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联合氟尿嘧啶对肝癌细胞的作用

王尧;陈宏;郭志刚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 肝细胞癌, 细胞周期, 氟尿嘧啶
摘要:目的 研究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转染联合氟尿嘧啶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2000将质粒pEGFPmfn2、空质粒pEGFP–N2分别转染HepG2细胞,实验分三组:重组质粒pEGFPmfn2转染HepG2细胞为实验组,空质粒pEGFP-N2转染HepG2细胞为阴性对照组,HepG2细胞为空白对照组.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mfn2基因转染联合5-氟尿嘧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结果 经脂质体2000转染后,RT-PCR结果显示转染mfn2基因的HepG2细胞基因组中存在有目的 基因特异性片段,表明转染成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转染后细胞中有Mfn2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分布检测的结果表明,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转染pEGFPmfn2组G0/G1期所占比例为(83.2±1.5)%,明显高于转染空质粒pEGFP组与对照组G0/G1期所占比例(P<0.05).MTT法检测结果提示转染mfn2基因的HepG2细胞可增强化疗药物氟尿嘧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联合氟尿嘧啶作用肝癌细胞能够加强氟尿嘧啶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肝癌细胞对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良性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同时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26例报告

    目的 评价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开放手术的同时行经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26例伴有可复性腹股沟疝的BPH患者,采用补片修补,行经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然后按常规方法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结果 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0年,1例术后14个月出现腹股沟疝复发,复发率3.8%,其他25例未出现感染和腹股沟疝复发.结论 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同时行经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肯定 ,对老年患者更有意义.

    作者:廖华东;梁成军;王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offa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Hoffa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Hoffa骨折患者1例保守治疗、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5例均获随访,时间13~31个月.功能恢复参照Letenneur方法进行评估:优良3例,可2例.结论 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以膝关节屈曲外翻位损伤多见,外髁发生率较高.X线对诊断价值有限,多借助CT检查.治疗原则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作者:齐武松;许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手指掌侧瘢痕挛缩手术治疗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小儿手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邻指掌侧瘢痕挛缩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儿童手指掌侧瘢痕挛缩畸形16例19指,作者采用包含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侧方岛状皮瓣进行修复,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6例19指皮瓣均成活,并全部获得随访,皮瓣两点分辨觉2~6 mm,患指主动活动正常或接近正常,健指植皮区均成活,活动正常.结论 小儿手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邻指掌侧瘢痕挛缩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红卫;姬亚飞;吴卫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空肠营养管在168例胃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空肠营养管在胃手术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168例胃手术应用空肠营养管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68例病人术后无吻合口瘘.胃瘫8例,全部通过保守疗法治愈.结论 空肠营养管可有效预防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对腹部内脏功能的损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空肠营养管使用方便、经济又安全有效,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秦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术期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的常见病种之一,好发于体型较瘦的年轻男性,多数患者为肺大疱破裂所致.传统的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易复发,行开胸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期长.

    作者:刘世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前列腺手术中的应用

    舒适是一种主观感觉,作为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身心舒适的条件,并通过相关的护理活动来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求,这对于在施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是非常必要的.让病人感到大程度的舒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也是评价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我们对150例前列腺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宫腔填塞治疗产后出血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填塞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1900至2005年间因产后大出血行宫腔填塞治疗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宫腔填塞治疗产后出血全部成功,无一例切除子宫或盆腔感染.结论 宫腔填塞是治疗产后出血极为有效、安全的措施之一.

    作者:何爱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合并粗隆间骨折

    目的 探讨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部间骨折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4月至2007年7月收治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例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并骨折复位固定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20例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较好3例,良1例,差1例,恢复率为98%.结论 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并骨折复位固定对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综合治疗,既保证了骨折的复位、固定和愈合,同时又彻底解除了股骨头坏死带来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双重困扰,较以往的单纯固定骨折但后遗髋关节疼痛或者分期手术处理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有明显优越性.作为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军;高书图;陈洪干;侯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和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154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154例患者,151例治愈,3例好转出院,治愈率为98.1%.结论 经过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护理,可使住院时间缩短,各种并发症减少.

    作者:汪粉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对两例Hellp综合征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例患者术中基本平稳,术后痊愈出院;1例患者术后死亡.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全身麻醉或者椎管内麻醉都可用于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行剖宫产手术.

    作者:周世勇;蒿岁雪;张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门诊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的心理研究

    目的 了解门诊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迫切的需求和顾虑,为制定及时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60例进行心理调查分析,SCL-90还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门诊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①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指数和各个因子分多高于个全国常模.②SAS和SDS评分均提示:存在明显焦虑或抑郁情况.结论 ①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且随着骨折的愈合心理障碍程度明显减轻.②采取及时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创伤是必要的.

    作者:莫菊英;刘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力病的临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入路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本不同术式,将29例分为3组:A组8例,行鼻内镜鼻内、外双径路上颌窦病灶清除术;B组:13例,行鼻内镜鼻内中、下鼻道双径路术;C组:8例,行单纯鼻内镜手术.结果 A组8例,治愈率100%;B组13例,复发1例,治愈率92%;C组8例,治愈率100%.3组病理检查均未见窦腔黏膜内有真菌生长.结论 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不论采用何种术式,都要达到既微创又彻底去除病灶,使鼻窦引流通畅和通气的目的 .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初期进食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进食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于术后6 h开始定时定量进食流质及半流质;对照组术后6 h只进食白开水,24 h后进食流质及半流质.结果 术后早进食可使肛门排气时间提前(P<0.05),乳汁分泌充足(P<0.05),提前下床活动(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6 h开始进食流质及半流质可有效刺激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母乳喂养及产妇体力的恢复.

    作者:冯娇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诊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术前改变病人心理应激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分析,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减轻病人心理负担,配合治疗.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抢救生命,赢得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措施.

    作者:薛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绞窄性肠梗阻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经过分析我院10年来所治疗的16例绞窄性肠梗阻病例,找出绞窄性肠梗阻区别于单纯性肠梗阻的一些特征,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统计我院自1997年8月至2007年8月所治疗的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在16例病例中对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统计分析,绞窄性肠梗阻与普通肠梗阻有明显区别.结论 绞窄性肠梗阻有区别于单纯性肠梗阻的一些特征,在临床工作中应予注意.

    作者:薛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防治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的作用

    目的 探讨减少骨科围术期老年患者便秘发生率.方法 对86例老年骨科手术病人采取系统的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便秘发生率明显减少,仅为7.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少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的发生.

    作者:蔡友芳;柴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5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外科手术体会

    目的 总结分析5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外科手术(VAMT)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9年2月期间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58例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单纯肺大疱切除12例,纵隔肿瘤切除3例,肺叶切除及楔形切除22例,胸膜、肺疾病活检15例, 胸膜、肺疾病活检同时行恶性胸腔积液胸膜腔闭锁术6例.结果 58例VAMT手术顺利.肺楔形切除术后持续漏气造成胸管拔除延迟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结论 VAMT和VATS手术一样,比传统胸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VAMT手术可在胸腔镜辅助下应用常规器材操作,比VATS手术耗材少、费用低.

    作者:卢万里;黄壮士;王湛;朱铮;付东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巴通氏骨折经皮闭合穿针术后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目的 探讨巴通氏骨折患者经皮闭合穿针术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全面、准确掌握康复训练方法,制定系统、连续的康复计划,大限度恢复伤肢的功能.方法 术后伤肢麻醉消失后即指导做握拳、手指、关节屈伸活动,每次训练20~40次,每日数次,根据骨折的三期辨症施治,适时调整训练方法和强度.结果 经该方法指导训练,50例患者随访2~3个月,全部患者伤肢功能恢复正常,收到满意效果.结论 该方法是巴通氏骨折患者经皮闭合穿针术后肢体功能重建的有效措施,对患者功能的康复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体会

    目的 探讨胫骨干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对32例胫骨干骨折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0~18个月.结果 32例胫骨干骨折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梁兴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置PICC患者96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应用PICC治疗的96例患者总结分析.结果 PICC留置输液,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穿刺局部疼痛.本组96例患者未出现感染、血气胸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结论 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及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卫锦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