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玉;邓业巍;王绍鸣;路建华;刘现明;郝伟秀;王志平;蒋进发;刘广昕
我院于1995年~2000年,对高位胆管狭窄切开取石及高位胆管癌姑息手术、胆管修复困难8例,应用肝园韧带修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石珩;张业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2年元月至1999年元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67例,现就其诊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史永涛;尚亚民;刘战丛;邵双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对高龄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骨折手术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梅茹;白贵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7年2月我院收治一患者,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总结报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辛玉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伤情表现突发严重,生理紊乱比较重,处理困难,死亡率高.我院1999年至2000年共收治140例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患者,现仅就临床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靖卫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较少见,本病发病急骤,初诊、误诊率很高.治疗较困难,死亡率亦很高,其预后与能否早期诊断及处理密切关系.1980~1999年,我科收治5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晚期),均采用胸腔、胃及空肠三造瘘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锋;王素红;牛永莉;郭建萍;郭利军;李玉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1992年6月至1998年6月共施行颅内血肿手术麻醉300例,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彩霞;陈会婷;刘曜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踝关节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方法按AO组织原则治疗踝关节骨折.结果随访4月~6年,优良率达97%.结论踝关节骨折,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韧带损伤应同时处理.AO组织的分型对确定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案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茅治湘;王鸥;钱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交通,工农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严重多发伤显著增多,其中胸腹同时受伤者占相当比例,是基层医院救治工作的重点.我院1990年10月-2000年10月共收住严重胸腹多发伤75例,占同期收治的217例严重多发伤的34.5%,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硬膜外注药与口服盐酸特拉唑嗪联合治疗45例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围术期患者康复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术后解除伤口疼痛是其重要措施之一.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以下简称P.C.E.A),因简便易行、安全、镇痛效果肯定、病人满意率高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手术后镇痛治疗,但也有失败和效果不佳的病例.本文探讨自1998年以来P.C.E.A应用200例中失败12例原因分析.
作者:贾黎明;刘新生;李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64例病人的诊治经验,旨在提高TRH的诊断与治愈率.方法根据临床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手术34例,保守30例,总结TRH的急诊处理方法.结果治愈55例,死亡9例,死亡率14.06%.结论根据创伤部位及病情,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中央区要积极探查,肾区选择性探查,骨盆区多保守治疗.
作者:马力;李震;张春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创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对1991~1999年收治手术的173例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Ⅱ级肝损伤共56例,死亡1例,余痊愈出院.Ⅲ、Ⅳ、Ⅴ级(严重肝损伤)共117例,发生并发症29例,死亡16例,余痊愈.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伴发伤、正确选择手术方式、迅速纠正休克,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志永;李俊峰;郑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但对患者也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刺激,可影响其心理活动,继而影响了手术后的康复,因此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对护士的信任度,在防止术前、术后的心理障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调查术后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提出了增强护患信任的措施.
作者:王江波;何健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体积分数为0.05%稀碘伏术中尿道灌注预防前列腺气化电切(TUVP)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00例前列腺增生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才交流中心A组)在手术开始前经尿道灌注0.05%碘伏50ml,对照组(B组)灌注生理盐水50ml.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拔除尿管后1天行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A组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21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拔除尿管后1天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A组5例,B组14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UVP术开始前经尿道灌注0.05%稀碘伏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尿路感染.
作者:李玫;王艳丽;晋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更接近生理的回结肠代膀胱术.方法1991年10月至1996年10月实施8例全膀胱切除回结肠膀胱与尿道吻合,由外括约肌控制,经尿道排尿的新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9年8个月,平均5年3个月.至随访日全部无吻合口狭窄,排尿通畅,无肾盂积水,肾功能正常.结论该术式具有贮尿囊内压低(12~20 cmH2O)、容量适中(300~460 ml,一年后400~700 m1)、可控性和原位排尿的优点,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无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害,是一种较好的尿流改道方式.
作者:王海学;肖建安;李保中;魏林生;胡建民;靳迎军;贾海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57~2000年因肺部各种病变,行不同类型肺部切除手术350例,术后近期并发症35例,并发率为10%(35/350),无手术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向东;李秋野;寿化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位前切除(LAR)并直肠全系膜切除(TME)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1992年9月-2000年12月,156例直肠癌病人行低位前切除(LAR)并直肠全系膜切除(TME)术,肿瘤距肛缘3~12 cm.临床资料实施前瞻性方法研究,分析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结果吻合口距肛缘平均3.6 cm(1~5 cm).吻合口瘘率10.3%.女性(p=0.01)、近段肠造口(p=0.01)与吻合口瘘率显著低有关.而未行近段肠造口在男性病人与显著增加的吻合口瘘有关,女性则否.结论低位前切除并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为预防低位吻合口瘘在男性病人应常规行近段肠造口,而女性造口多不需要,只有在吻合技术不理想时可选择造口术.
作者:王立义;张少羽;李青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在老年自发性食管破裂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例(年龄》70岁)Ⅰ组(18例)行非正规营养支持,Ⅱ组(30例)征正规肠外营养支持,然后在几个临床指标上比较.结果Ⅱ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于Ⅰ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体重、血浆白蛋白、氮平衡有明显差异.结论肠外营养支持老年自发性食管破裂治疗中可明显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本病治愈率.
作者:刘建华;王相臣;梁宗敏;马森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手术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强烈的紧张刺激,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感到恐惧和紧张,对于文化背景、年龄差异的不同,分别实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具体论述如下.
作者:张桂菊;郑磊;侯慧灵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