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例癫痫患者麻醉处理体会

赵兵;刘文东

关键词:癫痫, 麻醉
摘要:该院近十年来对有癫痫病史的7例患者实施了麻醉,现就其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左室隧道

    主动脉左室隧道(ALVT)是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2001年1月~2004年9月笔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诊断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森;李新义;张宛霞;张涛云;张阳;李拓;郝苑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观察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原因之一,重者易发生胆红素脑病,需早期干预治疗.我科自1998年11月~2004年2月随机对所收治35例新生儿ABO溶血症中18例应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梅;孙志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阿斯匹林致疱疹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2岁,战士,因发热、咽痛1d就诊,查体:T:38.7℃,R:22次/min,P:84次/min,BP:130/75mmHg;咽部充血,扁桃腺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律齐,各瓣膜无杂音;肝脾季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弱;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7×109/L,N:0.84,L:0.16.尿粪常规正常,诊断为急性扁桃腺炎,给予0.9%生理盐水100mL+青霉素钠560万U、静点2次/d,阿斯匹林0.6g、3次/d.患者在服用阿斯匹林0.5h后,全身出现搔痒,继之出现疱疹,分布全身,以面部和躯干部为多,遂来我院就诊,疑为阿斯匹林所致;遂停用阿斯匹林,给予地米10mg、3次/d,扑尔敏8mg、3次/d,治疗3d症状消失.

    作者:程树军;单文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10与内皮素-1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时期血清白介素(IL)-10、内皮素(ET)-1及Ig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0、IgE和ET-1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期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ET-1和IgE水平却显著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IL-10与ET-1、IgE之间存在负相关(r=-0.68,r=-0.74, P<0.01),而ET-1与IgE之间呈正相关(r=0.66, P<0.01).结论:IL-10和ET-1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时期检测血清IL-10和ET-1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士军;刘玉春;王桂杰;董惠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2002年6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例,经及时有效地抢救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传珍;彭宜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功能测定在胆囊结石病人中的临床意义

    该院近年共收治B超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而肝功能检查有异常者48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宋厚侠;刘培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两种粪便潜血试验方法的比较

    目前,粪便潜血试验已被视为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筛选指标.其试验方法主要分为以联苯胺为代表的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一步法为代表的免疫法常见.由于单克隆抗体一步法解决了潜血试验的特异性且不受食物干扰,现已有应用单克隆抗体一步法的趋势.为此,笔者对两种方法进行了临床和方法学的评价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磊;张士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心法在免疫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免疫学分为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三个方面,而医学各专业必修的主要为基础免疫学,其基础知识主要围绕免疫应答这一中心内容展开.本文主要谈了中心法在讲授绪论、抗原、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时的运用.

    作者:汤红明;赵杰;邓维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近几年,人工流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已成为有效的避孕措施.笔者对2001年8月~2003年4月300例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放置节育器,进行了观察随防.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晶;李德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低钙所致输血反应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2004年1月20日在卫生院产后大出血,当日急诊入院,实验室检查:WBC18.2×109/L,N 90%,L 17%,M 3%,RBC1.3×1012/L,Hb 40g/L,PLT 220×109/L,肝功、肾功均正常K+4.2mmol/L,Na+137mmol/L,Cl100mmol/L,Ca2+3.37mmol/L,Mg2+0.72mmnol/L,P-51.99mmol/L血型O型,Rh阳性,临床申请红细胞悬液10U,新鲜血浆1500mL,交叉配血主次侧无凝集及溶血现象.

    作者:张中华;兰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创伤院前急救初步经验与体会

    院前急救是医院内治疗的拓展及院内急救的延伸,是社会及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医院人性化服务的具体体现之一.我院地处基层,意外伤害是常见急救病之一,能否正确地急救和转运,即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不仅关系到伤员的生命安危,而且关系到伤员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现将我院创伤院前急救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永涛;李先杰;王淑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心律平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5例分析

    心律平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能有效地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发作,现简要报告临床应用于25例PSVT的疗效,并分析如下.

    作者:缪江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胞二磷胆碱过敏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于2004年6月14日因再发脑梗塞而给予5%葡萄糖250mL、路路通20mL、胞二磷胆碱0.5g一并静脉点滴治疗,用药6h后,患者出现颈部散在的荨麻疹,因症状不重而未告诉主管医师.第2次应用后患者出现全身大片的荨麻疹,伴明显的痒感.追问既往病史,患者诉2003年4月20日曾用胞二磷胆碱后出现同样情况,停用胞二磷胆碱后给予扑尔敏治疗,荨麻疹消失.因此,停用胞二磷胆碱药物静点,给予扑尔敏4mg,3次/d,口服;强的松5mg,2次/d,口服.2d症状消失,继续给予路路通和脑蛋白水解物静点1疗程,未再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韩培英;刘金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药学大专学生<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目的:通过对我院三届药学专业大专学生<有机化学>学习情况的调查,探讨<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模式.方法:分别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实验内容优化组合这三方面进行改革与尝试.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有机化学理论成绩与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1);课堂教学满意率提高.结论:这种教学改革能促进<有机化学>教学,是获得佳教学效果的一条途径.

    作者:张幸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核黄疸1例

    2003年7月笔者用换血疗法治疗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核黄疸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香;郑沛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珠黄散治疗各种伤口不愈合及溃疡的护理体会

    骨伤科是收治以外伤为主的科室,2年来收治了各种外伤.如车祸、坠落、打击、火器、创伤等.伤口的不齐及致伤环境的不同,都会给创面的愈合带来不同的结果,我科利用本院生产的珠黄散,治疗各种伤口不愈及溃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延平;王交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冷喷联合开瑞坦内服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冷喷联合开瑞坦内服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3例,采用每日颜面部冷喷治疗1次,内服开瑞坦片10mg每日1次.对照组30例,单纯内服开瑞坦10mg每日1次.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卡方检验,χ2=8.92,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治疗组疗效高,说明冷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是一个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迅速止痒,戒断患者对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依赖,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梁东辉;李建勤;鲍红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心电图误漏诊急性心肌梗死的经验教训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危重急症,诊断及时可挽救病人生命,临床上心电图(ECG)诊断AMI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误漏诊病例时有发生.本文对该院部分误漏诊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总结经验教训.

    作者:冯军;张敏;刘文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7例左心房粘液瘤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左房黏液瘤临床分析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999年7月~2004年7月收治的27例病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摘除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1例并发脑梗死死亡,复发率低. 结论:左心房黏液瘤一经确诊尽早手术,加强围术期的护理,防止并发症.

    作者:鲍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干体重、内瘘和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医学的发展及透析技术的进步,老年尿毒症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要求与期望值提高.护理技术与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乃至回归社会的关键性措施之一.本文系统性回顾了我院近5年收治的老年透析患者有关干体重、内瘘及血压的动态观察及相关护理措施.

    作者:陈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