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mg/d口服,对照组26例只给予综合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水平、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死亡率、HBV-DNA转阴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改善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阻止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张风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汶川地震震后6个月安县受灾群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症状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PTSD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标准化评定工具,对地震时在安县地区居住的群众,进行DSM-Ⅳ PTSD 诊断检查及相关量表的测查.结果:完成调查的289人中,PTSD筛查阳性率为11.4%.抑郁症状阳性率为23.4%,8.7%报告有自杀观念.灾后6个月PTSD 发生率为11.4%,PTSD组反复更现创伤性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及其他因子分、SDS总分和标准分、SAS总分和标准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地震后PTSD的发生率是11.4%(6个月).PTSD患者无法摆脱精神创伤的痛苦记忆,PTSD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身健康.
作者:孙丽艳;李笑富;白鹰;李建强;王涛;肖成明;蒲劲梅;邹兴贵;李俊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葛根异黄酮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药物低、中、高剂量组,采用1%D-半乳糖100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6周造衰老模型.造模后药物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40mg/kg、80mg/kg、160mg/kg葛根异黄酮灌胃给药8周.用药后水迷宫法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后随将大鼠处死取海马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结构.结果: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所占距离百分比明显增高;光镜下,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锥体细胞明显减少,细胞排列稀疏,细胞核体积明显减少,结构不清楚;药物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结构、形态基本正常,细胞脱失现象较少.结论:葛根异黄酮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对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亚奇;王爱梅;田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总结66例股骨颈骨折行皮牵引术患者的护理.术前协助医生做好检查工作;术后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做好生活和基础护理;做好皮牵引的护理;指导进行有效功能锻炼,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本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146例患者在先行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终非手术治疗有效的101例,需手术治疗的 45例.结论:保守治疗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腹部手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出现腹膜炎体征,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夏春晓;赵志峰;冯辉;张新征;晁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8月-2010年6月,对我科收治的梗阻性左结直肠癌患者22例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置入导管后每天用温盐水冲洗及负压吸引,观察肠梗阻缓解率、腹围和引流量.结果:本组患者17例成功放置肠梗阻导管,置管后第3天肠梗阻缓解率为68.2%,平均腹围降至(85±4)cm,平均引流量为(2.4±1)L.结论: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效果显著,能有效解除急性梗阻,使大部分患者能实施一期手术,为急性结肠癌性梗阻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陆妍楠;黎瑞仪;蒋邦好;苏涣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笔者收集2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胆囊癌的超声和CT资料,以探讨其诊断价值.1 材料和方法2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3岁.主要使用 Sequoia512彩色超声诊断仪和GE 16层螺旋CT,层厚2.5~5mm,平扫加增强扫描.
作者:杨建秀;于卫中;刘巍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通过从教育观念的转变、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树立专业价值观、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的培养,使护理人员及护理学生在面临临床复杂病例时能够通过收集多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独立决策,切实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有效的提高护理学生的思想素质乃至整体素质.
作者:陈伟玲;单彩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范围及急、慢性的超声图像特征,协助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分析经超声检查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特征,结合临床及有关文献深入探讨.结果:周围型27例,混合型5例,中央型3例,误诊1例.符合率97%.患肢左侧多于右侧,急性血栓26例,慢性血栓9例.结论:二维和CDFI结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血栓定位,定范围和管腔阻塞程度,亦可观察有无侧支和交通支工放.
作者:杨晓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武警水电部队是一支常年担负国家重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部队,肩负着国家能源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灾害应急救援等多重使命.因部队长期担负野外施工生产任务,条件艰苦、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给部队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有效保障好野外施工项目部官兵的身心健康尤显重要,这是水电部队医务工作者不能回避的课题.
作者:何毅;岑其;辜其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和威胁生命.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临床中对1型糖尿病和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已越来越普及.现临床中常使用的胰岛素品种多达十几种,再加上胰岛素使用频率高,增加了胰岛素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如何使胰岛素治疗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准确、及时,是病房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作者:何素兰;李慧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予多西他赛及顺铂(DP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d1;顺铂75mg/m2静脉滴注,d1,21d为1个周期,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25例,无变化(SD)28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CR+PR)46.9%.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一、二线治疗方案.
作者:谢彦;陈冬波;王保庆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通过对狂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病原因分析,阐述了对狂犬病患者的各种护理、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对自己进行自我保护的各种措施以及加强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从源头上控制狂犬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姗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疾病,它与肿瘤、心血管病并称人类三大杀手,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大大下降,但脑卒中幸存者中约有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在我国的国情下,因为经济的原因,大多数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直至康复,多数人带着残疾回家,致使其生活质量下降,有的患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这部分患者及家属非常希望医务人员能给予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相应的康复和护理知识.
作者:陈春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以2010年1-10月本院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99例为观察分析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高压氧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9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43例、有效49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43.4%,总有效率为92.9%.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护理与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与康复的认知水平,引导和规范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行为,使其精神放松、心境平和地接受治疗,从而提高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麦燕芳;麦敬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门新兴临床学科,如何提高中西医儿科教学效果是本文探讨的重点.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就大专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儿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以期交流学习.
作者:闫艳;杨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局部紫外线照射的物理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对我院皮肤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4例带状疱疹患者使用更昔洛韦0.25g,1次/d,联合局部紫外线照射治疗,1次/d,于治疗后1d、3d、7d观察患者止痛时间、VAS评分、止疱时间、皮肤结痂时间、皮疹特征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本组64例患者,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皮肤结痂时间分别为(3.7±0.7)d、(2.7±0.5)d、(4.8±1.3)d,治疗后3d、7dVA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改善上,显效者59例(92.2%),好转者5例(7.8%),无效者0例(0%),总有效率100%,3例出现头晕,4例出现胃部不适,3例出现照射部位灼热感,2例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局部紫外线照射的物理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治疗方法简便,疗效甚佳,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黄富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对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术前发现的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59例患者进行综合性的低体温护理,并与既往类似病例26例进行对比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的肛温及休克指数.结果:进行综合性低体温护理的实验组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肛温上升,休克指数降低,与术前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中30min肛温及休克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休克指数与对照组同期休克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早发现并纠正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患者术前的低体温对稳定术中循环功能有益.
作者:邓睿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我院眼科2008年4月-2010年10月应用一次性注射针头经前房后顶法取无磁性角膜深层异物33例(33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3例(33眼),右眼17例,左眼16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5岁.玻璃异物15例,植物性异物11例,砂石屑7例,平均异物大小为1.5mm2,异物大者为2.3mm2,小者为0.9mm2,异物均深达角膜后弹力层.
作者:肖玲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脑出血、脑挫裂伤等常需开颅并去骨瓣减压,术后均会使大量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混充在脑脊液内,严重会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发生脑积水,导致患者原发病去除后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而及时有效地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是此并发症预防治疗方法之一,现总结有随访资料的15例此类患者,介绍如下.
作者:田书娟;邓淑凤;王利民;解雄伟;王满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