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敏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熏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高位复杂性肛瘘并行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熏洗组)和观察组(中药熏洗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的疼痛、渗液、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与观察组创面疼痛、渗液情况在术后第7天无明显差异性,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创面疼痛、渗液以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在术后第14天均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观察组明显缩短.结论 运用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熏洗能有效缓解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渗液等症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在术后创面愈合方面具有疗程短、痛苦小的优点.
作者:吴荣发;王坚;魏晓丹;李小玲;罗观洋;陈惠文;王美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中老年不同年龄阶段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素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方法 筛查45岁以上具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临床症状调查,利用MMSE、MoCA、CDR评价认知功能,根据频数分析,保留出现率≥15%的四诊信息,提取公因子,分析其证候要素.结果 将392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三个年龄段,45~59岁患者病位主要在肝,病性以血虚、阴虚为主;60~74岁患者病位主要在心,病性以血虚、气虚和血瘀为主;75岁以上患者主要病位在肾和脾胃,病性以阴虚、痰湿为主.结论 三个不同年龄阶段患者都以脏腑的气血亏虚为其病理基础,痰湿、血瘀是其主要病理因素.
作者:郭闫葵;宋锐;曹晓岚;张允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4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15例(35.72%),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在治疗后都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肢体各项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琴;刘梅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三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较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能有效提高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以小建中汤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应用以小建中汤治疗,对照组应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用药物副作用于治疗6周末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末,两组内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90.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建中汤治疗轻中度焦虑疗效优于舒肝解郁胶囊,不良反应较舒肝解郁胶囊轻.
作者:张玉莲;桑希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数字化医院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方法 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数字化病案管理的分析,探讨病案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 医院在实行病案数字化管理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有序开展相关工作.结论 医院相关人员切实重视、加强管理、增强业务能力,高质量数字化医院病案的目标必将实现.
作者:逄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以课文《后一片叶子》为例,针对中医专业学生,在课堂设计上围绕“寻死之因”和“生机之由”两大问题,从文中病人思维、病人护理和精神力量三个方面,做了相应的中医阐释,以期学生在加深课文理解的同时,提升运用中医阐释现象的能力,终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出路.
作者:任俊伟;李涛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0例CPS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身痛逐瘀汤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情况.结果 二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8.97%,对照组有效率为63.64%,两组相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张旭剑;贾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为了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病理学实验技能,在多年的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和弊端,从调整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以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适应新形势下病理学实验教学目标,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中医药专业人才.
作者:张亚楠;赵海军;夏雷;郑志娟;王世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基于中药药理学教学本身的特点,结合西医院校背景下中药药理的教学现状,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几点改革的措施,从突出重点,注重中西医理论的联系;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采用多样性教学;多介绍中药药理研究新进展;注重实际运用,突破传统考试模式4个方面提高西医院校的中药药理学教学的效果.
作者:彭求贤;莫志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在癫痫病人视频脑电监测过程中给予护理,保证监测质量及患者安全.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视频脑电监测的68例癫痫和疑似癫痫病人进行监测前健康宣教及药物干预;做好各种诱发试验和癫痫发作时的抢救工作及护理安全措施.结果 57例癫痫病人的致痫灶波形得到完整记录,全部病人安全度过癫痫发作过程,无发生意外.结论 视频脑电监测是确定癫痫致痫灶的一种主要检查项目,应加强病人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让患者安全顺利的完成检查.
作者:叶巧瑜;陈捷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胃炎是指胃粘膜的炎症病变,有急性和慢性胃炎之分,慢性胃炎又多达7种.中医学称之为胃脘痛、伤食、胃痛、心痛等,多由饮食不节或感受寒、湿、署而阻于中焦,致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也因嗜食辛辣生冷、酗酒或忧思恼怒气机不畅等所致.埋线治疗主穴:中脘透上脘、脾俞透胃俞、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太冲.重视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慢性胃炎诊治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杨才德;赵达;于灵芝;包金莲;张晓红;樊建林;周承蕊;朱立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12例),一组为中医三联疗法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结果 中医三联疗法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97.32%和73.21%),治疗后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且高于治疗前,改善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三联疗法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尽礼;张礼辉;高腾;彭宏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医传染病学是传统中医与现代传染病的有机结合,为现代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根据目前中医传染病学的发展现状,结合所在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作者:李青雅;郭会军;徐立然;李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提高儿童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手术后护理并发症.方法 选择经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儿童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与措施.结果 经过正确的治疗和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30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均未发生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充分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曹红;徐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和宜膏外用促进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改善疼痛、肛缘伤口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Ⅲ度至Ⅳ度混合痔行PPH加外痔切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使用和宜膏纱条敷创面;对照组使用凡士林油纱敷创面.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5),具有可比性.结果 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1);治疗组术后疼痛时间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1);治疗组术后肛缘伤口水肿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和宜膏外用促进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缓解疼痛及肛缘伤口水肿临床疗效显著,疗效优于凡士林油纱外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时永豪;陈强;覃秋玲;刘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配合中药口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常规静滴,并配合中药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两者的疗效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临床症状、主要检测指标比较中,对照组、治疗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应用丹参川芎嗪配合中药口服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几种常见的鸡内金提取方法进行研究,从而筛选出佳提取鸡内金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方法 本实验通过2种常用方法的提取方法——热浸法、超声提取法对鸡内金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采用热浸法提取鸡内金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比较稳定准确.结论 5 g生品鸡内金,在温度85℃下,回流提取2h,此法为生品鸡内金药材佳提取方法.
作者:金伶佳;贾天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分析前臂双骨折采用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前臂双骨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治疗,观察组30例为牵引下旋转分骨联合中药治疗,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臂双骨折患者采用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促骨折功能早日恢复,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严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医学专业课晦涩难懂,传统的授课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影响授课效果,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运用Excel频数、频率统计得出结论,新生期望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下,一位知识渊博、有一定文化底蕴的老师通过“医案举例”的教学方法授课,不仅讲授理论知识还要传授临床经验.
作者:苏联军;李杳瑶;谢雪姣;艾碧琛;易亚乔;肖碧跃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