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拉诺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探讨

周勇;张春海;曹士宏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镇痛, 布拉诺, 对比
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布拉诺用于剖宫产术后的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效果确切剖宫产手术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为0.2%布拉诺12mg,B组为1%盐酸吗啡2mg,C组为0.9%生理盐水6ml.A、B组均用生理盐水释成6ml,各组均于手术结束时,实施硬膜外镇痛,观察各组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及持续时间,术后SBP、HR的变化以及有无恶心、呕吐、骚痒等副反应.结果:①A组与B组镇痛作用基本相应,优良率均超过85%;②镇痛持续时间:B>A>C(P<0.01);③副作用:B组有4例,A、C组无.结论:布拉诺与传统的吗啡镇痛作用基本相当,而副作用小,适于产科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所见的结肠癌大多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欠佳,为此能否早期诊断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为总结经验,现将我院两年来误诊的5例结肠癌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段凤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冠心病非心脏手术不同麻醉方法效果观察

    随着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的日益增加,麻醉方法及其药物对冠心病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为寻求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病人安全、有效,对生理干扰少的麻醉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方法用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并与单纯全麻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叶新红;张贯峰;郭松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曲马多、氟哌啶预防硬膜外阻滞下剖宫产牵拉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的预防.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2~28岁初产妇60例,ASAⅠ级,体重、身高及术前用药无显著性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均选择L2-3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cm.两组病人均用2%利多卡因,实用量为13ml~15ml,麻醉平面上界达T8~T6,麻醉后鼻导管给氧,曲氟组在病人皮肤消毒时,经静脉滴注曲马多0.1g,氟哌啶3mg,术中监测ECG、SpO2、BP、R、P.两组均采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手术,手术时间为20~35min.结果:曲氟组预防部宫产术中牵拉反应效果好,但大部分病人有嗜睡,有3例病人呼吸减浅.结论:曲马多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疼痛相关的特异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神经元外5-羟色胺的浓度,其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小,作用时间短,仅约5~6h,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时间已足矣.

    作者:徐宏超;刘书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探讨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过去诊断急性阑尾炎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做为诊断依据,但是对非典型的小儿、老年、妊娠、阑尾异位时诊断及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我院开展应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多年,现将我们利用超声对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价值作一总结.

    作者:付艳艳;袁志红;常群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19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治疗及手术入路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7月~2000年12月间经治的19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膈肌破裂不能自行愈合,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诊断要根据受伤原因、部位、临床表现、X线胸片及术中详细探查确诊,手术入路要兼顾合并伤的处理.

    作者:秦合军;史红锦;管进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包内全肺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

    目的:探讨心包内全肺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优点.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处理肺血管是术中危险和重要的关键步骤.方法:用直角钳从近心端处钝性分离,不可硬行分离;如发现肺静脉内有癌栓或肿瘤直接侵及左心房壁,用两把无损伤血管钳夹闭左心房壁,既可安全处理肺静脉,又可避免静脉内癌栓脱落造成血行播散;切除部分左心房壁,近侧断端用4/0prolene线连续往返缝合.无损伤血管钳钳夹左心房壁后应稳妥固定在胸壁上,以防突然牵拉意外致心房破裂大出血.结果: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全肺切降术可提高肺癌切除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5年生存率;死亡率和重要并发症发生率与标准全肺切除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生存率与标准全肺切除术亦相近,但明显优于单纯探查术.结论:采用心包内全肺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以求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对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浸润肺血管根部、心包和左心房的病人,不失为一种比较积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富全;连爱民;潘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非手术治疗颈椎病305例分析

    目的:总结非手术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经验.方法:305例按临床类型,分别采用牵引疗法89例,局部皮质类固醇制剂阻滞81例,手法按摩64例,针灸疗法71例,均配合药物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2年,305例患者中治愈58例,有效146例,无效101例,有效率低42%,高78%,平均有效率67%.结论:综合应用牵引、局部阻滞疗法、手法按摩、针灸等配合药物非手术治疗颈椎病时,疗效优于单一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颖涛;邓小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全麻病人术中重新插管24例原因分析

    气管内全射麻醉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需重新气管内插管时,往往给麻醉和手术造成紊乱,甚至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本文结合我院近五年所遇到的24例病人,就其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史文生;徐国亭;刘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前列腺增生伴肾功能不全20例治疗体会

    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肾功能不全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多见,如处理不慎,将危及生命.我院就1988年~1999年底20例病人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闵捷;李军;朱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危同种异体肾移植治疗体会(附14例报告)

    目的:介绍高危病人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4例高危病人的治疗情况.结果:高危病人行同种异体肾移值术增多,成功率较高.结论:随着肾移植手术适应症的放宽,高危病人增多,只要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及时,成功率仍然很高.

    作者:李国庆;朱学甫;刘学进;张涛;赵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56例新式剖宫产缝与不缝腹膜再次剖宫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术缝合腹膜与不缝合腹膜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6例再次剖宫产术中粘连情况、术后发热、术后疼痛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再次妊娠手术间隔时间长3年,短13个月,其缝合腹膜与不缝合腹膜有明显差异,缝合腹膜组术中见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术后疼痛差异明显;术后发热稍有差异,不缝腹膜组均较缝合腹膜组轻.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爱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侧方肌肉非损伤开胸手术79例

    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胸壁侧方肌肉非损伤开胸方法作为常规切口进行胸部手术79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马治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外科急腹症伴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伴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本组76例,年龄43~88岁.入院时血糖9.45~19.36mmol/L,尿糖均大于(++).并存的糖尿病均为Ⅱ型糖尿病.术前尽可能全面检查,了解心、脑、肾功能,有效降糖.全麻对血糖的影响较大.本组均采用采腰麻、硬膜外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对于大中手术病人,血糖≥16.70mmol/L,尿糖(+++)以上时,术中监测血糖、尿糖、酮体、心电图等,手术力求从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结果:入院后12h以内手术40例,其中有4例病人术后死亡.其余36例在充分术前准备,有效降糖后手术,无1例发生死亡.结论:术前应尽可能全面检查,了解心、脑、肾功能有效降糖,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麻醉方法,术中必须监测血糖、尿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继续控制血糖,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防治感染.

    作者:饶群;吴成富;龚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肠梗阻病人132例诊治分析

    目的:提高对急性肠梗阻病人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肠梗阻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132例病人的主要原发疾患是:肿瘤45例,肠粘连34例.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征以及典型的腹部立位平片(90%).B超和CT对肿瘤病人有诊断价值.89例病人经手术治疗:39例病人入院后立即手术或经过短期的保守治疗无效采取手术治疗,术后有10例病人需要二期手术治疗;50例病人入院后经保守治疗,肠梗阻症状缓解后按原发病择期手术,效果满意.43例病人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结论:肠梗阻常见病因为肿瘤和粘连.诊断依靠病史体征、腹部立位平片、B超或CT.治疗有保守和手术两种治疗方案,手术时机的选择对病人的愈后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李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妇科手术病人整体护理的四个重要阶段

    在整体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首先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把妇科手术病人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进行,抓住重要时机对病人进行资料收集,实施护理计划及评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丽;崔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穿孔300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0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0例溃疡病穿孔,5例胃癌穿孔,5例胃破裂.300例病人行穿孔修补术250例,毕Ⅰ式胃大部切除25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20例,保守4例,死亡4例.结论:溃疡病是穿孔主要原因,穿孔修补是溃疡病穿孔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吕印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预防硬膜外阻滞低血压

    目的:观察缩合萄萄糖氯化钠能否预防硬膜外阻滞引起的低血压.方法:选108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极分为两组进行双盲对照观察.分别于麻醉前,注入试验量后5~6min内每隔5min记录BP、HP、SpO2及ECG,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寒颤等副反应.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局麻药量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2).给药后,对照组出现低血压患者29例,实验组出现低血压6例,实验组病人麻醉期间出现低血压发生率仅是对照组的31 58%(P<0.01),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术中Ⅰ组诉胸闷1例,恶心呕吐3例,寒颤10例;Ⅱ组寒颤8例,无胸闷、恶心呕吐.结论:缩合葡萄糖氯化钠在预防硬膜外阻滞低血压方面确实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浩;郭哲;曹士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在子宫全切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改良式腹部横切口用于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子宫小于孕4个月大小的良性病变患者100例,采用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与同期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排气时间早、拆线时间短、切口愈合好、疤痕小等优点.结论:改良式腹部横切口用于良性病变的子宫切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闫秀玲;刘金霞;刘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鼻漏的显微修复

    颅脑损伤颅底骨折引起脑脊液鼻漏较常见,其中大多数在15天~2月内能自行停止.在2~3月后出现者则为迟发性脑脊液漏,其大危险在于易导致反复发作的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修补方法有多种,近年来有诸多报道,但未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本文报告了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漏的显微镜下修复13例.

    作者:王一公;樊建勋;李德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36例髋臼骨折的治疗体会

    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由于髋臼骨折类型复杂,伤情严重,手术创伤较大,出血多,究竟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仍存在分歧.根据我们的治疗体会,髋臼骨折的影像学分类对临床治疗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认识到自身切开复位的优点明显,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术后关节功能较好,提前负重活动,较少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对于髋臼负重区骨折错位超过3mm以上;合并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关节内有游离体;移位骨折累及臼顶(Matta顶弧角标准).手术与非手术相比有显著的效果差异.根据AO分类:A型骨折20例;B型骨折10例;C型骨折6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16例;保守治疗骨牵引16例;踝套牵引4例.内固定方式采用螺丝钉、螺纹针、重建钢板.结果:根据髋关 节活动情况分优:髋关节活动不痛,行走正常,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或稍差.良:髋关节活动时间长时痛,有轻度跛行,关节活动范围较好,能适应日常活动.差:关节活动痛,关节强直,股骨头坏死.随访一年.手术组优良率82%;骨牵引的优良率60%,皮牵引仅1例优.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但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平均出血800ml以上,手术时间平均3h.出现坐骨神经损伤1例(半年后恢复),异位骨化3例.结论:髋臼骨折如果病人全身状况良好,除去少数由于年龄太大,过度肥胖或伴有其它脏器严重疾患,均应努力恢复髋关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作者:邢庆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