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通腑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急性脑出血48例

董淑贞;袁春平;李连芳

关键词:脑出血, 活血通腑, 点滴灌肠
摘要:该科自2000年6月~2004年6月,采用活血通腑中药点滴灌肠治疗脑出血4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DSA定位下行食道支架置放术的护理15例

    目的:解除中晚期食道癌病人的痛苦,缓解其吞咽困难.方法:介绍15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人放置食道自膨式内支架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结果:14例获成功,12例基本能正常饮食.结论:食道支架置放术病人重要的是饮食护理,其次是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

    作者:先升萍;贺葵;李显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婴儿抚触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人优生优育观念的增强,年轻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聪明健康,而婴儿抚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能令宝宝健康成长,也是人类初的关怀.2001年我院护理部,在产科病区开展抚触技术,并取得成绩,现将开展此项工作的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淑贤;任洪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程序性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blKheeArthroplast,TKA)已成为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术后的早期康复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些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常由于锻炼不当,而导致功能不能很好的恢复,影响了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影响手术的满意度.我科2003年6月~2004年5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10例,手术后进行早期全面康复锻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锐;杨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非典型川崎病38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97年1月~2004年6月该院收治的38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结果:首诊误诊率达65.79% (25/38),主要原因:仅具备部分川崎病的诊断条件,基层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非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发生率28.95% (11 /38) ,明显高于同期川崎病发生率10.64 % (15/141),P<0.01.结论:提高对非典型川崎病的警惕性,及时做心脏彩超,尽早明确诊断以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的损害.

    作者:赵明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胸膜炎误诊为胆囊炎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6岁,工人.主因间断发热,右上腹疼痛1周入院.根据:(1)患者中年男性,既往慢性胆囊炎病史10余年;(2)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恶心,呕吐及右上腹疼痛,自行在小门诊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来诊.门诊急查血常规回报:白细胞,12.0×109/L;胸腹透:未见明显异常;(3)查体:体温38.8℃,血压120/80mmHg(1mmHg=0.1333kPa),神清,语利,精神差,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率8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腹肌紧张,右上腹拒按,莫菲氏征阳性,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故初步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作者:李卫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轻症社区获得性肺炎61例临床分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其规范治疗对于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极为重要.为了解该院普通内科CAP诊疗情况,对2002年5月~2003年4月间收治的61例轻症CAP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爱君;滕海凤;乔秀丽;张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隆乳术求术者的健康教育

    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因形态、质地、柔软度及组织相容性好,得到了众多求术者和美容整形医师的认可,是目前国内主要的隆乳方法.我院从1999年开始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术,在对求术者给予精湛的手术和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同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毕庆霞;孙芙蓉;柏兰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异位输尿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易引起梗阻,故泌尿道感染,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正常腹段输尿管结石,一般位于脊柱两旁、输尿管的常规走行部位,不难作出诊断,而移位或越过腹中线者少见,异位结石笔者遇到3例,均经手术证实,现作以下报告并加以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颜景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心衰48例临床应用

    肺心病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本文报告应用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心衰48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岚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B超、CT和MRI影像对照分析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以成人多见.随着B超、CT及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血管瘤为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肝内良性病变,它的重要性在于同肝脏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鉴别[1].作者通过对50例经B超、CT及MRI检查,并结合临床随访确诊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来评价三者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良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持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我院用静脉留置针持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和手外伤手术及术后镇痛中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方法如下:患者仰卧,上臂外展90°,前臂亦呈90°屈曲,于腋窝部清晰触知腋动脉搏动,以左手固定,右手持静脉留置针沿腋动脉刺入,可感到穿过筋膜的感觉,稍退针芯将留置针推进(桡侧损伤沿腋动脉上方,尺损伤沿腋动脉下方),回吸无血,护腹膜妥善固定,注入1.5%利多卡因15mL含芬太尼0.03mg,以后根据需要追加1.5%利多卡因.

    作者:陈超;刘万莲;信文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应用

    绝经后妇女宫颈组织变硬使取环难度增加,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后使宫颈变软,减轻患者痛苦,利于节育器的取出.

    作者:孙旭妍;翟莹;马菊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18份尿液标本尿分析仪测定及尿沉渣镜检结果分析

    近年来,干化学尿液自动分析逐步在国内普及,操作简单、快速、检测少量的尿液可获得多项实验参数,有利于临床诊断,减少了实验室工作强度[1],但有些检验人员放松了对尿沉渣镜检的重视,特别是对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尿液标本,就照报不误,很少做尿沉渣镜检,却把可能存在的管型、红细胞、白细胞、结晶等有形成分漏报了.而且尿分析仪检测的试纸条常会受到尿液中一些药物等化学因素的干扰,出现一些假阴性结果[2].尿沉渣镜检能及时发现某些尿液分析仪的错误报告而及时纠正.笔者对2018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同时进行尿十项分析仪测定和尿沉渣镜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宗贤;杨德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口腔正畸门诊接诊服务中的护理缺陷与防范

    近年来,口腔正畸门诊量逐年增加.由于正畸治疗时间长,患者年龄差距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接受健康教育知识以及配合治疗的自律性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我们的接诊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列举了接诊服务中的一些护理缺陷,如果不注意防范,势必引发护患纠纷,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病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笔者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供同行借鉴.

    作者:马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成人肥胖症的自我防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许多变化.人们从膳食中摄入的能量和脂肪日渐增加,体力消耗却日渐减少,于是体内的脂肪积蓄明显增加,引起了单纯性肥胖,使肥胖者队伍日趋扩大.肥胖对于人类健康已构成了严重威胁,它不仅增加了许多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而且由于社会的偏见和歧视,给肥胖者造成极大的心理障碍.因此,必须加强健康宣教,提高肥胖者的认识,使其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肥胖,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小玲;李菽;蔡雪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以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中心对脑血管病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75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VitB6、VitB12、叶酸以促使同型半胱氨酸体内代谢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比较两组病人治愈率、死亡率,复诊1年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病人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诊期间治疗组病人死于脑血管意外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复诊时有伴随症状人次率低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病有症状或复发时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结论:将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应用于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是科学的、合理的.

    作者:张化民;刘庆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性皮质盲21例临床分析

    肝性皮质盲又称肝性皮层盲或肝-脑-眼综合征,是肝性脑病的一种特殊表现,临床并非罕见,现就笔者诊治过的21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明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例破伤风致心跳骤停病例的护理

    我院于2003年10月10日收治1例外伤未处理致严重破伤风病例.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护理,正确地治疗,心跳骤停的成功抢救,病情恢复迅速,无任何并发症及后遗症.20d后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季梓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镜检对白细胞进行分类

    随着血液学的发展,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人工镜检分类白细胞的方法逐渐被血细胞分析仪所替代,有些医疗单位已不再进行人工镜检对白细胞分类,而完全依靠细胞分析仪来分类,但血细胞分析仪与人工镜检对白细胞分类有一定的差异,笔者认为对于特殊病例应以人工镜检分类为主,下面对以上两种分类方法的差异作以下探讨.

    作者:张士宝;黄冬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哈伯因治疗脑外伤后记忆及认知障碍的对照观察

    目的:比较观察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哈伯因对颅脑外伤患者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取有明显记忆、认知功能障碍颅脑外伤住院病人,随机分成哈伯因治疗组与低频电组,分别口服哈伯因及低频电穴位刺激大脑皮层参与记忆认知功能整合部位在头部投射区的穴位,治疗长52d,短27d、平均28.5d.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及MQ, MMSE,FAQ总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记忆、认知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哈伯因组总有效率96%稍高于低频电组94%,MQ和MMSE治疗前后评分自身对比增值显著,FAQ总分下降. 经t检验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可产生低频电和穴位的协同综合作用,与哈伯因一样均可改善颅脑外伤患者记忆、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朱保平;朱玉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