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中医院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

刘宾;韩红艳;孙翠;卢旻

关键词:体育教学, 质量评价, 聚类分析
摘要: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从中提取出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原因,从而为深入探讨现存问题及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帮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饮食护理

    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愈来愈小,也就是说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积极的预防.因此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知识层次的病人施予不同的教育.目的是让病人积极参与预防,减缓疾病的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近几年我们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不同心态采取的相应健康教育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王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益气活血、清热利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清热利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上加用益气活血类和清热利湿类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75.0%)(P<0.05),两组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活血类和清热利湿类中药对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潘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和灸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变化和总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93.33%,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6.67%、70.00%,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秋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俯卧直推棘突脊柱正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介绍俯卧直推棘突脊柱正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自1998年5月到2011年10月应用自行创用的俯卧直推棘突脊柱正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25例,其中资料比较完整,诊断比较明确,即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互相吻合的病人1532例.这些病人中,男822例,女710例;年龄大65岁,小17岁,平均43.5岁;腰椎间盘突出位于腰3、4间隙202例,腰4、5间隙552例,腰5骶1间隙585例,腰4、5合併腰5骶1间隙193例.腰椎间盘突出型1125例,脱出型407例.结果 正位手法后,症状30天内消失921例,60~90天内消失593例,症状从未消失68例.得到长期随访的323例,随访时间短12个月,长12年.痊愈242例;好转65例;未愈16例.结论 俯卧直推棘突脊椎正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东秀;丰德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脾胃论治眩晕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疾病,为临床常见病症.现代诸家根据各自不同的诊治经验对眩晕病又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独到的经验.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火、痰、瘀、虚等病理改变,多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李氏[1]分析了3258份眩晕病例,其中风阳上扰702人(21.55%),痰浊上蒙含痰热上蒙1931人(59.27%),气血亏虚205人(6.3%),肝肾阴虚420人(12.89%).绍氏[2]对756例眩晕患者进行证治分析发现属风阳上扰176例(占23.28%),痰浊上蒙304例(占40.21%),气血亏虚184例(占24.34%),肝肾阴虚92例(占12.17%).认为眩晕早期以风阳上扰多见,中期主要为痰浊上蒙、气血亏虚,后期则以肝肾阴虚多发,内伤眩晕的病理变化中,风、火、痰、虚四个方面既可单独出现,又可相互并见,兼夹为患,此外,本证多兼血瘀,随证每多使用活血化瘀之法.

    作者:樊建平;张子明;徐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100例

    目的 观察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消渴肾安口服,观察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血糖、尿蛋白排泄率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渴肾安胶囊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排泄量,对肾功能有改善作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作者:韩辅;刘青梅;单国辉;张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浅述

    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1].随着社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患病率有日渐上升的趋势.抑郁症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确切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与遗传、环境、社会等各种因素有关.西医治疗药物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NRIs)等,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明显.中医多采用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痰开郁、补益心脾、滋养肝肾、理气活血、理气导滞、理气安神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患者接受.本文就抑郁症中医药治疗现状作一介绍.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应用糖尿病患者90例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严格饮食控制、定期血糖监测、监测体重、适当运动、糖尿病酮症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可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疏肝化纤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5例

    目的 观察疏肝化纤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以自拟疏肝化纤汤,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葡醛内酯片,每次0.2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B超,肝功能(TBIL、ALT、AST、GGT)与肝纤4项:[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疏肝化纤汤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龙海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5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7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六味安消胶囊进行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46例,治愈率59.74%,总有效率89.61%;对照组治愈31例,治愈率40.26%,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应用中医方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艳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胸腔镜手术教学探讨

    随着胸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影像系统及手术器械的发展,胸腔镜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当今,全电视胸腔镜技术已经在三级甲等医院普遍地应用[1-2].手术不但包括简单的肺大泡、手汗症的外科治疗,还包括肺叶根治性切除、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甚至部分医院已经开展了全电视胸腔镜心内直视手术[3-6].如何提高胸腔镜技术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已经是摆在胸外科医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胸腔镜手术的教学对于临床实习医师及住院医师提高业务知识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就胸腔镜手术的教学方式、方法做一探讨.

    作者:施超;陈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爪瓣山柑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对新疆产民间草药爪瓣山柑Capparis spin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LH20等各种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各种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2-醛基-4-羟基-吲哚 (4-hydroxy-1H-indole-2-carbaldehyde,1)、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2)、正二十九烷(n-Nonacosane,3).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雷心心;杨世林;徐丽珍;李云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痰湿型闭经的古今研究

    痰湿型闭经是以经闭和肥胖为主要特征,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本文分别对中医古籍以及现代中医文献中对于痰湿型闭经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论述进行梳理归纳,发现痰湿型闭经的病因病机不外乎虚、实二端,与脾、肾、肝、瘀有着密切的关系.痰湿型闭经的治疗除辨证论治外,当标本兼顾,补虚祛实.中医药治疗痰湿型闭经的疗效显著,但目前中医对肥胖与痰湿型闭经的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作者:陈琼;李海峰;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肺癌中医治法研究进展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的首因[1].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超过15%[2],临床上约86%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3],失去了佳手术机会,只能接受放疗或化疗,但放化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仍是影响其疗效的关键因素.中医药在改善肺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直接杀伤或杀死肿瘤细胞;配合放化疗增敏减毒等方面有着显著疗效.现就中医在治疗肺癌方面的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史志刚;姜文清;张永智;夏立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冠心病的预防与中医护理

    目的 探讨中医对冠心病实施预防与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8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预防教育与护理.结果 患者对冠心病的认识程度明显升高,通过情绪控制、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改变不良习惯,患者病情明显改变.结论 中医预防和护理能提高冠心病卫生知识水平,对防治冠心病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岳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大肠癌59例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为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大肠癌提供中医理论基础,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共有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9例.将治疗组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肠康复胶囊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5例(59.32%),总有效率89.83%;对照组显效23例(38.99%),总有效率71.19%.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化疗毒副反应,还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庆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西医主要采用化疗的治疗方法,但副作用较大.中医辨证施治,调理患者整体功能以缓解症状,作用虽慢,但副作用也相对较少.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瑞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南五味子粗碎改压扁研究

    目的 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摸索压扁的佳工艺参数,并对比粗碎和压扁两种加工方法对提取的影响.方法 以浸出物为指标依据,选择影响压扁工艺的主要因素参数,如:压辊间隙、压辊转速、开机时间、入料快慢等作为为考察对象,设计正交实验因素和水平,结果经过对正交试验实验数据计算发现压扁机压辊间隙为1.5圈,压辊转速34转,入料快慢为挡板全开,为佳提取参数所得结果为28.6%,高于原工艺试验所得结果27.4%.结论 该优化工艺稳定性好,且优于原工艺,可用于南五味子的处理加工处理.

    作者:郑淑艳;王彩红;任文学;段江涛;苏永会;马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参术健脾颗粒成型辅料筛选研究

    目的 筛选出参术健脾颗粒的优成型辅料及其配比,并考察其吸湿性.方法 以颗粒剂的溶化时间、崩解度、吸湿率为指标筛选出制备参术健脾颗粒的佳辅料品种、配比和用量.结果 参术健脾颗粒浸膏粉采用湿法制粒时筛选出的佳辅料为乳糖和糊精,其佳处方组成为浸膏粉∶乳糖∶糊精=10∶3∶2混合制粒,按此比例所制的颗粒成型性好,溶解性好,且不易吸湿,较为理想.结论 优选的成型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简便.

    作者:杨翠平;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佐治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药佐治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方法 选择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观察组口服中药汤剂加局部外敷,并同时应用抗生素,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佐治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抗生素用量,降低其副作用.减少切开引流率,缩短病程促进了患者康复.

    作者:景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