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

张心范;李玉红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症, 气道反应性增高, 气道高反应性, 症状反复, 有害气体, 炎症疾病, 过敏源, 胸闷, 咳嗽, 粉尘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这种气道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气道高反应性导致胸闷、咳嗽、喘息等.哮喘症状反复出现多在接触粉尘、有害气体等过敏源后发生.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力月西、芬太尼复合全麻诱导的体会

    目的 探讨丙泊酚、英诺弗、安定和丙泊酚、力月西、芬太尼,两组复合配方在全身麻醉诱导中的比较及体会.方法 本组180例,丙泊酚、英诺弗、安定为A组90例,丙泊酚、力月西、芬太尼为B组90例,两组年龄、病情、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用药后,A组意识消失时间为(39.2±6.6)s,B组为(35.5±2.8)s.A组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诱导后2 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正常水平以下及插管后5~ 10 min回升超过术前水平的异常病例,A组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用量2 mg/kg,B组用量为1~1.5 mg/kg,B组明显低于A组,生命体征各参数的改变B组低于A组.结论 实践证明,B组配方优于A组,用于全身麻醉诱导更具合理性.

    作者:刘相军;刘学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1998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对120例肝脓肿病人予以B超引导下肝脓肿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 本组120例病人共进行135次穿刺置管引流术,效果满意.结论 B超引导下肝脓肿穿剌置管引流术简便、安全、住院时间短、费用少、并发症和死亡率低,可用于治疗大多数肝脓肿.

    作者:韩孝锋;张淑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牙龈瘤6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牙龈瘤而保留患牙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在牙周洁治的基础上,将瘤体彻底切除,对病变周围骨组织及牙周组织进行修整,保留患牙.结果 经术后3年随访,66例患者附着龈良好,无炎症,无牙周袋形成,X线示牙槽骨未见破坏吸收,牙齿稳固,牙瘤龈无一例复发.结论 手术彻底切除瘤体而保留患牙,此法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高艳霞;尹杨;陈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具体护理对策.方法 对107例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胸心血管外科和肝胆外科.全麻插管术后呼吸道感染感染率明显高于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者;60岁以上高龄患者较中青年患者更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环境因素也可以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结论 对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要针对其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白秀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ilon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6年4 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Ruedi-Allgower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将46例分成两组,A组17例,为Ⅰ型及Ⅱ型软组织损伤较轻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B组29例为Ⅱ型及Ⅲ型软组织损伤严重者,行两阶段分步治疗.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30个月.46例均骨性愈合.A组Ⅰ型、Ⅱ型优良率分别为85.7%、80%,B组Ⅱ型、Ⅲ型优良率分别为78.6%、60%.结论 根据骨折情况及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适宜的治疗及手术时机是Pilon骨折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李跃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引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地位

    2004年7月至2006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2例,其中手术中行腹腔引流47例(42%)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7例,男11例,女36例,年龄35~63岁.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41例,急性胆囊炎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5例.

    作者:张玉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张力性气胸的观察及护理

    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为气管、支气管或肺损伤处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使伤侧肺严重萎陷,纵膈向健侧移位,使健侧肺受压,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严重障碍[1].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种脐型不同清洁方法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切口渗血渗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变传统备皮清洁剂,不同脐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方法 将病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于手术前一天分别用消毒棉签蘸取不同的清洁剂对不同类型脐孔进行皮肤清洁准备.结果 松节油清洁深型脐孔易引起切口不良反应.结论 该方法对减少腹腔镜手术患者脐部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戚艳丽;李军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早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EVA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0年4月至2006年6月5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TUEV AP早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手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共 89例,其中尿路感染12例,尿道狭窄18例,术后出血23例,轻度尿失禁5例,拔尿管后早期排尿不畅29例,电切综合征2例,89例患者均经有效的护理措施,痊愈出院.结论 采取严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是预防和治愈TUEVAP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新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无脱垂子宫阴式切除78例观察

    阴式手术因其微创、经济、不影响美观而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1].我院致力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10余年,近年来用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治疗无脱垂子宫病变收到以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兰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癌症放疗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观察癌症放疗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以便针对性实施治疗.方法 选择住院7~14 d的167例病人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进行调查 .结果 需法语依次为感情交流98%,检查用药97.6%,保健知识94.7 %.结论 癌症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病人需求,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放疗目的.

    作者:贾桂荣;周文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防治

    目的 探讨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全组30例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空肠袢的浆膜修复胆管缺损、胆管端端吻合术、肝管空肠Roux-Y型吻合术等.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术中发现胆管损伤 10例,即行修复或重建,术后优良率80.0%;术后发现胆管损伤20例,术后长期优良率75.0% .结论 术中发现的胆管损伤应即刻手术,早期发现胆管损伤以分期手术为主.重视保留胆道生理通道术式,提高对T型管引流和作用的认识.胆管重建时,高位肝管空肠Roux-Y型端侧吻合术是值得选择的术式.预防损伤更为重要.

    作者:唐仲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选择2006年7月至10月间在我科实施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共128例作为观察组,而将2005年7月至10月同期未实施临床路径的128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程序实施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通过临床路径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可以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卧床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促进病人及早康复.

    作者:董战鹰;徐崇娟;苏亚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护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监护的作用.方法 选择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监护组患者入院或开颅手术后行ICP监护;对照组患者根据常规神经外科治疗,未行ICP监护.结果 监护组脱水剂应用时间和剂量均低于对照组.监护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连续性ICP监护,可及时发现颅内继发性病变,有利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王小刘;李素玉;唐毅彬;赵晓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0例

    目的 探讨采用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8月至2005年7月,对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均达骨性愈合,6~13个月后去除内固定物.膝关节功能按胥少汀评分法优23例,良7例.结论 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可解剖复位,固定牢固,术后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陈鹏涛;蒋百川;王强;王静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征.方法 1995年至2005年共收治4例患者,男1例,女3例,平均年龄5岁,部位:股骨颈1例,髂骨1例,胫骨上段2例,均为单发.结果 3例行病灶刮除植骨,1例行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术.经病理检查为骨嗜酸性肉芽肿.均在术后3个月愈合,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本病为郎格罕氏细胞增多症,病灶刮除植骨加内固定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董学亮;李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13例临床观察

    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处骨折13例 ,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9~58岁;髋臼后壁骨折并髋关节脱位1 例,内踝骨折8例,后踝骨折2例,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2例.

    作者:郭院生;韩书勇;齐利海;孙世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病理妊娠的临床观察

    中期病理妊娠引产在临床上常见的方法是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法,但有引起刺入胎盘及导致羊水栓塞的可能,还可能导致宫内感染及药物性发热等副反应,有引产失败、产道损伤、妊娠产物残留的可能.

    作者:王荣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原有的普通静脉输液的弊端,方便了医护人员,同时也避免患者的诸多不便.浅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一种上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的先进新型输液器材.

    作者:熊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以来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96例 .结果 9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按Klemm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95.8%.结论 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理想办法.

    作者:谢宗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