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雌激素水平对抑郁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徐小玉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 抑郁症, 雌激素
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影响的关系.方法:对245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清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雄激素(T)等指标测定;其中抑郁症95例,无抑郁症150例,分为2组进行比较.并予抑郁症组以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结果:抑郁症患者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症患者,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经雌-孕激素治疗后,血清雌激素水平有所上升,且抑郁症状有所改善.结论:雌激素极低值水平是导致抑郁症的可能;雌激素对缓解抑郁症可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晚期的共同表现,也是心血管病死亡的常见原因.心力衰竭的治疗不仅仅在于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和缓解症状,而要以延长病人的寿命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1].针对严重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差、死亡率高的特点,笔者着意加强了有关的护理工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云;侯艳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淋巴结肿大误诊为结核病2例报告

    随着结核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使我们对此病相当警惕,但易出现过诊情况.因此,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应相当慎重,不应漏诊,也不应过诊.现举例如下.

    作者:王芯;张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60例创伤休克病人麻醉总结

    创伤休克病人多为肝脾破裂或大血管损伤、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又需紧急手术止血,迅速扩容,及早麻醉手术止血是抢救成活的关键,我院近几年来,抢救这类病人6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复发性口疮27例报告

    复发性口疮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笔者自1998~2000年采用中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有效的诊疗方法.方法:对手术治疗2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27例破入椎管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CT、CTM、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早期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结果:27例手术随访时间短6个月,长5年,平均2年,27例腰腿痛均消失,恢复工作,1例仍有尿频,排尿不尽感觉.术中切除物病理检查均为髓核硬化组织.结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重为其特点,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进行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术.

    作者:宋世堂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盐酸吡格咧酮应用于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口服降糖药盐酸吡格咧酮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收治的3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中,选取其中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及与盐酸吡格咧酮联合治疗的86例,分成两组:A组(男24例,女26例),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病例;B组(男19例,女17例),使用磺脲类与盐酸吡格咧酮联合治疗的病例.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糖代谢、脂质代谢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和A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糖水平(PBG、FBG、HbAlc)均显著性地下降,但B组下降更快,两组的血糖水平在治疗后12周具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PINS、FINS)的变化总体上是:A组增高(P<0.01),而B组降低(其中PINS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1,而FINS降低不具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餐后胰岛素水平(PINS)与A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餐后胰岛素水平具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治疗后12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性地下降,但与A组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HDL-c和BMI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吡格咧酮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糖代谢及脂质代谢紊乱,不增加体重.

    作者:陈兰英;徐坤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术后腹胀的护理对策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腰椎髓核摘除术是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治疗方法,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有的患者有时出现腹胀不适,近2年来我科共收治腰椎髓核摘除术686例,笔者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连小燕;王瑜;李晓茵;郑文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对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方法:使用日本产SSH-A 140诊断仪,3.5MHz、8MHz探头分别测量胃腔大小及幽门的直径及长度,然后空腹2h,估测胃排空情况.结果:26例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人都有幽门部肿块,并且其长度≥15mm,平均为19.8mm.直径≥12mm,平均为14.5mm.都有不同程度的胃排空减慢.结论:超声对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准确性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兴峰;刘彩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儿应慎用胃复安

    胃复安为中枢性止吐药,主要通过抑制多巴胺受体,具有良好的止吐作用,口服易吸收,作用快,因此,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胃复安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提高食物的通过率,对胃部饱胀、嗳气、胃酸过多、胆汁返流引起的胃炎等均有效.但胃复安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使用后有时会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作者:吕美霞;亓蕾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在急性脑血管病人中的应用

    整体护理以其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的优势得到了医患的肯定,为进一步探讨整体护理在急重病人抢救过程中的作用,对30例急性脑血管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结果发现病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整体护理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李社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配合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器发放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搏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也用于快速的心律失常和诊断,且已成为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中不可缺少的手段[1],我科自1995~2002年对138例患者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其中DDD型10例,VVI型72例,AAI型56例,疗效满意.我科总结出一套护理体会,现将手术前、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牛晓华;法卫玲;黄明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新生儿破伤风187例治疗体会

    新生儿破伤风目前在我国仍不断有发病,具有潜伏期短、病情凶猛、并发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我院1990~2000年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87例,现将临床诊治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洪瑞真;郑瑞霞;施燕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5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疾病,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证实,使用尿激酶溶栓尽早再灌注与心肌细胞挽救程度密切相关.文献报道[1],3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再通率为53%,而3~6h之间仅为37%,说明溶栓开始与距发病时间紧密相关,我院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3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艳华;张艳丽;赵秀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ICU应用呼吸机病人吸痰方法

    在ICU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应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这些病人都接受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做好这一类病人的护理,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好呼吸道的护理.包括:气道湿化,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分泌物的吸引,有效防止痰痂形成、预防肺不张.现将我院ICU从1998~2002年共收住应用呼吸机患者129例,本文重点介绍应用呼吸机病人吸痰方法及注意点.

    作者:宋狄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成人水痘33例临床分析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好发于儿童,成人水痘较为少见,近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现将我科2000年10月~2002年12月发现的33例成人水痘报道如下.

    作者:龚宪军;刘磊吉;孙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新生儿脐肠瘘2例

    新生儿脐肠瘘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其发病率低,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笔者所遇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荣;徐传伟;杨桂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一种与缺氧无关的新生儿青紫

    新生儿青紫常出现于多种心肺疾患,多与末梢循环不良及缺氧有关.我科自1999年6月~2002年7月阴道分娩的新生儿中,出现11例既无窒息史,又无心肺疾患的青紫新生儿,经过对此11例新生儿的观察、治疗、体会、总结,认为这是一种与缺氧无关的青紫.

    作者:李洪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颅脑手术后早期头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术后止痛是外科医疗护理的重要问题之一.神经外科病人术后疼痛以往过于低估,止痛治疗护理未受重视.本文总结了22例神经外科病人手术后1周内头痛的情况.收集有关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总结术后早期头痛的发病率、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初步分析了颅脑手术后头痛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评价了相应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素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全子宫切除病人术前健康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各医院都相继推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手术病人在手术期有哪些健康信息需求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需求,采用正确的护理干预手段,解除了手术期病人及家属诸多心理危机,促进了术后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汤丽坤;刘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肺炎支原体脑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疗效.方法:3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MG(1g/kg 1~2次),红霉素或阿奇霉素、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治疗,对照组除MG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意识转清醒及惊厥控制天数、肢体瘫痪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GIV对改善肺炎支原体脑炎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有显效.

    作者:宋继全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