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张力带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黄红山;李奎;宁宇

关键词:双张力带, 固定治疗, 肱骨髁间骨折, 关节功能受限, 肘关节损伤, 疗效满意, 关节粘连, 复位固定, 闭合复位, 青壮年, 内固定, 粉碎性, 移位, 随访
摘要:肱骨髁间骨折是青壮年严重的肘关节损伤,此类骨折常呈粉碎性,闭合复位困难,开放复位固定因缺乏有效的内固定极易发生再移位和关节粘连,导致肘关节功能受限,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双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2例,其中36例获得随访,疗效满意.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胆道术后黄疸9例诊治体会

    我院近4年出院9例胆道术后严重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的患者,经治疗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淅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手术患者对护士信任度的调查分析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但对患者也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刺激,可影响其心理活动,继而影响了手术后的康复,因此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对护士的信任度,在防止术前、术后的心理障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调查术后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提出了增强护患信任的措施.

    作者:王江波;何健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外伤双股骨粉碎性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一例的抢救护理体会

    1997年2月我院收治一患者,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总结报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辛玉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的有效手段,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由于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术式.胆囊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变,在施行LC时可能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据报道,老年人L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9.5%[1].因此做好老年患者LC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提高病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我院1997年1月~2000年元月完成LC889例,其中老年患者502例.

    作者:杨银英;黄邹琴;徐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氯胺硐全麻并喉痉挛的原因分析

    我院自1998年8月至今,共行8岁以内小儿全麻150余例,发生喉痉挛6例,发生率为6.5%,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钰;张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报告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发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治疗经验.方法1984~1998年,共施行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胸内食管胃手工吻合术1065例,发生吻合口瘘28例,发生率2.6%,3例放弃治疗.主动脉弓上吻合19例,弓下吻合6例.前期17例采用保守治疗,后期8例再次开胸手术.结果前期17例采用保守治疗,死亡12例,死亡率70.6%;后期8例采用再次开胸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降为12.5%.两种治疗方法临床差别显著.结论胸部X线检查,口服美兰,食管造影是早期诊断吻合口瘘的主要手段,只要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允许,再次开胸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马福刚;王改非;李鹏飞;刘玉钦;陈志行;母国欣;王沂娟;邵焕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48例

    目的探讨微创次高位结扎并用加压硬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卵圆窝下方5 cm处结扎大隐静脉主干,然后在漆关节下静脉曲张明显处选择2~4个注射点,注射硬化剂后加压包扎.结果随访3~6个月59条大隐静脉曲张症状均得到缓解,18例伴有足靴区色素沉着患者明显减轻,5例伴慢性溃疡者中3例愈合,2例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微创次高位结扎并用加压硬化疗法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佳方案.

    作者:李广玉;邓业巍;王绍鸣;路建华;刘现明;郝伟秀;王志平;蒋进发;刘广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胆囊管部引流术的临床应用(附25例报告)

    我科从1992年5月至2001年5月,应用胆囊管部引流术治疗复杂胆囊疾患(良性)25例,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作者:陆武京;张振立;史建安;魏建军;张斌;李巧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胆道再手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胆道再手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自1993年10月~1999年10月间共施行各类胆道道手术670例,其中再次手术者30例,结合各手术时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0例中,25例治愈,3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胆管损伤和T管处理不当是近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病变情况,严格手术适应证是减少再手术的关键.

    作者:李俊峰;董文忠;张志永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全麻手术气管内插管困难46例分析

    我们在临床气管内插管操作中,经常会遇到气管内插管困难.若插管困难未能料及并且处理不当,则有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和死亡的潜在危险.我们成功处理全麻手术气管内插管困难46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孟军;张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收治的TCS患儿52例,从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圆锥位置与B型超声、MRI一致,椎管内脂肪瘤皮样囊肿等与MRI一致.采用显微手术脊髓栓系松解治疗并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结论B超、MRI是检查诊断TCS的好方法.显微外科手术松解脊髓及神经能使大部分TCS患儿症状减轻或治愈.改进手术方法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福云;张慧灵;陈琦;王贵宪;杨启政;郭永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创伤性肝破裂1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创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对1991~1999年收治手术的173例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Ⅱ级肝损伤共56例,死亡1例,余痊愈出院.Ⅲ、Ⅳ、Ⅴ级(严重肝损伤)共117例,发生并发症29例,死亡16例,余痊愈.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伴发伤、正确选择手术方式、迅速纠正休克,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志永;李俊峰;郑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拟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现就我院几年来用自拟方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石珩;何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外伤性肝破裂67例诊治分析

    我院自1992年元月至1999年元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67例,现就其诊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史永涛;尚亚民;刘战丛;邵双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镇痛泵持续硬膜外腔注药对前列腺术后不稳定膀胱的预防效果

    我院自1998年8月以来,在28例前列腺术后的患者,应用江苏产容量50ml镇痛泵,持续硬膜外腔注药,起到了很好的预防膀胱痉挛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肠系膜内自体脾片移植8例

    1994年1月~2000年6月,我院应用自体脾片行小肠系膜内移植法治疗严重外伤性脾破裂8例,术后随访6月至30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红才;张秀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锁骨骨折54例手术治疗体会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治疗方法不一,我科从1996年4月至1999年10月对54例锁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王福生;田书强;张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稀碘伏尿道灌注预防TUVP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体积分数为0.05%稀碘伏术中尿道灌注预防前列腺气化电切(TUVP)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00例前列腺增生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才交流中心A组)在手术开始前经尿道灌注0.05%碘伏50ml,对照组(B组)灌注生理盐水50ml.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拔除尿管后1天行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A组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21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拔除尿管后1天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A组5例,B组14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UVP术开始前经尿道灌注0.05%稀碘伏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尿路感染.

    作者:李玫;王艳丽;晋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开胸手术的麻醉探讨

    高危老年病人由于在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心肺及血管调节功能和机体应激能力均明显下降,对药物代谢功能也减退[1].尤其开胸后对呼吸、循环功能的扰乱,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我院自1996年6月起,对65岁以上老年开胸病人采用浅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厂;刘曙光;孔祥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空肠、回肠、盲肠系膜扭转致急性肠坏死一例

    小肠、盲肠同时扭转罕见,由于其后果十分严重,现报告一例小肠、盲肠合并扭转致大部分空肠、整个回肠、盲肠坏死的病例及其诊治过程,以供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世杰;务孔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