部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上臂三角肌接种疫苗者.结论:臀部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孙惠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42例急诊外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误诊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提高急腹症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对2007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诊外科急腹症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42例患者中溃疡病误诊为急性胆囊炎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3例;急性肾炎误诊为尿路结石5例;妇产科疾病误诊为外科急腹症12例(盆腔炎误诊为阑尾炎7例;右侧输卵管脓肿误诊为阑尾炎3例;卵巢囊肿误诊为肠扭转2例);上消化道穿孔误诊为阑尾炎8例;小儿肠套叠误诊为中毒性菌痢2例;嵌顿性疝误诊为急性胃肠炎4例.42例患者全部进行急救处理或抢救治疗,除1例死亡外,全部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外科急腹症患者误诊的原因包括:病史询问不详细、查体不仔细、辅助检查不完善、病情进展观察不仔细、手术解剖不清楚、操作鲁莽等.详细询问患者病情,认真仔细查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变化原因并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关键.
作者:谭志永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对于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本文收集了自2008-2012年间收住院的109例患者,采用逆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局部剥脱的方法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令人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苏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模式联合术中复合保温措施这一体温综合护理策略对老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体温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四组,A组:术前心理干预+术中复合保温组;B组:术前心理干预+术中常温护理组;C组:非术前心理干预+术中复合保温组;D组:非术前心理干预+术中常温护理组,记录各组各时间点的T 、HR、MAP、SpO2及寒战程度,比较并分析四组患者术中体温、寒战程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A、B、C、D组之间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的T、HR、MAP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的心理干预对术中体温没影响(P=0.36>0.05),使用复合保温措施能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预防低体温事件的发生(P<0.05).术前心理干预与复合保温措施均对围手术期患者的HR、MAP产生明显影响,心理干预联合复合保温措施对HR产生协同作用(P=0.0095<0.05),能明显稳定患者围手术期的HR变化.术前心理干预模式对寒战程度影响较大,运用术前心理干预模式的组别能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寒战程度(P<0.05),复合保温措施对围手术期寒战发生程度影响较小(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模式联合术中复合保温措施这一体温综合护理策略可使经皮肾镜取石术老年患者术中病情保持稳定,对HR、MAP的影响较少,减轻术中寒战程度,减少因体温变化而对患者产生机体刺激.
作者:廖碧珊;林晓燕;赵莉;薛明敏;邹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小儿外科住院治疗的50例急腹症患者家属进行测评,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找出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急腹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2.00%和4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家属主观支持分高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情绪保护因素,患者家属工作压力大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抑郁情绪危险因素,患者家属文化程度高、急腹症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程度、患者家属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SF-36量表总分高和患者疾病预后好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保护因素,而患者患病对工作影响大和患者家属有睡眠问题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危险因素.结论: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少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作者:李良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我国居民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疾病的构成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过去的传染性疾病变成了当今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大威胁.糖尿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是糖尿病患者后期的严重并发症,患者重要的临床表现是尿蛋白明显升高,肾功能严重受损,已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患者的生命与生存质量受到巨大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近三成的患者死于尿毒症.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及慢病发病率的增加,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为此,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窦健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析多潘立酮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患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口饲胃管喂养,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多潘立酮混悬液口服,0.3ml/(kg·次),q8h,同时予以非营养性吸吮.结果:疗组的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治疗组喂养耐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潘立酮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发育成熟,增加胃肠道的蠕动,恢复胃肠道功能,缩短早产儿喂养耐受时间.
作者:张福敏;龙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