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镜术后护理与功能训练

陈维珍;杨桂莲

关键词:膝关节镜, 术后护理, 功能训练
摘要:我院自1998年5月~2003年5月行膝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共102例,由于关节镜在基层医院应用日趋广泛,故给护理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关节镜手术病人能否实施良好的护理,将直接影响手术后的临床效果.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茯苓胶囊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缩短药物终止孕49d内妊娠后的阴道出血情况.方法:对98例孕49d内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根据药物流产后的不同处理分为清宫组、对照组、治疗组,对治疗组流产后加服桂枝茯苓胶囊,与对照组,清宫组比较,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及时间.结果:治疗组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后,阴道出血时间与清宫组接近,与对照组相比平均缩短约有4d左右.有显著性差别(P<0.001),出血量也较对照组少.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在药物终止早孕49d内,对缩短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有一定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便秘是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减少、饮水少、进食少、质细软、肠道运转延长而引起大便秘结.同时,由于腹直肌、膈肌、肠平滑肌及盆底肌肉收缩无力,致排便困难.若用力排便,心脏后负荷增加,停止用力后,心脏前负荷加重,易诱发冠状动脉缺血和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

    作者:庄云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抗生素在细菌鉴定中的作用

    抗生素对细菌感染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任何受到细菌感染的患者都需要用相应敏感的抗生素治疗.随之出现的是细菌耐药问题,通过细菌耐药机理的不断研究,笔者发现抗生素在细菌鉴定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通过某些药敏谱可以确认或修正菌种鉴定结果,也可以利用所鉴定的细菌推测细菌的抗生素药敏谱,以利于经验用药.现介绍如下.

    作者:龙建国;靳建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膀胱冲洗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膀胱冲洗方法是用冲洗液+输液管+连接管+尿管,需要分离尿管与引流袋,对于间断冲洗的患者(如0.02%的呋喃西林250mL膀胱冲洗,bid),需要反复消毒连接管口,操作复杂、繁琐,并增加了反复感染的机会.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笔者除去连接管.冲洗时,先将引流管夹管(不用分离尿管)、冲洗液+输液管准备好,只需用消毒棉签消毒尿管外露的任何部位(气囊口除外),将头皮针直接穿入尿管内即可冲洗,完毕拔除针头,尿管会自动封闭针孔,不致外露.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以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小儿脐炎1例

    2003年5月,笔者从1例败血症患儿肚脐分泌物中分离出蜡样芽孢杆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传梅;郑磊;袁登峰;樊广忠;张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AFP、AFU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延长病人生存期,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目前PHC的早期诊断除了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外,AFP是PHC常见的检测标志物,但是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望提高PHC临床诊断的敏感性[1].据此,笔者联合检测AFP和AFU,探讨其在PHC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郁金红;王念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B超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注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恶性心包积液B超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入药物(胞必佳+地塞米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有心包填塞症状患者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腔内注药.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置管引流后心包填塞症状迅速缓解,其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结论:在心包积液量较大有心包填塞症状时选用B超引导下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注药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郭彦伟;李汝敏;黄国胜;曹传武;刘玉森;张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001~2002年度南宁市区服务业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严重威胁着感染者及后代的身心健康,对社会影响极大.为更好地做好梅毒的防治工作,现将2001~2002年度南宁市区服务业人群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卢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编制医院年报推进院务公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是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现开设床位602张,职工766名.为了进一步推进院务公开实现医院民主管理,浦南医院从2000年起试行编制医院年报.医院年报主要经过科学的统计用简明的图表、数值形式系统地反映医院年度的行政管理、经济运行状况.医院年报现已成为我院推行院务公开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锡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配合

    目的:重点探讨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通过48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总结了腔镜正确使用方法,保养技巧,和手术护理配合要点.结果:由于对腔镜使用熟练,手术配合密切,48例手术多在1h内完成,成功率达100%.结论: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腔镜设备性能、保养、和操作常规,密切配合手术,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延长器械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作者:龚湘萍;戴彦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静安麻醉临床观察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危险性极大的手术,支气管镜检中较易发生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异物堵塞总气管可致严重窒息死亡.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咪唑安定、氯胺酮、静安和安氟醚复合麻醉,施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98例扁桃体残体的射频治疗及护理

    扁桃体残体是慢性扁桃体手术切除后所致的扁桃体窝下极部的残体,主要症状为再次出现咽痛、咽异物感.自1998年1月~2003年5月,本科采用射频治疗扁桃体残体98例,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苇;李春宁;王丽群;戴余凡;吴培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全胃切除术后护理

    全胃切除是切除整个胃,包括贲门及幽门、食管下段约2cm和十二指肠3cm.全胃切除后,食管与十二指肠或空肠吻合.

    作者:龚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癫痫急性发作期患者烧伤的治疗

    癫痫急性发作期烧伤在治疗上有其特殊性.1994年1月~2001年12月,笔者共收治此类患者12例,占总住院患者的0.49%,全部治愈.总结如下.

    作者:吴祖煌;刘敏;占新华;周美春;解放军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耳穴贴压并超短波治疗小儿肺炎160例

    本病是儿科常见病,有时由于某些原因未及时用药或滥用抗生素,致治疗上困难.本科近年来采用耳穴贴压并超短波治疗抗生素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宋美芹;王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在嵌顿疝的应用体会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急症之一,过去多行疝囊高位结扎而放弃修补,复发率很高,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广为应用的一种先进术式.笔者于2000年开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到2003年8月共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电监护下高血压病患者拔牙术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在拔牙过程中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对高血压病患者拔牙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124例高血压病患者及98例非高血压病患者在拔牙过程中进行生程心电监护,观察并比较两组拔牙过程中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拔牙过程中,血压在麻醉后及术中明显升高(P<0.05),其中高血压病组升高的幅度较大,但仅有3例超过180/100mmHg(1mmHg=0.133kPa);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均出现术中心律失常增多及加重,但危险性心律失常很少.结论:只要术前将血压、心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危险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高血压病患者拔牙是安全的.

    作者:高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的术后护理

    重症脑出血的出血量多在40mL以上,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10月施行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该技术对脑组织创伤小,操作安全易行.术后加强护理,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单静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丁香散敷脐治疗小儿腹泻102例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腹泻,每日数次,甚则10余次,伴不思饮食,精神萎靡不振,严重者可引起脱水.病因多由脾胃虚寒、食积停滞及肠道湿热所致.西医一般采用口服思密达等固涩收涩及静脉补液等药物治疗,给幼小的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笔者采用中药研未敷脐治疗此症,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彦;张涛;孙立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先安伍用辅酶Q10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2例

    目的:观察心先安伍用辅酶Q10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SSS患者,停用一切影响心率、心律的药物2周后,给予心先安注射液240mg静滴,1次/d,同时肌注辅酶Q1010mg,1次/d,疗程为15d.观察治疗前后窦性心律、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及临床表现的改变,并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显效9例(28.1%),有效20例(62.5%),无效3例(9.4%),总有效率为90.6%.结论:心先安伍用辅酶Q10治疗SSS近期疗效确切,亦有一定的远期疗效,部分病例可替代起搏器治疗,药源充足,价格低廉,特别值得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奚新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