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志刚;李树青
目的:讨论急性淋菌性腹膜炎的易感人群,误诊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1990~2002年收治12例急性淋菌性腹膜炎病历资料.结果:误诊为阑尾炎开腹4例,误诊为胃穿孔开腹2例,明确诊断6例.开腹病人行阑尾炎切除4例.12例病人均痊愈.后均经细菌学及PCR检查诊断为淋菌感染.结论:女性由于腹腔通过输卵管、子宫及阴道与外界相通是本病多发的病理生理基础.本病误诊的重要因素是医务人员对其不够重视,病人往往隐瞒病史也是误诊的重要原因.对本病的诊断要重视病史采集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要了解病人的性接触史,常规行阴道分泌物及腹穿抽出液的细菌学检查.本病一经确诊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大多不需要手术治疗,个别病人的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同时建议对患者的配偶进行检查和治疗.
作者:邹景平;汪鑫;熊元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胆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调查了1997年5月~2002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胆道大出血病例26例.对一些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感染性胆道大出血(胆总管门静脉瘘,胆肠瘘,肝内胆道出血)的诊断、手术方法、治疗体会作进一步阐述.结果:26例感染性胆道大出血,4例未经手术治愈,22例经手术治疗的病例中,1例死亡,其余均经术后抗炎止血及胆道冲洗获愈.结论:胆道感染得到控制,胆道出血就会逐渐减少至消失.
作者:贾怡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颅脑损伤的病情复杂多变,须作周密的观察方能及时发现,经综合分析方能正确判断其病情.因此,护理工作量大而难度高,医疗计划能否顺利进行,与护理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程度.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秀丽;宋江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工作量大,急诊多,器械种类繁多,给手术室器械管理和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器械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我院手术室器械管理的办法介绍如下:
作者:马咏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妇科手术多以女性生殖器肿瘤、生殖器损伤、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等病人为多见.由于女性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女性病人的病理变化和对手术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所担任的社会角色的不同,对手术治疗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本文对275例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作出分析.
作者:苏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报告非脱垂子宫阴道切除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2月~2002年6月对49例有阴道子宫切除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症,采用阴道子宫切除术,选择同期45例类似病人采用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结果:阴式组和腹式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无明显差异,阴式组术后疼痛和发热率低,肛门排气早,平均住院时间短,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较高.结论:非脱垂子宫阴道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腹腔干扰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无疤痕,医疗费用低,不需昂贵的医疗设备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
作者:夏玉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恶性肿瘤患者多为久治不愈,情绪低落,没有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在该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影响极大,本文结合我院实际重点谈谈这方面的重要性.
作者:程瑞珍;任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致血胸的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对187例外伤性血胸的致伤原因、损伤程度、并发伤、治疗方法、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愈166例,死亡21例,死亡率11.2%.死亡原因依次为颅脑并发伤、休克、ARDS等.结论:交通事故、锐器伤所致血胸日益增多,临床上早期准确的诊断、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发伤和并发症治疗十分关键,并强调有进行性出血表现的患者手术治疗的及时与否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奔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性康复的影响,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1997年~2000年收治的宫颈癌放疗患者60例,年龄20~60岁.把做性康复指导者和未指导者各30例分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性生活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欲、性生活满意度以及性爱抚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上的压抑与恐惧以及性知识的缺乏是导致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护理干预是帮助患者性康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尹晓红;周蓓蓓;唐国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阴囊中隔带蒂皮瓣翻转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体会.方法:对20例2~20岁尿道缺损长度3.0~5.0cm,应用阴囊中隔皮瓣一期成形手术方法修复,探讨手术应用,并发症预防.结果:20例随诊4个月~3年,均获一期治愈.2例并发尿道狭窄,1例并发尿瘘.结论:阴囊中隔皮瓣翻转一期尿道成形效果满意,并发症少,且较分期手术经济,患者痛苦减少.
作者:刘浩;赵亚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9年6月~2002年12月我科共收治自发性气胸49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讨论如下.
作者:程涛;芦乙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保脾治疗经验.方法:对1987~2000年间有选择的67例脾破裂行保脾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19例,手术治疗48例.单纯缝合修补21例;缝合+脾动脉结扎12例;脾部分切除8例;脾部分切除+脾修补7例.结果:1例修补术后继发出血,经保守治愈,余病例全部治愈.结论:正确掌握手术治疗指征及合理选择术式是保脾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长虹;张朝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胫前软组织缺损伴胫骨外露,创面难以愈合,实为创伤外一科棘手之事.我院自1998年11月~2002年11月双蒂筋膜蒂皮瓣治疗该伤2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怀仁;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86年起,我科应用消毒后食用白糖换药治疗剖宫产术切口感染,效果极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进风;张希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比较,探讨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更能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的子宫切除方法.方法:研究组取2002年1月~2003年2月间行CISH62例,随机抽取的同期本科室开腹子宫切除术60例作为对照组,术前均行排癌检查,观察变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术前一般情况如年龄、体重、估计子宫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手术指征的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②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发热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排气时间有显著差异(均P<0.001),术中出血量较少(P<0.01),但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01),与手术操作的数量程度有关.结论:CISH对机体的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发热率低,排气时间短,恢复快,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子宫切除方式.
作者:崔红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挫裂伤形成脑内血肿的因素和机制.方法;对46例老年脑挫裂伤发展致迟发脑内血肿的临床观察,CT复查.结果:统计同时期老年性脑挫裂伤发生脑内血肿者占同期脑挫裂伤人数的62.2%.结论:老年脑挫裂伤易形成迟发脑内血肿,其发生率伤后24~48h高,病死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作者:汤永德;周相军;翟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全麻与单纯静脉全麻在小儿腭裂整复术中的应用.方法:40例小儿腭裂整复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用静脉复合气管内吸入全麻,B组为单纯静脉全麻.两组病人麻醉诱导药物相同,A组术中间断静推小量氯胺酮的和吸入安氟醚(低流量),B组术中间断静推足量氯胺酮.结果:静脉全麻复合气管内吸入全麻组麻醉平稳,用药量均减少,术毕病人清醒快,与单纯静脉复合全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复合气管内吸入全麻为小儿腭裂整复术提供了一种麻醉平稳,苏醒迅速的麻醉方法.
作者:杨裕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临床表现为疼痛、驼背和骨折等,甚至生理性咳嗽,都可以引起身体的多处骨折.它是一个长期的潜在的病理过程,既有正常人骨折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1].骨质疏松(OP)患者发生骨折是由于骨力学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降低骨骼对抗应力的张力,减轻骨的持重能力,从而并发各种病理性骨折,骨折的危险因素取决于两个方面:即是骨的强度(strength)和骨的应力(stress).骨的强度取决于骨的质和量,而骨的应力则取决于骨结构的几何分布和承重因素[2].骨质疏松症不管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均有一个共同的防治原则,延缓骨量丢失或增加骨量,对症处理和预防骨折的发生.在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骨折的预防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一般护理和药物治疗对骨折的预防尤为重要.
作者:曹爱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减轻了长期输液、每日多次用药穿刺所带来的痛苦,而且为紧急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本着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之目的,针对临床上常用的两种置入静脉套管针的方法,分别置入40人次,其方法与结果如下.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反应性精神病预后虽好,但因其能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破坏血流力学的稳定状态,影响病人的康复,甚至影响到手术的效果,需尽力预防或及时恰当的治疗.本文就21例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反应性精神病的预防与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喜;李小兵;曹保刚;艾红娟;黄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