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新;卜长庆;唐惠莉
1一般资料患者:谢×男性26岁.因车祸致胸腹部,骨盆部挤压伤入院.入院查体:BP62/40mmHg,颜面部青紫淤血,球结膜充血.左下肺呼吸音稍低.左胸腔抽出不凝血2mL.
作者:肖勇武;张积礼;韩震西;罗志华;程生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万爽力与传统抗心绞痛药物合用后心绞痛患者的抗心绞痛疗效.方法:记录54例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加用万爽力治疗前后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加用万爽力治疗后平均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减少(P<0.01),而心率及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用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心绞痛患者可加用万爽力30mg,3次/d,效果好,且安全、耐受性好.
作者:韩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主要论述了归脾汤的组成及功效,归脾汤主治心脾两虚的各种慢性虚证,凡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易惊,记忆力下降,发热,体倦,面色萎黄,色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脾不统血的各种血证,妇女月经失调等方面都可应用.可治疗惊悸怔忡,眩晕,不寐,郁证,汗证,血证,月经不调等诸证,说明归脾汤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
作者:刘小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危害性极大.乙型肝炎病毒(HBV)可引起急性、慢性迁延性活动性肝炎.有些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作者:姜赵华;孙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患病率为112/10万,其病死率可达到50%左右[1].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906例,死亡253例(院前死亡105例,院内死亡148例),治疗753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普;韩希成;尹海林;郑善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随着整体护理日趋完善,如何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是当前护理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高质量的护理要求不但没有病人的投诉,而且还要求护士能够应用新知识、新理论的护理程序.
作者:林绿绿;黄斐彦;曾双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注射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注射引起的疼痛往往使一些病人逃避治疗,特别是给幼儿注射时,常出现哭闹、挣扎等不合作现象.然而,不同的药物注入体内和采取不同的注射法产生的疼痛程度一般也不同.
作者:沈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以痛性腮腺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可伴有腮腺炎脑炎、胰腺炎、睾丸炎等并发症,我科从1999年6月~2001年8月收治了3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的患儿,现将主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丽;朱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导致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死亡的常见原因.方法:对我院1996~2001年死亡的20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中恢复期死亡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导致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死亡的22例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8例,严重感染并出现感染性休克及DIC 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例,复发性再出血3例,窒息死亡1例.结论: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死亡不是常见的脑功能衰竭、脑疝或急性并发多脏器衰竭,而是病情好转后突然恶化而死亡,临床上时有发生(本组占死亡病例的10.6%),应引起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对患者的过去史及临床上的异常表现应极早发现,及时处理,防止和避免患者病情恶化.
作者:公茂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常因广泛性脑、脑干损伤而出现较长时间昏迷,不能自行进食.及时通过正常途径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及做好消化道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柏凡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测定不同年龄组F-VEP闪光视诱发电位的正常值.方法:对40例80只正常眼按年龄不同分为:<20岁组,20~40岁组,>40岁组.按国际标准法进行闪光-VEP测试,结果:<20岁组振幅A5b为13.41±1.93mV;20~40岁组为11.53±0.18mV;>40岁组为15.81±1.49mV;L5b潜伏期:<20岁组为106.10±3.54ms;20~40岁组为97.9±5.65ms;>40岁组为102.5±4.63ms;振幅各组间统计学分析P>0.05;潜伏期各组间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3组间A5b峰值无明显差异;L5b潜伏期无明显差异.
作者:郝鲁明;司沛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疼痛是癌症病人普遍存在的症状,是造成癌症患者恐惧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时甚至胜过死的威胁[1],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喻荔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术后因种种原因再次急诊手术,往往因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同时术前准备不足,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我院近几年遇到的记录完整的急诊再手术麻醉小结如下.
作者:杨慈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现有何首乌炮制方法的合理性.方法:测定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制首乌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炮制品之间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建议采用清蒸法制备制首乌.
作者:林秀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治疗TTV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0例TTV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利巴韦林150mg/次,3次/d×3月;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ALT、AST复常率20%,TTV DNA转阴率0%,治疗组:ALT、AST复常率达60%,TTV DNA转阴率达50%.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ALT、AST复常率30%,TTV DNA 0%;治疗组:ALT、AST复常率达80.0%,TTV DNA阴转率达7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ALT、AST复常率40%,TTV DNA阴转率0%;治疗组:ALT、AST复常率达90%,TTV DNA阴转率90%.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巴韦林治疗TTV型肝炎有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使TTV DNA转阴的作用.
作者:俞斐;周桂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HBV-DNA、两对半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用酶标法检测两对半,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V-DNA.结果:1、3、5阳性,其中DNA阳性占99%,需要认真治疗;1、4、5阳性,其中DNA阳性占48%,要严肃对待;1、3阳性,其DNA阳性占93%,同样要处理.结论: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相互参考有助于提高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效果.
作者:李先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处方是医疗过程中医师为病人诊断用药而开写的书面文件,对医药患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处方书写不合理或配伍不当以致药剂人员错配错发,都会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经济和治疗上的损失,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这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根源之一.
作者:孟照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血清中HBeAg/HBeAb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同时采用微粒子发光反应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VB)标志物,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HBeAg+/HBeAb-组的HBVDNA含量为6.70±1.62拷贝/mL,显著高于HBeAg-/HBeAb+组3.42±2.19拷贝/mL,两组相比P<0.01.而谷丙转氨酶(ALT)正常组与异常组的HBV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组别问ALT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eAg与HBVDNA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定量检测HBVDNA更能正确地反映HBV的复制程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ALT的水平与HBVDNA的含量以及HBeAg/HBeAb的阳性与否无直接关系.
作者:李敏;曹利;吴引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泻痢停片为抗菌药,主要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慢性菌痢和其它肠道致病菌引起的胃肠炎等.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泻痢停片疗效确切,价格适中,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
作者:郝立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国已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医疗、护理法规还不太完善,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仍较薄弱,而随着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要求水准提高,人们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已成为一种趋势.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