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病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

周金叶

关键词:脑血管病患者, 偏瘫, 康复护理计划, 瘫痪肢体, 抢救治疗, 功能康复, 急性期, 后遗症, 致残, 危险, 死亡, 失语, 经济, 家属, 程度
摘要:脑血管病患者渡过了危险的急性期后,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或其它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属、社会带来精神、经济上的繁重负担.因此,加强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减少脑血管病死亡和致残的关键.通过对52例脑血管病患者施行康复护理计划,在瘫痪肢体功能康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成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8~58岁;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15例;横形、斜形骨折11例,粉碎性骨折14例;新鲜骨折15例,陈旧性骨折10例,其中进行2次手术者有2例.

    作者:李小娥;黄翠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医院内感染与护生无菌观念的培养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病原的传播者.随着各种新的诊断、治疗仪器和药物的应用,以及病原耐药性的变化,不断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对医院内感染的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护理人员是这项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如何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以杜绝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通过在职培训提高固然很有必要,我们认为从在校护生抓起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沟通技巧在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病人由于经口、鼻插管或气管切开,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症状、想法和需求,由此导致的沟通障碍,通常使病人感到非常痛苦.病人在病情危重时情感交流需要增强,而处于机械通气时的病人不能和医务人员及至亲好友进行沟通交流,会影响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互动合作.

    作者:陈志萍;戴晴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多种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在<药理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总结法、社会实践法、案例法以及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增强了学生对<药理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孙波;余秀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240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管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如不积极治疗,即危及生命.笔者通过对240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和救治,拟从病人的基础护理管理、病情观察及用药的管理、以及康复期的护理管理等方面谈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朱高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1例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体会

    动脉本身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动脉瘤,造成血液成分改变,粘稠度增加,或者流速减慢,均可引起急性动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6h即可有组织细胞坏死,12h便会有不同程度坏疽.我科收治了1例左下肢大部分动脉闭塞伴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溶栓、抗凝祛聚、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1周后,避免截肢,痊愈出院.

    作者:伍宏燕;袁力蓉;王爱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脑血管病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患者渡过了危险的急性期后,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或其它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属、社会带来精神、经济上的繁重负担.因此,加强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减少脑血管病死亡和致残的关键.通过对52例脑血管病患者施行康复护理计划,在瘫痪肢体功能康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金叶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及调脂治疗

    老年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或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目前老年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多有血脂代谢的异常,血脂代谢的异常促发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增加了危险事件的发生.现收集了本院老年科近年来收住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安全问题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病人的安全问题存在于医疗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杜绝护理安全事故,确保护理安全是当前医院护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

    作者:钟小青;吴声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

    转移瘤是脊柱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仅次于肺,肝居第3位.常因椎体和附件的广泛破坏导致脊柱不稳,引起临床上难以处理的疼痛;若侵犯椎管压迫脊髓,将严重损害患者神经功能,患者只能长期卧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脊柱转移瘤的治疗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少争议.近年来,随着外科治疗观念和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以成为脊柱转移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笔者自1996年6月~2002年11月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12例.

    作者:李春田;董玉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龄合并糖尿病腹部手术病人39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合并糖尿病的腹部手术病人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外科治疗的39例高龄合并糖尿病腹部手术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中,择期手术24例,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7.0~10.0mmol/L;急诊手术15例,术前、术中空腹血糖控制在8.3~13.9mmol/L,术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无酮症酸中毒,死亡1例.结论:对高龄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腹部手术只要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选择合理的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外科治疗效果.

    作者:张士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应用于26例人流钳刮术的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成功率已达95%以上[1],终止中、晚期妊娠的成功率亦在80%~90%之间,本文对2000年1月~2003年12月来我院要求行钳刮术的孕妇(孕周11~14周),术前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并与插管术孕妇进行对照.

    作者:高红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米氮平治疗伴焦虑症状的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米氮平对伴焦虑症状的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各类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年龄≥60岁的患者进行米氮平和阿米替林的对照研究,治疗8周.疗效及安全性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副反应量表.结果:80例完成观察.有效率米氮平组92.5%,阿米替林组为8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3.81,P<0.05).治疗第2周时,在对抑郁的疗效上,米氮平组显著较高,第8周时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在对焦虑的疗效上,米氮平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有效率皆比阿米替林组为高,且起效快.米氮平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见效快,抗焦虑起效快且持续存在,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抑郁症尤其是伴焦虑症状的患者治疗.

    作者:卞正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早期宫颈癌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243例宫颈细胞学检查与5910例阴道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2243例中,巴氏Ⅲ、Ⅳ、Ⅴ级62例,经阴道镜下定点活检42例,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18例,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24例,阳性率57%.阴道镜检查5910例,发现异常图象499例,阴道镜下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352例,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147例,阳性率29%.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是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行之有效的检查筛选方法.

    作者:毕苏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84例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84例肝外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对84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中合并伤占32例(38.1%).3处以上损伤11例,5处以上损伤3例.70例作腹穿有45例抽出不凝血(64.3%).非手术治疗33例,手术治疗51例.肝外伤的分级(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分类).非手术组:Ⅰ级10例,Ⅱ级20例,Ⅲ级3例;手术组:Ⅱ级7例,Ⅲ级20例,Ⅳ级21例,Ⅴ级3例.手术组中单纯缝合16例,单纯缝合+ZT胶+明胶海绵填塞17例,单纯缝合+肝动脉结扎8例,清创缝合+大网膜填塞3例,清创缝合+肝动脉结扎6例,清创缝合+大网膜填塞+肝动脉结扎1例.33例非手术病人治愈30例,死亡3例,51例手术病人治愈45例,死亡6例.死亡原因:非手术组3例均因脑外伤致死,手术组中4例术中死于大出血,2例术后死于MOF.结论:注重询问外伤史及体格检查,常规应用腹腔穿刺及B超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缩短手术前时间,手术方法依据伤情而定,合理应用单纯缝合术、清创缝合术、ZT胶+明胶海绵或大网膜填塞术、肝动脉结扎术,可提高止血效果,减少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肝外伤的死亡率与合并伤有明显关系.

    作者:孙仁海;章应峰;王茂松;姚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癫痫仍旧是一个世界性健康问题,它大约影响着世界人口的1%~2%.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癫痫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显著不同于成人的特点.癫痫治疗的关键是明确哪种发作类型,然后按不同的发作类型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卢立华;王飞岭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两种方法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发生率的增高,临床上对仍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如何选择佳治疗方案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院对6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2种治疗方法,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红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哮喘患者血清TNF-а和G-CSF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G-CSF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TNF-α和G-CSF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合并肺炎组高;治疗后血清TNF-α和G-CSF明显下降(P<0.01);血清TNF-α与G-CSF 呈正相关(r=0.842,P<0.01).结论:哮喘患者血清TNF-α和G-CSF升高,二者参与哮喘病理炎症发展;检测TNF-α和G-CSF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邓正华;邓剑;向成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用药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病人围手术期的用药护理特点.方法:对2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用药护理进行回顾总结与归纳.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的药物副作用较多,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雾化吸入并不是此类病人的护理常规.结论:一定要准时足量的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只有采取细致周到的用药护理,才能保证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

    作者:房金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微创技术在胆源性胰腺炎中胆道病变的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GP)中胆道病变微创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3年6月期间52例GP病人胆道病变的微创手术时间和处理方式.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C)27例,ERCP检查并行EST联合LC治疗12例,EST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4例,直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9例.结论:GP病人在胆道和胰腺的炎症得到控制后(约1~3周),尽早采用微创技术处理胆道病变,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约费用,防止GP复发.

    作者:杨鹏平;李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