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钟桂莲
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理论性强,其中许多知识具有特有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普遍认为生理学知识庞杂,难于理解和记忆.事实上生理学从研究方法和知识获得的角度来说,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也就是说,生理学的知识主要通过实验获得[1],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手段来训练学生的科学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生理学的教学质量.然而,以往的生理学实验教学通常安排在理论课授课之后进行,表现为印证已学有余而探索未知不足,使得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授课质量,笔者对生理学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
作者:姚丹丹;李伟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简称COPD,常并发II型呼吸衰竭,严重危害生命健康.近几年来,无创呼吸机以其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避免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并发症少、痛苦小、易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2003年5月~2004年6月,我院呼吸科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金珠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机体对某些致病源的免疫与感染反应,病理改变系肾小球炎症性损害,多见于中医的水肿、虚劳、腰痛等病.西医以激素及对症治疗为主,但长期应用出现诸多副作用,为此笔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义先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为近年来内科常见症,早期病人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实践中笔者认识到,AMI病人实行全方面护理,从接诊到康复期的指导,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书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ICU作为医院的主要医疗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的重视.近年来,我院综合ICU规模不断扩大,拥有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现年收治病人1000余例,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70.6%,作为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ICU日益发挥其重要的救治作用,为保证护理质量,笔者注重加强ICU组织管理,强化质量控制,使整体监护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于鲁欣;朱永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G-CSF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TNF-α和G-CSF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合并肺炎组高;治疗后血清TNF-α和G-CSF明显下降(P<0.01);血清TNF-α与G-CSF 呈正相关(r=0.842,P<0.01).结论:哮喘患者血清TNF-α和G-CSF升高,二者参与哮喘病理炎症发展;检测TNF-α和G-CSF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邓正华;邓剑;向成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本文对自1998年7月~2003年10月在我院彩超检查的71例乳腺肿块疾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彩超对乳腺肿块临床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平均71例,患者均在本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均为女性,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3岁.
作者:徐伯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晚期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约50%并发糖尿病肾病.每年新增终末期肾病中糖尿病导致者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已越来越强调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故DN的治疗,除合理应用各类降糖药,严格控制高血糖及限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外,近年来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他汀类降脂药及抗氧化剂治疗DN的研究较多,被认为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现就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吴桂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硬膜外麻醉不能完全阻滞内脏神经,剖宫产手术病人术中常有牵拉反应,本文主要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与力月西辅助硬膜外麻醉,减轻术中牵拉反应与不适,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刘国锋;杨国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终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的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在治疗方面也有了重大进展,由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到β受体阻滞剂、ACEI制剂的应用,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益处.
作者:杨硕博;蔡方云;赵连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有机磷中毒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中毒,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对家庭和社会影响较大.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全部来自农村,且女性占绝大多数.对此,笔者分析了农村妇女有机磷中毒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华;龚玉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氨苄青霉素为临床常见的抗生素,以往报道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和消化不良反应,但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很少见.我院曾接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瑞芹;谢文菊;张学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心率是反映循环系统功能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麻醉和手术作为应激源,常引起循环系统功能的改变,并进一步引起心率的变化.本文对我院泌尿外科3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心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转移瘤是脊柱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仅次于肺,肝居第3位.常因椎体和附件的广泛破坏导致脊柱不稳,引起临床上难以处理的疼痛;若侵犯椎管压迫脊髓,将严重损害患者神经功能,患者只能长期卧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脊柱转移瘤的治疗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少争议.近年来,随着外科治疗观念和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以成为脊柱转移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笔者自1996年6月~2002年11月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12例.
作者:李春田;董玉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消化性溃疡可见于小儿时期任何年龄,新生儿时期亦可发病,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病率高,以学龄前儿童多见.
作者:牟桂芬;褚艳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的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和企业管理中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的概念,大胆尝试以护理为主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cical nursing pathway)服务计划,将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医院的急救护理、手术护理,其结果发现这种方式既可以缩短住院天数、节约护理费用,又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罗薇;冯玲;王毅;刘小军;李丽霞;王伶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科采用静点式腹腔灌洗取代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腹水,收到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01年3月~2001年8月收治的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腹水患者,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5~62岁,平均年龄50岁.治疗前病人均有上腹部持续剧烈疼痛,伴有腹胀.B超均胰腺周围形态模糊,内部回声欠均匀.其中探及腹腔少量积液3例中等量积液者3例.
作者:毛彩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成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8~58岁;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15例;横形、斜形骨折11例,粉碎性骨折14例;新鲜骨折15例,陈旧性骨折10例,其中进行2次手术者有2例.
作者:李小娥;黄翠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诊断,积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以降低病死率.现就护理来谈谈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作者:任素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心静脉置管,既可减轻病人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我院年初引进的护理新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不限制病人活动,临床使用效果非常好.锁骨下静脉穿刺系我科常规穿刺技术,要求技术熟练,定位准确,穿刺操作难度大,易产生并发症,需要局麻及缝针.我科从2004年1~4月,分别选取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CVC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使用的阻塞率、导管滑脱率,以对不同病人选用不同方法置管提供依据.
作者:朱守林;张永萍;刘学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