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例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

刘秀振;支振东;祝国辉;李站根

关键词:中老年, 高血压, 中医体质, 分布规律, 眩晕
摘要:目的 对来我院健康体检筛查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探讨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制定中医干预方案奠定基础.方法 对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200份,严格按照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并结合中医师的望、闻、问、切四诊,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回收问卷200份,体质偏颇者149人,占74.5%,平和质占25.5%;偏颇体质中,痰湿质人数多(30.0%),其次依次为阳虚质(16.5%)、阴虚质(13.0%)、气虚质(6.0%)、气郁质(3.5%)、血瘀质(2.5%)、特禀质(1.5%)、湿热质(1 5%).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痰湿质人数多,做好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至关重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岗位的护理伦理学教学分析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开展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护理伦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和基础课程,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道德情感、护理工作实践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来说,在医学院护理伦理学教学中仍存在着学时安排少、教材较少、教学内容混乱、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对此,如何在医学教学改革中,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开展护理伦理学教学成为目前医学院护理专业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基于岗位的护理伦理学教学改革.

    作者:刘道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化瘀消石汤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化瘀消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原理及功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10例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过泌尿系彩超、X线腹部平片、腹部CT及相关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基础上加口服化瘀消石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尿红细胞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5%,复发率为4.6%.对照组有效率为66.3%,复发率为11.3%.治疗组的尿红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消石汤能弥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肾脏的不良反应,明显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排出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研究

    目的 研究中医学中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四个重要问题.方法 根据《内经》记载的和太极拳修炼者真气在体表运动时的生理现象,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生物电原理,分析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的实质.结果 人体中的Ca2+运动和α1肾上腺素的分泌,与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密切相关.结论 真气是人体中的Ca2+运动;经络是Ca2+在体表传递的感觉路线;经脉是由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组织共同组成;循经感传的源动力,是来源于细胞中的Ca2+运动.

    作者:程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专科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

    对我校临床、口腔、护理、康复等四个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取随机的原则,主要调查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构建“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位一体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模式,实现涵盖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家庭影响和自身努力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体系.

    作者:刘春灵;杨旭;张延新;宋文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白花蛇舌草口腔崩解片防治青春痘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白花蛇舌草口腔崩解片防治青少年青春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试验组76例采用白花蛇舌草口腔崩解片,对照组42例用克林霉素胶囊、泰尔丝胶丸、维生素B6片内服,同时外用1%克林霉素凝胶及0.1%迪维霜(睡前外用)疗程均为1周.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0%,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u=1.486 (P> 0.05),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花蛇舌草口腔崩解片能有效地防治青少年青春痘,具有很好开发价值.

    作者:王莉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耳穴压豆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带状疱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的耳穴压豆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止痛,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仅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止痛,并比较2组患者神经痛的缓解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急性期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有助于缓解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急性期所引起的神经痛,且止痛效果优于仅用加巴喷丁胶囊.

    作者:刘琤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41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是否接受中医治疗将81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接骨胶囊联合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骨痂形成、软组织损伤修复、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软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上也有显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江共涛;张斌;李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45例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照自然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布地奈德喷鼻剂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评分(9.1±0.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斌;钟谊芳;洪成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壮筋续骨汤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00例

    目的 探讨并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壮筋续骨汤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00例,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壮筋续骨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壮筋续骨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不良反应率为5%,治疗满意度为99%,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铜板内固定联合壮筋续骨汤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在疗效上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江摩;江新浩;胡伟;郑燕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生临床教学方法探析

    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生临床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效果,本文结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培养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生的独特经验进行分析,从课程设置、临床前培训、多种形式的教学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阐明了教学查房中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应用,这种方法能够促进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强调中西医优势互补,并重视对临床问题的分析和总结.经过上述综合方法的临床教学,使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方面有很大进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王林玉;田蕊;封自慧;张向京;张凤君;苌朝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 将14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经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予以2组患儿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实行中医按摩的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儿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治疗后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血清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体重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中西医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恢复,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何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探索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损害了人类健康.本文将从中西医角度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发病过程、诊断方法、治疗手段、预防等方面进行探索和阐述,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旋静;杨世艳;吴秋成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川芎蜂房汤合外用法治疗偏头痛54例

    目的 观察采用自拟“川芎蜂房汤”为主方,辨证化裁内服,配合中药酒精浸泡剂外用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4例应用中药内服加外用联合治疗,对照组51例单用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医药内服加外用联合治疗偏头痛优于盐酸氟桂利嗪,且具有疗效稳定,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作者:黄宁;朱国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七珠展筋散联合平乐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39例

    目的 探讨七珠展筋散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七珠展筋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5.6%,VAS直观模拟量表判断疼痛变化评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七珠展筋散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敬虹;饶耀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癫狂症临床三辨心得

    癫狂是精神错乱,神志失常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脑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精神障碍等都属于此病范畴.笔者列举了肝不充则魂失所养、心阴不足则神失所持、痰火上扰则神不守舍的验案三则.并对本病的中医认识进行了深入讨论.

    作者:徐文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基于中医药博物馆功能的现代教育发展模式探究——以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为例

    近年来,国内的中医药博物馆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伴随着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其教育功能也出现多元化,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博物馆资源,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各项功能,有必要对博物馆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现以长春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例,探究中医药博物馆在大学生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为展示几千年来中医药的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使人们广泛了解我国传统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做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作者:马丹;崔勿骄;马长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冠心病中医防治

    冠心病系属于冠状动脉硬化致使的官腔堵塞或者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的心脏病.其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绞痛、胸闷、心肌梗死.本文阐明中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名、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对预防、急救、治疗、护理等措施,进行论述.在中医学中认为冠心病属本虚标实,标实为寒凝、痰浊、血淤、气滞,本虚为阴阳气血虚亏.针对冠心病的中医防治,还具体介绍了笔者用丹参饮加减,治疗心痛的经验,可供医患参考.

    作者:黄福发;黄福忠;黄俊;黄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苦参素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35例

    目的 分析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两组HA、LN、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LN、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金学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耳穴按压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 研究耳穴按压应用于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普外科行腹腔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日期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按压疗法.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腹胀及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胀及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按压可促进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基于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促进河南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研究

    采用资料收集、抽样调研、专家研讨等方法,探讨开展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对促进河南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认为开展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是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建设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强省、提高健康养老发展水平的需要;河南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良好,具备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条件,应加快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中医护理学、养生学、康复学、全科医学等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作者:禄保平;郭蕊蕊;陈晓乐;吕沛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