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升金
目的:探讨童式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2例患有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并施行童式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采取相关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生理、心理护理及出院后指导.结果:经术后随访,32例患者均已治愈,目前尚无复发病例.结论: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术前准备、术中安全护理、术后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这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实施及达到良好的预后.
作者:方惠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胫腓骨骨折行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结果: 16例患者平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8个月,无一例发生钉孔感染、松动、骨折延迟愈合、膝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的保障.
作者:宋桂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孔胃管留置长度多少才更合适临床进行胃肠减压、鼻饲食物及药物的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6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按抽签法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留置胃管长度为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再加13cm,对照组采用教科书上要求的留置胃管长度为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两组病人早期行胃肠减压,一周后行胃肠内营养及胃管内注药.结果:病人发生食管内药物、食物滞留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食管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多孔胃管进行胃肠减压、鼻饲食物及药物的病人置胃管长度应在常规长度上加13cm,可以使胃肠减压更充分,发生食管内药物、食物滞留(甚至食管堵塞)、食管炎情况少.
作者:代高英;李胜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大多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传统的静脉或皮下给药会大大增加低血糖风险,目前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给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安装胰岛素泵的护理特点及疗效,我院2008年起给24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MiniMed胰岛素泵及治疗,进行了心理护理和术前、术后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术后恢复顺利,切口愈合好.现将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伦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褥疮(pressureulcer)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褥疮的治疗护理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每一位患者都有其特殊性,医护人员要针对特点做出整体的评估,制定出妥善的护理措施并适时实施,以期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华亚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SUAE)在难治性产后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明确3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出血部位,采用SUAE栓塞止血.结果: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经SUAE治疗后一次性止血成功.结论:应用SUAE诊断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诊断明确、止血快、安全有效的特点.
作者:曹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间收治的52例老年患者LC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完成LC48例,中转开腹手术4例,发生并发症3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老年患者LC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顺民;张玉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单纯使用咪达唑仑、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ASA I~II级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n=20),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组(MS组,n=20).腰硬联合阻滞选择L2~3穿刺,腰麻药为0.5%布比卡因2.5ml,硬膜外追加麻药为2%利多卡因,调整麻醉阻滞平面达T7.M组于消毒前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mg/kg;MS组消毒前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6mg/kg和舒芬太尼0.2μg/kg.给药后10、30、60、90min记录患者OAA/S(改良警觉/镇静观察法)评分及遗忘程度.同时观察术中体动、恶心、呕吐、呃逆等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30、60min,M组OAA/S评分高于MS组(P<0.05);两组患者均能达到良好的遗忘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 M组中有8例患者在术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体动,需给予相应的处理;MS组所有患者在术中均未发生体动.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咪达唑仑,能有效地预防术中内脏牵拉引起的不良症状.
作者:傅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散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盲给药,疗程8周.结果:活血益气散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7.81%,明显优于对照组(54.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及血小板聚集率等药后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益气活血散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作者:卢亚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 年9月-2009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13例13侧.其中左侧8例,右侧5例.结果:术后梗阻均解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安全、有效,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朱孝军;龙卫兵;张伦中;陈晓峰;许良余;胡剑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临床诊治的37例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感染患者采用SMECO治疗的护理,配合消毒隔离、心理护理、症状护理等措施.结果:37例中治愈25例,好转8例,住院期间死亡4例.结论: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使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心理负担加重,死亡率增高.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解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1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18例(30.0%),恶性肿瘤37例(66.1%),交界性肿瘤1例(3.9%).术中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失血性休克;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MODS.随访47例,1年生存率为83.0%,3年生存率为53.2%,5年生存率为29.8%.结论:术前评估对制定手术计划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为术前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完整、整块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对复发病例应争取再次手术切除.
作者:刘海旺;刘旭东;王晓明;丁守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顺产妇的会阴侧切及会阴裂伤采取不同缝合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对两组顺产妇的会阴侧切及会阴不同程度裂伤采用美容缝合和普通缝合,通过临床对比研究.结果:美容缝合可减轻产妇术后牵拉疼痛,使产妇在产后较短时间内下床活动,轻松采取坐式哺乳,而且切口或裂口疤痕小,外观美,不影响性生活.结论:美容缝合法运用到会阴侧切中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深受广大产妇欢迎.
作者:高伟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双黄连注射液主要成份为金银花、黄芩、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细菌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作者:陈建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针对癌症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消化系统症状,采取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措施,解决此类患者膳食营养问题.方法:观察统计了化疗期间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类型和发生率,对出现的症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饮食指导.结果:有效饮食护理对缓解化疗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效果明显.结论:临床护理人员要与营养师和患者家属合作,给化疗期间和化疗后的癌症患者提供合理、足够的膳食营养.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和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成本-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附属医院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疏血通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疏血通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成本-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成本-效果分析中,疏血通组获得单位效果的成本低.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出发,在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可获得较好疗效且医疗成本较低.
作者:曲震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前,公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广泛,而在实践中却发现输液完毕留置针按传统的方法固定后,很多患者在自由活动时或夜间休息时,无意中将留置针拔掉,引起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肉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
作者:朱丽萍;姜勇;贾玉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解决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问题,以预防湿疹与压疮的发生.方法:将百雀羚护肤脂与呋喃西林扑粉联合使用,并配合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营养支持等.结果:可有效地预防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湿疹、破溃,降低压疮的发生.结论:百雀羚护肤脂联合呋喃西林扑粉护理干预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疗效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张海霞;杜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山西阳泉二矿煤矿工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年龄在20~54岁的5 430名煤矿工人的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进行测定.结果:山西阳泉二矿煤矿工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6.26%,并与年龄、饮酒、吸烟、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教育水平呈负相关.该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7.03%,治疗率为21.95%,控制率为7.87%.结论:山西阳泉二矿工人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低,应加强对煤矿工人高血压病的防治力度.
作者:李慧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