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瑞吉贴膜治疗癌性疼痛的观察护理

马继红;屈清荣;王云霞

关键词:芬太尼, 恶性肿瘤, 疼痛,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多瑞吉贴膜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晚期疼痛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解2005年2月以来用多瑞吉贴膜治疗晚期癌性疼痛37例的护理.结果 37例患者用药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维持时间39~72 h,平均维持时间63.2 h.结论 多瑞吉贴膜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小.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高频热疗治疗35例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 患者均采用HG-200体外高频热疗机,频率约为13.56 MHz,通过高频震荡电磁场作用于人体,产生内热及高频电磁场效应.对患者热疗前的充分准备,热疗过程中的严密观察和热疗后的护理非常重要.结果 19例病人3~5次热疗后青紫消退,疼痛基本缓解.14例病人7~9次热疗后其症状基本消失.1例病人损伤破损溃烂至骨膜,经换药+热疗35次后伤口愈合较佳.1例病人1次热疗后放弃治疗.结论 通过对体外高频热疗治疗35例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认为体外高频热疗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方法简单方便,病人乐于接受,护理措施切实可行.

    作者:吴志芳;文安笑;张本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相关因素的干预及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化疗病人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146例化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6例采用静脉留置针滴注化疗药物,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头皮针静脉输液法滴注化疗药物.结果 实验组药物渗漏率3.38%,对照组为29.72%.结论 采用静脉留置针滴注化疗药物,通过相关因素的干预护理,大大降低了化疗病人的静脉外渗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例带血管蒂阑尾在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阑尾在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回盲肠可游离移位对回盲肠进行松解移位,保留阑尾动、静脉,进行较远距离阑尾移位行阑尾输尿管吻合术,代替输尿管缺损.结果 1例中下段输尿管缺损5 cm,1例中下段输尿管缺损8 cm,经阑尾代输尿管吻合术,均恢复顺利,未出现尿瘘、输尿管吻合口狭窄、肾积水等并发症.结论 带血管蒂阑尾移植用于修补输尿管中下段缺损操作简便,不需血管吻合,效果良好.

    作者:陈辉;程晓燕;程文龙;孟博;李炳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

    头先露不能以枕前位分娩者,称胎头位置异常,胎头位置异常发生率高,处理不当时,对母婴危害极大,现分析我院192例头位难产的临床资料,探讨头位难产的分娩方式.

    作者:李凌云;刘培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5例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仅次于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晕切口治疗乳房良性肿瘤1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乳房良性肿瘤的佳切口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乳晕切口治疗乳房良性肿瘤1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切口外观满意.结论 乳晕切口基本满足乳房良性肿瘤手术,术后外观满意,符合现代美学要求.

    作者:沈克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26例腹部创伤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在基层医院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腹部创伤的诊治临床资料,对腹穿、B超、CT以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等在诊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腹部创伤患者腹穿阳性率90%,B超阳性率60.3%,CT阳性率90%,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变化阳性率95%.结论 腹部创伤诊断以腹部症状、体征为主要依据,腹穿是常用且简单有效的方法.合理应用腹穿、B超、CT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可提高腹部创伤的诊断率,为腹部创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运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肥胖及巨大子宫肌瘤全切术的体会

    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用于下腹部、骨科、泌尿科、妇产科等各种手术均取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本文仅对近几年来的肥胖以及手术难度较大的巨大子宫肌瘤全切术病人的麻醉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汤瑞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4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围术期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术期治疗.方法 对我科自1990年至2004年收治的24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病人围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合理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和激素;尽早拔除气管插管,选用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必要时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作者:张立国;李军;胡红军;陆江;侯夏宝;耿磊;贾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9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并发抑郁症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外伤性截瘫并发抑郁症的康复护理.方法 通过对39例外伤性截瘫并发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患者抑郁症均有好转.结论 以心理康复为核心,辅以其他康复护理措施,外伤性截瘫并发抑郁症康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云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碳纤维与碘附治疗压疮的体会

    目的 总结碳纤维医用敷料与碘附治疗压疮的体会.方法 采用碳纤维医用敷料与碘附联合应用治疗压疮.结果 38例患者压疮全部愈合,短7 d,长15 d.结论 碳纤维医用敷料与碘附治疗压疮疗效可靠.

    作者:白菊平;余莉;陈少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23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0年采用普通手术器械经右腹,沿皮纹小横切口行阑尾切除术2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共230例,除外阑尾脓肿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等患者,年龄在8~60岁,平均年龄28岁,男96例,女124例.

    作者:谭顺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75例

    目的 探讨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75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52例行单侧开颅去骨瓣减压,21例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2例保守治疗.结果 71例存活,死亡4例,存活71例中植物生存5例、偏瘫9例、57例完全恢复或中残.结论 除脑疝晚期,已处濒死状态患者外,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早期快速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是治疗的关键,疗效确切.

    作者:余少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40例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站非手术治疗4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病例资料.结果 36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4例病情进一步加重,中转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对一般情况良好、腹膜炎局限且腹腔内渗液不多的病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多数病例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邢怀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外科治疗

    目的 研究和探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16例患儿,2~16岁,采用Boyd切口显露桡骨小头肱桡关节及尺骨上段,在骨折成角顶部行斜形或楔形型截骨,桡骨小头解剖复位,行尺骨内固定,从肱三头肌腱的外侧游离长8 cm、宽1 cm的腱性部分重建环状韧带,石膏固定4~6周.结果 术后随访0.5~1.5年,优75%,良18.7%,可9.1%,优良率93.7%.结论 尺骨截骨延长,同时用肱三头肌腱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李文俊;林华秀;王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足部毁损伤皮瓣移植的术后护理

    足部毁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组织缺损多和(或)骨关节、肌腱外露,修复难度大,往往需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皮瓣移植进行修复.术后护理要求高,皮瓣能否成活和能否重建足的功能,是难度较大的问题.

    作者:连和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破裂大量出血1例诊疗体会

    肝破裂一般发病急,损伤范围广,对病人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术前诊断,抢救休克,术中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桂敏;姚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情绪的影响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目前治疗乳腺癌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但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疾病本身、家庭、社会等诸多问题,使患者在自我形象、心理、生理等许多方面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围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更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 为大限度的保护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护管理对策,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损伤.方法 对80名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调查和分析.结果 无论在手术室工作时间长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对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的认识不足及恐惧.结论 加强对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的防护管理,对预防手术护士职业性危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沈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诊治和预防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病因、诊治及预防,以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7例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多数病例术前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17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消失,疗效满意.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是惟一治疗手段;首次手术中认清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者的解剖关系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安东;李俊;施开德;利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