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口服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3例

张锋;卢丽华

关键词:银屑病, 雷公藤多苷片,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片加自拟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加中药方剂,观察组单纯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治疗3个月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IFN-γ、IL-2和IL-17、VEGF水平,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IFN-γ,IL-2、IL-17和VEGF的水平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雷公藤合并本院自拟方剂对银屑病疗效较单一使用雷公藤效果更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阎洪臣教授从喑痱论治运动神经元病经验

    阎洪臣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尤善治疗疑难杂病.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疾病,属世界医学疑难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手段,具有极高的致死率.阎教授致力于本病20余年,临证时着重强调要从《内经》瘸俳论治,以补肾开窍为法,地黄饮子为主方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一则.

    作者:仕丽;樊兵权;王健;阎洪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日晡潮热再议

    日晡潮热是指下午3~5点发热明显,且热势较高,目前《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多将日晡潮热称之为阳明潮热,见于阳明腑实证,笔者认为日晡潮热是指发热时间在日晡(即申时),阳明潮热是指病变部位在阳明胃肠,二者不能完全等同.且日晡潮热临床不仅见阳明腑实证,亦见它证,临床机理各异,不应以偏概全.

    作者:杨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院校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为了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病理学实验技能,在多年的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和弊端,从调整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以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适应新形势下病理学实验教学目标,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中医药专业人才.

    作者:张亚楠;赵海军;夏雷;郑志娟;王世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癫痫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在癫痫病人视频脑电监测过程中给予护理,保证监测质量及患者安全.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视频脑电监测的68例癫痫和疑似癫痫病人进行监测前健康宣教及药物干预;做好各种诱发试验和癫痫发作时的抢救工作及护理安全措施.结果 57例癫痫病人的致痫灶波形得到完整记录,全部病人安全度过癫痫发作过程,无发生意外.结论 视频脑电监测是确定癫痫致痫灶的一种主要检查项目,应加强病人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让患者安全顺利的完成检查.

    作者:叶巧瑜;陈捷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小建中汤治疗焦虑症33例

    目的 探讨以小建中汤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应用以小建中汤治疗,对照组应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用药物副作用于治疗6周末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末,两组内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90.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建中汤治疗轻中度焦虑疗效优于舒肝解郁胶囊,不良反应较舒肝解郁胶囊轻.

    作者:张玉莲;桑希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龙眼外果皮粗黄酮提取物对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龙眼外果皮粗黄酮提取物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以S180荷瘤小鼠为模型,观察龙眼外果皮粗黄酮提取物(100、200、300 mg· kg-1)组和龙眼外果皮粗黄酮提取物+CTX(20 mg· kg1)组的抑瘤率,计算龙眼外果皮粗黄酮提取物+CTX组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并采用ELISA法检测龙眼外果皮粗黄酮提取物组小鼠血清TNF-0的含量.结果 不同剂量的龙眼外果皮粗黄酮提取物均可抑制S180肉瘤生长,抑瘤率分别为28.24%、44.91%、60.65%,且其对小鼠血清TNF-α含量影响不明显;CTX组抑瘤率为47.69%,龙眼外果皮粗黄酮提取物低、中、高剂量+CTX组抑瘤率分别为53.7%、65.74%、70.37%,龙眼外果皮粗黄酮提取物中、高剂量+CTX组与CTX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龙眼外果皮粗黄酮提取物+CTX细,与CTX组比较,可不同程度地升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脾指数、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0.05).结论 龙眼外果皮粗黄酮提取物可抑制S180肉瘤生长,具有抗肿瘤作用,且对化疗药物CTX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郭秋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十六)穴位埋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炎

    胃炎是指胃粘膜的炎症病变,有急性和慢性胃炎之分,慢性胃炎又多达7种.中医学称之为胃脘痛、伤食、胃痛、心痛等,多由饮食不节或感受寒、湿、署而阻于中焦,致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也因嗜食辛辣生冷、酗酒或忧思恼怒气机不畅等所致.埋线治疗主穴:中脘透上脘、脾俞透胃俞、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太冲.重视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慢性胃炎诊治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杨才德;赵达;于灵芝;包金莲;张晓红;樊建林;周承蕊;朱立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黄帝内经》五音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肌力恢复的影响

    目的 应用复原挖掘的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观察其对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30例,对照组应用药物基础治疗+康复训练,治疗组应用药物基础治疗+康复训练+《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治疗,分别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2月时的肌力评分总和(包括手肌力、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2周、4周、2月时肌力评分总和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月时比较,治疗组愈显率(59.23%)大于对照组(40.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帝内经五音疗法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肌力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许继宗;张波;张喆;杨建宇;李彦知;杨金生;王雪茜;彭鑫;郑晓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7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采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期间采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效果显著.

    作者:吴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孙光荣教授调气活血抑邪汤临证验案3则

    本人跟随导师孙光荣教授学习,体会了其运用调气活血抑邪汤治疗疾病的经验,本文举其医案3则以分享其经验.这3则医案分别是腰痛、失眠和咳嗽,病证不同,但都具有相似的病机,即是“气血失和”.因此,孙老运用调气活血抑邪汤加减,调整气血平衡,扶正祛邪,治疗都取得疗效.这体现了他“重气血、调气血、扶正祛邪”的临证思路.

    作者:陈瑞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孙氏腹针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成功率的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 证明孙氏腹针疗法在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成功率中的作用并分析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180例患者,分为6组,每组30例.①基础治疗组;②孙氏腹针组;③手法复位组;④夹脊电针组;⑤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⑥夹脊电针加手法复位组.所有治疗1次/天,每周治疗5次,治疗周期为2周或(或<2周).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推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检查各疗效.结果 1.各组对比(TCD)提示椎动脉血流动力明显改善(P<0.05), (FS-CSA)降低(P<0.05).2.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评分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孙氏腹针可明显改善颈背部项韧带、斜角肌的肌张力,使颈部的骨关节力学平衡关系趋向于正常,血管压力和弹性发生改变,颅内供血增加,使症状减轻,更重要的是给复位手法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复位成功率大大提高,使疗效进一步提高,对有些无效病例亦能提高疗效,使其有效或痊愈.

    作者:刘波;许嘉犇;马冰宇;魏巍;孟勇;赵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金韦消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目的 探讨金韦消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60例在我院就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排石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金韦消石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金韦消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文;胡自升;何佳勇;肖维菊;刘炳;贾江淼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杨宝元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证用药遣方规律探析

    目的 探讨扬宝元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型和中药用药规律,并进行多元性统计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用药特点、类方应用规律等.方法 对杨宝元教授专家门诊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且疗效良好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传统研究与现代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结果 ①证型分布频次以气虚血瘀证(42)和阳气虚衰证(38)为常见;②症状分布:全部患者都存在心悸怔忡、胸闷胸痛的症状;③药物使用频次:单味药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是炙甘草(178)、酸枣仁(142)等,理气药(6)和活血药(5)出现频率较高.④探索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14个因子,聚类分析获得瓜蒌、薤白、半夏等10个聚类方.结论与讨论 杨宝元教授认为冠心痛虚实夹杂证为常见.阳气不足,瘀血阻滞是常见的治病因素;杨宝元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药特点:理气药和活血药使用频繁.

    作者:任朝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李东垣升阳学说探析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开创了内伤脾胃论,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提出调理脾胃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在“脾胃气虚,阳气不升”的基础上,创立了“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的益气升阳大法.本文从补气升阳、升阳散火、升阳除湿、升阳祛暑、升阳通窍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李氏升阳学说的理论特点及临床的运用.

    作者:李劲松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治未病”的理论特色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中具有影响深远的理论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中医历来倡导“治未病”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未病态、前病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和传变未病态四个方面,贯穿健康、疾病、康复、保健等方方面面.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家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逐步向预防疾病的方向转移,例如:新兴的全科医学以及慢病管理医疗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学习中医“治未病”思想精髓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作者:常天瀛;陈静;王银萍;王宏安;张守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口服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3例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片加自拟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加中药方剂,观察组单纯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治疗3个月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IFN-γ、IL-2和IL-17、VEGF水平,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IFN-γ,IL-2、IL-17和VEGF的水平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雷公藤合并本院自拟方剂对银屑病疗效较单一使用雷公藤效果更佳.

    作者:张锋;卢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

    中医传染病学是传统中医与现代传染病的有机结合,为现代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根据目前中医传染病学的发展现状,结合所在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作者:李青雅;郭会军;徐立然;李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方剂学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

    本文介绍了方剂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几年来建设与管理中的一些做法,阐述了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对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强调只有建设高水平的重点学科实验室才能促进所支撑的学科快速发展,为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科建设搭建平台,大力推动学科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高水平人才培养.

    作者:刘丽;李军;范颖;马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西医院校中药药理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本文基于中药药理学教学本身的特点,结合西医院校背景下中药药理的教学现状,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几点改革的措施,从突出重点,注重中西医理论的联系;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采用多样性教学;多介绍中药药理研究新进展;注重实际运用,突破传统考试模式4个方面提高西医院校的中药药理学教学的效果.

    作者:彭求贤;莫志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就业为导向的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根据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结合现代中药产业发展需要,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专业以专业调研报告为依据,基于主要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等方面,校企联合修订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具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沈伟;何方正;张钦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