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周建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68例COPD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盐酸氨溴索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3.5%,总有效率达到94.1%,对照组显效率38.2%,总有效率8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严巨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HAMD、S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明显.
作者:东颖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为机体对某些变应原(亦称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已成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抗组胺药对控制鼻痒、喷嚏和鼻分泌物增多效果较好,而对控制鼻塞症状,无论是全身或局部用药,效果均不佳.近3年来我科采用曲安奈德注射下鼻甲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耿喜娥;刘忠慧;王爱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对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辅助价值,提高临床急腹症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57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腹症患者,均行64排CT平扫+三维重建,总结分析CT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57例患者中CT发现28例真阳性,24例真阴性,3例假阴性和2例假阳性,诊断阑尾炎的特异性、敏感性为94%和89%.结论:64排CT横断位结合三维重建可显示阑尾全貌及其周围情况,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毛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降温贴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30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ICC)穿刺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方法护理基础上于置管后外敷降温贴.并对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实验组为0,对照组为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温贴外敷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护理工时等优点.
作者:周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通过分析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的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良好,显示近端及远端分支非常清晰;对轻度冠脉狭窄的准确性较高.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具有高质量图像和诊断的准确性,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郭佳;姚传顺;杨世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照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生活习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半年,观察组在饮食、禁烟禁酒、合理锻炼、正常作息、服药依从性等生活习惯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临床效果确切,根据患者自身特点,提供个性化循证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乐于接受护理人员护理,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农村籍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照护需求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0例农村籍初诊乳腺癌住院患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对患者进行测定与评定.结果:农村初诊乳腺癌患者主要有三个需求:对及时规范的治疗与护理的需求;对情感与社会支持的需求;对疾病康复知识的需求.结论:农村初诊乳腺癌患者的需求具有阶段性、持续性,护理工作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工作应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期,体现护理工作的连贯性.
作者:胡英彩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优点及术前评估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4月运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39例患者及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32例患者做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发热率低、恢复快,且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较开腹手术优点多,值得推广应用.但因卵巢病变的复杂性,故术前评估是关键.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使用脊柱外固定矫形器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矫形器使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达到固定和矫正目的,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对使用脊柱外固定矫形器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保证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痛苦,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许春凤;徐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在四肢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1年12月DR平片检查后阴性,但临床怀疑骨折的病例36例,所有病例行螺旋CT扫描及MPR图像重组.结果:所有病例均见关节积液及软组织肿胀,明确骨折30例,未见骨折6例.结论: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技术,能直观的显示四肢关节的解剖关系,明确有无骨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吴春华;金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1],而对于肝癌的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的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的诊断,其中尤以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现象(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为主要检查方法[2,3].本文主要通过分析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前及术后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的对比,来探讨CT、MRI等影像学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估的准确性及敏感性,为临床提供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术后随访提供有效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王君东;杜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时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半住院引产的中期妊娠妇女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引产;实验组40例,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同时予米非司酮口服,用药一段时间后对两组孕妇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实验组有效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胎盘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胎盘残留率少于对照组,两组产后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无差异.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利凡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金明;应海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经断前后诸证即西医学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由中年进入老年的一个过渡阶段.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此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笔者自2009年7月-2012年5月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成汤剂加减治疗此症的阴虚内热型,临床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希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患者行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2例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对保障手术成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盖炼炼;王中海;单莉莉;卓蓉;熊慧娟;乐爱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抗菌素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我社区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68例急性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68例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使用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有效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7.0%,在退热、止咳、肺部啰音消失、X 线片炎症吸收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小儿急性肺炎采取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不仅疗效好,而且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经济实惠,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彭静;周建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对卵巢功能及生育结局的近期影响.方法:在我院因不孕就诊患者输卵管妊娠121例,均行腹腔镜手术,行输卵管切除37例、输卵管切开取胚41例、部分输卵管切除43例,于术后1个月(月经第2~3天)、3个月(月经第2~3天)抽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并与基础激素水平比较,术后随访共2年了解其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FSH、LH均增高、E2下降,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排卵率为82.45%,术后妊娠率为39.62%;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患者及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排卵率分别为91.32%、89.51%,术后妊娠率为43.62%、45.71%;与输卵管切除术患者相比,排卵率及术后宫内妊娠率均稍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病变的情况是决定手术方式的关键因素,尽量保留输卵管可以保留卵巢部分血供,避免影响手术后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黄诗敏;黄浩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无痛分娩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1月-2012年5月,将ASAI~II级,要求中期妊娠引产无痛分娩的患者100例,实施CSEA无痛分娩.结果:麻醉效果确切,将罗哌卡因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无痛分娩可行.结论:将罗哌卡因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分娩,可使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产程明显缩短,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毕晓红;牟相林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76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抗生素敏感性.方法:采用郑州安图深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分离鉴定和药解分析.结果:761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感染272例,占35.7%(272/761);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占74.6%(203/272);人支原体(Mh)阳性率占5.9%(16/272);Uu合并Mh 感染阳性率占19.5%(53/272).女性患者Uu阳性162例占59.6%(162/272);男性患者Uu阳性41例占15.1%(41/272)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斯帕霉素、壮观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环丙沙星.结论:支原体耐药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加强培养及药敏监测对规范诊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纪小亭;李雨松;曾东晓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总结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VSD治疗的53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VSD负压治疗后所有患者创面均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面血运情况良好,无创面感染发生.结论: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配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创面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钟华琴;王海兵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